一种新型退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6470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退火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水箱,所述炉体与水箱之间由外往内依次设置有保温隔热层、加热层,该加热层上覆设有电热带,所述水箱内活动设置有用于盛放加热物的沥水网板,所述炉体外往水箱内架设有进水管、出水管和蒸汽循环管道,其中,该蒸汽循环管道一端包覆在进水管从炉体外与水箱相接的位置,该蒸汽循环管道处接设有回收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电加热的方式来保证退火炉内热量的高传导效率,同时,采用将带有热量的蒸汽从蒸汽循环管道处对进水管进行的水进行加热,从而达到热能的充分利用,另外,采用不锈钢材质的水箱既保证了热量的传递,又减少水箱内壁产生水垢,影响热能的传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退火炉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退火炉。
技术介绍
退火是材料加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工艺技术,即为了达到某种特性,如降低工件的硬度而提高其塑性,工件需要经过加热后,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缓慢降温以后降低硬度改善塑性和韧性,使工件的化学成分均匀化,去除残余应力或得到预期的物理心梗,而退火炉是退火加工中不可或缺的加工设备。然而现有的退火炉普遍存在隔热效果差,能耗高,热量流失块等缺点,主要原因在于:1.现有退火炉在保温隔热结构存在缺陷,比如采用耐火砖启程和锚固钉将不锈钢衬板以及保温棉直接固定在外墙板上,其中,耐火墙笨重,保温效果差,锚固钉连接时与外墙板接触,造成热量的直接传递;2.退火炉在加热后部分水会汽化排出,造成热量的损失。3.长期使用后,炉内会产生水垢粘在炉内壁上,造成炉内壁加热功率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热量的新型退火炉。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退火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水箱,所述炉体与水箱之间由外往内依次设置有保温隔热层、加热层,该加热层上覆设有电热带,所述水箱内活动设置有用于盛放加热物的沥水网板,所述炉体外往水箱内架设有进水管、出水管和蒸汽循环管道,其中,该蒸汽循环管道的一端从炉体外与水箱接通,该另一端包覆在进水管从炉体外与水箱相接的位置,且该另一端的蒸汽循环管道处接设有回收水管,该蒸汽循环管道与回收水管之间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炉体顶部铰接有炉盖,所述炉体外进水管与水泵连接,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温度计和水位检测计,所述炉体外设有控制板,所述水泵、温度计、水位检测计、电热带均与控制板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炉体侧壁上垂直方向固定有开门气缸,该开门气缸的伸缩端从炉盖连接,该开门气缸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炉盖内也凸设有保温隔热层,该保温隔热层与炉体顶口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从而达到炉盖的密封和保温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水箱采用不锈钢材板制成,从而保证热能的高传递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带采用铁氟龙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保温隔热层为陶瓷纤维层,从而达到保温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炉盖上设置有泄压阀,从而保证炉体压力的平衡,保证使用安全性能。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螺纹连接有止水盖,从而轻松达到换水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采用电加热的方式来保证退火炉内热量的高传导效率,同时,采用将带有热量的蒸汽从蒸汽循环管道处对进水管进行的水进行加热,从而达到热能的充分利用,另外,采用不锈钢材质的水箱既保证了热量的传递,又减少水箱内壁产生水垢,影响热能的传递,本技术设计合理,符合市场需求,适合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退火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设置有水箱2,所述水箱2采用不锈钢材板制成,从而保证热能的高传递效率,所述炉体1与水箱2之间由外往内依次设置有保温隔热层3、加热层4,该加热层4上覆设有电热带5,所述加热带5采用铁氟龙材料制成,所述保温隔热层3为陶瓷纤维层,从而达到保温效果,所述水箱2内活动设置有用于盛放加热物的沥水网板6,所述炉体1外往水箱2内架设有进水管7、出水管8和蒸汽循环管道9,其中,该蒸汽循环管道9的一端从炉体1外与水箱2接通,该另一端包覆在进水管7从炉体1外与水箱2相接的位置,且该另一端的蒸汽循环管道9处接设有回收水管10,该蒸汽循环管道9与回收水管10之间设置有单向阀11,所述炉体1顶部铰接有炉盖12,所述炉体1外进水管7与水泵13连接,所述水箱2内设置有温度计14和水位检测计15,所述炉体1外设有控制板16,所述水泵13、温度计14、水位检测计15、电热带5均与控制板16电连接,同时,所述炉体1侧壁上垂直方向固定有开门气缸17,该开门气缸17的伸缩端从炉盖12连接,该开门气缸17与控制板16电连接,所述炉盖12内也凸设有保温隔热层3,该保温隔热层3与炉体1顶口之间设置有密封件18,从而达到炉盖的密封和保温效果,所述炉盖12上设置有泄压阀19,从而保证炉体压力的平衡,保证使用安全性能,另外,所述出水管8的出水口螺纹连接有止水盖20,从而轻松达到换水的效果。本技术采用电加热的方式来保证退火炉内热量的高传导效率,同时,采用将带有热量的蒸汽从蒸汽循环管道处对进水管进行的水进行加热,从而达到热能的充分利用,另外,采用不锈钢材质的水箱既保证了热量的传递,又减少水箱内壁产生水垢,影响热能的传递,本技术设计合理,符合市场需求,适合推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退火炉,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内设置有水箱(2),所述炉体(1)与水箱(2)之间由外往内依次设置有保温隔热层(3)、加热层(4),该加热层(4)上覆设有电热带(5),所述水箱(2)内活动设置有用于盛放加热物的沥水网板(6),所述炉体(1)外往水箱(2)内架设有进水管(7)、出水管(8)和蒸汽循环管道(9),其中,该蒸汽循环管道(9)的一端从炉体(1)外与水箱(2)接通,所述蒸汽循环管道(9)的另一端包覆在进水管(7)从炉体(1)外与水箱(2)相接的位置,且蒸汽循环管道(9)另一端接设有回收水管(10),该蒸汽循环管道(9)与回收水管(10)之间设置有单向阀(11),所述炉体(1)顶部铰接有炉盖(12),所述炉体(1)外进水管(7)与水泵(13)连接,所述水箱(2)内设置有温度计(14)和水位检测计(15),所述炉体(1)外设有控制板(16),所述水泵(13)、温度计(14)、水位检测计(15)、电热带(5)均与控制板(16)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退火炉,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内设置有水箱(2),所述炉体(1)与水箱(2)之间由外往内依次设置有保温隔热层(3)、加热层(4),该加热层(4)上覆设有电热带(5),所述水箱(2)内活动设置有用于盛放加热物的沥水网板(6),所述炉体(1)外往水箱(2)内架设有进水管(7)、出水管(8)和蒸汽循环管道(9),其中,该蒸汽循环管道(9)的一端从炉体(1)外与水箱(2)接通,所述蒸汽循环管道(9)的另一端包覆在进水管(7)从炉体(1)外与水箱(2)相接的位置,且蒸汽循环管道(9)另一端接设有回收水管(10),该蒸汽循环管道(9)与回收水管(10)之间设置有单向阀(11),所述炉体(1)顶部铰接有炉盖(12),所述炉体(1)外进水管(7)与水泵(13)连接,所述水箱(2)内设置有温度计(14)和水位检测计(15),所述炉体(1)外设有控制板(16),所述水泵(13)、温度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岐山尼龙棒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