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拉杆用球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5856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拉杆用球节,属于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球节支承不佳等问题。本转向拉杆用球节包括壳体和球销,球销具有位于壳体内的球头,壳体底部铆接有底盖,壳体的上半部内壁具有贴合于球头上半部表面的内球面,壳体的中部内壁呈圆柱面状且与球头中部之间预留有润滑间隙,壳体的下部内壁呈圆柱面状且内径大于壳体中部内壁的内径,球头和底盖之间设有钢板冲压而成的支撑板,支撑板具有向球头侧拱起的支撑部,支撑部具有贴合支撑于球头侧下部表面的支撑面,支撑部的边沿向壳体下部内壁延展以形成挡边,挡板和底盖之间设有塔形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支承效果好等优点。

A ball joint for steer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all joint for a steering rod,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ehicle accessories.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s of poor support of existing ball joints. The ball knuckle for the steering pull rod comprises a shell and a ball pin, the ball pin has a ball head located in the shell,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is riveted with a bottom cover, the upper half of the shell has an inner sphere which is attached to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ll head, the middl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is cylindrical and there is a lubrication gap between the middle of the ball head and the lower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The inner diameter is larger than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inner wall in the middle of the shell. A supporting plate is formed by pressing steel plates between the ball head and the bottom cover. The supporting plate has a supporting part arched to the side of the ball head. The supporting part has a supporting surface which fits to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all head. The edge of the supporting part extends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shell to form a retaining edge. A tower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affle and the bottom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and good support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拉杆用球节
本技术属于车辆配件
,涉及一种球节,特别涉及一种转向拉杆用球节。
技术介绍
转向拉杆为转向横拉杆和转向直拉杆两类,转向横拉杆和转向直拉杆中都设有球节。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球节[申请号:200780051767.5;授权公告号:CN101627216B],其具有壳体、支承套以及带有球头的球面轴颈,支承套设置在壳体内,球头设置在支承套中,壳体具有安装开口以接纳支承套和球头,安装开口通过固定在壳体上的壳体盖封闭,其中球头以及壳体盖使支承套如此弹性变形,即由变形得到的回复力对球头以离开壳体盖的方式加载并且相对壳体预紧球头,在安装壳体盖之前,球头的表面和支承套的端壁的邻接的表面具有至少在局部相反的曲率,支承套的一个反向于球头弯曲的部分起到环形弹簧的作用,该环形弹簧相对于壳体沿球节的纵轴线方向对球头加载,支承套的端壁邻接与壳体盖并且在壳体和壳体盖之间按照盘形弹簧的方式预紧,支承套的反向于球头弯曲的部分形成支承套的端壁。上述的球节对支承套作出形状改变使其底部具有环形弹簧的作用,但是支承套的弹性不够理想,对球头的支承效果不佳,无法很好地缓冲球头受到的轴向压紧载荷,而且支承套和球头紧贴,润滑油脂起不到很好的润滑作用,壳体和支撑套的加工均不够方便,还存在噪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润滑性好、噪音小且支承效果好的转向拉杆用球节。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转向拉杆用球节,包括壳体和球销,所述的球销具有位于壳体内的球头,所述的壳体底部铆接有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上半部内壁具有贴合于球头上半部表面的内球面,壳体的中部内壁呈圆柱面状且与球头中部之间预留有润滑间隙,壳体的下部内壁呈圆柱面状且内径大于壳体中部内壁的内径,所述的球头和底盖之间设有钢板冲压而成的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具有向球头侧拱起的支撑部,支撑部具有贴合支撑于球头侧下部表面的支撑面,所述的支撑部的边沿向壳体下部内壁延展以形成挡边,所述的挡板和底盖之间设有塔形弹簧,所述的塔形弹簧直径大的一端抵触于挡边,塔形弹簧直径小的一端抵触于底盖。在上述的一种转向拉杆用球节中,所述的球头的底部为平面状且球头的底部和支撑板之间具有贮存空间,所述的支撑板的中部轴向贯穿有通孔。贮存空间供润滑油脂贮存,通孔增加了润滑油脂的贮存量,这样可从球头底部处对摆动的球头表面进行润滑,提高了润滑效果。在上述的一种转向拉杆用球节中,所述的支撑板具有与支撑面上边沿相接的锥面一,支撑板还具有与支撑面下边沿相接的锥面二。锥面一和锥面二的设置,不仅避免支撑板对球头表面造成划损,而且润滑油脂可进入锥面一、锥面二和球头之间,增加了润滑面积,提高了润滑效果。在上述的一种转向拉杆用球节中,所述的底盖的内壁中部固连有环状的垫片。当支撑板受到较大的轴承压紧力而对底盖撞击时,垫片对支撑板中部起到了缓冲作用,避免撞击噪音的产生,也有效减少了支撑板和底盖的磨损。在上述的一种转向拉杆用球节中,所述的球销伸出壳体的颈部套设有胶套。球销摆动时,胶套避免球销的颈部直接碰触壳体,降噪的同时,也避免球销和壳体的磨损。在上述的一种转向拉杆用球节中,所述的塔形弹簧的两抵触端面均切削成平面状。这样塔形弹簧的定位效果好,不易发生位移,工作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转向拉杆用球节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方便,而且润滑效果好,支承效果好,工作噪音低,磨损小,使用寿命长,适用于商用车的转向横拉杆和转向直拉杆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转向拉杆用球节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转向拉杆用球节中支撑板的立体结构图。图中,1、壳体;11、内球面;12、润滑间隙;2、球销;21、球头;3、底盖;4、支撑板;41、支撑部;42、支撑面;43、挡边;44、通孔;45、锥面一;46、锥面二;5、塔形弹簧;6、贮存空间;7、垫片;8、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转向拉杆用球节包括壳体1和球销2,球销2具有位于壳体1内的球头21,壳体1底部铆接有底盖3,壳体1的上半部内壁具有贴合于球头21上半部表面的内球面11,壳体1的中部内壁呈圆柱面状且与球头21中部之间预留有润滑间隙12,壳体1的下部内壁呈圆柱面状且内径大于壳体1中部内壁的内径,球头21和底盖3之间设有钢板冲压而成的支撑板4,支撑板4具有向球头21侧拱起的支撑部41,支撑部41具有贴合支撑于球头21侧下部表面的支撑面42,支撑部41的边沿向壳体1下部内壁延展以形成挡边43,挡板和底盖3之间设有塔形弹簧5,塔形弹簧5直径大的一端抵触于挡边43,塔形弹簧5直径小的一端抵触于底盖3。本转向拉杆用球节中通过壳体1内壁的内球面11设置,省去了以往的球碗,减少了工序,提高了制造效率,而且减少了球节的结构尺寸;塔形弹簧5能产生较好的轴向推力,能有效消除支撑板4与球头21之间的磨损间隙,达到消除支撑板4磨损间隙增大所发生的松旷撞击异响噪音问题;球头21与支撑板4之间贮存位于壳体1内的润滑油脂,壳体1中部内壁不仅方便球头21装入以配合于内球面11,而且润滑油脂充斥于润滑间隙12中,增加了对球头21的润滑面积,对球头21的润滑效果好;支撑板4由钢板冲压而成,生产效率高,单价性价比高;底盖3对支撑板4起到止挡作用,避免挡边43对塔形弹簧5施加过大轴向压紧力而使得塔形弹簧5的机械性能超负荷,保证了塔形弹簧5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细说,球头21的底部为平面状且球头21的底部和支撑板4之间具有贮存空间6,支撑板4的中部轴向贯穿有通孔44,支撑板4具有与支撑面42上边沿相接的锥面一45,支撑板4还具有与支撑面42下边沿相接的锥面二46。为了避免噪音的产生和磨损,底盖3的内壁中部通过胶水粘接固连有环状的垫片7,球销2伸出壳体1的颈部套设有胶套8;为了塔形弹簧5定位稳固,塔形弹簧5的两抵触端面均切削成平面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拉杆用球节,包括壳体(1)和球销(2),所述的球销(2)具有位于壳体(1)内的球头(21),所述的壳体(1)底部铆接有底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上半部内壁具有贴合于球头(21)上半部表面的内球面(11),壳体(1)的中部内壁呈圆柱面状且与球头(21)中部之间预留有润滑间隙(12),壳体(1)的下部内壁呈圆柱面状且内径大于壳体(1)中部内壁的内径,所述的球头(21)和底盖(3)之间设有钢板冲压而成的支撑板(4),所述的支撑板(4)具有向球头(21)侧拱起的支撑部(41),支撑部(41)具有贴合支撑于球头(21)侧下部表面的支撑面(42),所述的支撑部(41)的边沿向壳体(1)下部内壁延展以形成挡边(43),所述的挡边(43)和底盖(3)之间设有塔形弹簧(5),所述的塔形弹簧(5)直径大的一端抵触于挡边(43),塔形弹簧(5)直径小的一端抵触于底盖(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拉杆用球节,包括壳体(1)和球销(2),所述的球销(2)具有位于壳体(1)内的球头(21),所述的壳体(1)底部铆接有底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上半部内壁具有贴合于球头(21)上半部表面的内球面(11),壳体(1)的中部内壁呈圆柱面状且与球头(21)中部之间预留有润滑间隙(12),壳体(1)的下部内壁呈圆柱面状且内径大于壳体(1)中部内壁的内径,所述的球头(21)和底盖(3)之间设有钢板冲压而成的支撑板(4),所述的支撑板(4)具有向球头(21)侧拱起的支撑部(41),支撑部(41)具有贴合支撑于球头(21)侧下部表面的支撑面(42),所述的支撑部(41)的边沿向壳体(1)下部内壁延展以形成挡边(43),所述的挡边(43)和底盖(3)之间设有塔形弹簧(5),所述的塔形弹簧(5)直径大的一端抵触于挡边(43),塔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秋波
申请(专利权)人:玉环晨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