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节式自动开收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58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节式自动开收伞,它包括:一伞中棒装置,一伞骨装置,一开伞弹簧,多数收伞弹簧,一控制装置以控制该伞开、收操作;并该伞中棒呈多节伸缩式,由控制装置的一牵引索绕设于伞中棒、伞下巢及伞上巢之内,以满足其开、收伞的行程,而使该伞能制成多节式,例如三节伞,便于收折,减少体积。(*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节自动开收伞,特别是一种三节式自动开、收伞。已知的自动开收伞中,有二折(节)式,其收伞后的总长度仍有相当长,携带仍有不便之处,而多节伞,其中的伞中棒、伞骨及把手等元件间留出必须自动开收伞的开收控制机构的空间,这样,使自动伞由二折(节)式变成三节或多节式就是其研制开发的难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多节式自动开收伞,它包括一伞中棒装置,一伞骨装置,一开伞弹簧,多数收伞弹簧,及一控制装置以控制该伞的开、收操作。其中伞中棒呈多节伸缩式,由该控制装置的一牵引索绕设于伞中棒、伞下巢及伞上巢之内,以满足开、收伞的行程,而使该伞能制成多节(如三节)式,便于收折,减少其体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可由以下说明书配合附图加以说明附图说明图1系本技术开伞后的示意图。图2系本技术收伞的示意图。图3是图2侧视部份伞结构的示意图。图4系本技术收伞后经储能的收折示意图。图5系本技术一牵引索导轮的装配图。图6系本技术把手与控制装置的剖示图。图7系本技术控制装置各元件的分解图。参阅图1-7,本技术包括一伞中棒装置(1),一伞骨装置(2),一开伞弹簧(3),多数收伞弹簧(4),以及一控制装置(5)。该伞中棒装置(1)包括一下(内)管(11),一把手(12)中间插接该下管(11)的下部,一下衬管(10)穿套于下管(11),位于把手(12)中的下管(11)内部,一中管(13)滑套于该下管(11)之外的上部,一上(外)管(14)滑合于该中管(13)之外的上部,一上巢(15)固设于上管(14)的顶端,以及一开伞弹簧(3)的内套管(17),采用伸缩式上管部(17a),管顶缘邻接该上管(14)的上端,而下管部(17b)则伸缩滑套于该上管部(17a)之内。该伞骨装置(2)包括一顶骨(21)其里端枢连该伞中棒装置(1)的上巢(15);一内支骨(22)其里端枢连一下巢(23),且滑设于该上管(14)之外,其最外端枢连该顶骨(21)之中段部份;一中间骨(24)其里端枢连该顶骨(21)的最外端,而其最里端则枢连一中间连系骨(25);该中间连系骨(25)里端则枢连该内支骨(22)的外端部;一尾骨(26)其里端枢连该中间骨(24)的外端,而其最里端则枢连一弹簧杆(27);该弹簧杆(27)的里端则枢连顶骨(21)的外端。该开伞弹簧(3)的下簧端(31)顶持于该下衬管(10)的上管缘,而上簧端(32)则顶持于一位于该上管(14)的内塞块(151)下缘垫板(153)以顶持、撑张该伞中棒装置(1)为开伞之用,该开伞弹簧(3)的上部滑套于一内套管(17)之外。各该收伞弹簧(4)的里簧端(41)系于该内支骨(22)之外端,而外簧端(42)则系于该顶骨(21)的外端,使收伞弹簧(4)可置于顶骨(21)的凹槽内,可使该伞由开伞状态收折为收伞状态。该控制装置(5)包括一开关按钮(51)枢设于该把手(12)中;一开伞翘杆(52)枢设于把手(12)的上部为该开关按钮(51)的上钮部(512)所压按以使该伞关闭收伞;以及一收伞机构(53)包括一滑动栓(54)常时卡扣一扣头(55),该扣头(55)借缠设于该伞中棒装置(1)及该下巢(23)中的一牵引索(56)所拉系,以便开伞后再按该开关按钮(51)的下钮部(513)时迫缩该收伞机构(53)中的滑动栓(54),以解除该扣头(55)与该滑动栓(54)的卡扣,借该收伞弹簧(4)的弹性回复力收折该伞骨装置及该伞中棒装置,以收合该自动伞。该开伞翘杆(52)借杆销(521)枢设于把手(12)内,含有一上钩部(522)于收伞时钩扣该伞中棒装置(1)的上管(14)的下钩孔(141),中管(13)的下钩孔(131)及下管(11)的下钩孔(111),以防开伞弹簧(3)伸张开伞,一被压部(523)位于该翘杆(52)的下部,为该开关按钮(51)的上钮部(512)所压按,使绕杆销(521)压动该上钩部(522)向外,以解除对各钩孔(141,131)的卡扣而由开伞弹簧(3)顶张开伞;该被压部(523)内部顶设一张力弹簧(524)以挺起该被压部(523),以备开伞时压按之用。该收伞机构(53)特别是如图6、7所示,包括该滑动栓(54)含有一突栓(541)两侧向第一侧(A)方向突伸一对分开的叉杆(545),能为该开关按钮(51)的下钮部(513)的推块(513a)所推动,该突栓(541)向第二侧(B)后方伸设一短杆(542),以插置一张力弹簧(543),该张力弹簧(543)为一弹簧顶持器(544)顶持,把手(12)内壁邻第二侧(B)以常时推顶该滑动栓(54)向第一侧(A)方向以卡扣该扣头(55),以防开伞后不自觉收伞。该扣头(55)约呈一圆柱形,底部渐尖呈一圆珠状(551)为一扣头杆(552)所系,而该扣头杆(552)杆顶部上连一牵引索(56)的下索端(561),扣头(55)与扣头杆(552)间形成一肩部(553)以供该滑动栓(54)突栓(541)的卡扣。该牵引索(56),经扣头(55)循伞中棒装置(1)的下、中、上管(11、13、14)及内套管(17)的中空部份,绕经一旋设于该上管(14)顶端内一内塞块(151)内部的一上滑轮(563),经由上巢(15)与上管(14)顶端间的一槽道(150)拉出,向下回绕经一枢设于下巢(23)中的下滑轮(564),再攀升而上,其上索端(562),固定于上巢(15)的里侧及上管(14)的顶端(152),这样就满足了该牵引索(56)的开、收伞时的行程。该上滑轮(563)借轮销(16)枢设于上管(14)的顶端(152),而下滑轮(564)则借轮销(231)枢设于下巢(23)中所嵌固的一滑轮座(232),如图5所示装配。该牵引索(56)于绕经下滑轮(564)时,穿经下巢(23)中的一槽道(230)。该下滑轮(564)装置于下巢(23)的底部凹槽内,与下巢(23)一起滑动。使用本技术作开伞动作时,可自图4的储能状态即收折伞状态,压按开关按钮(51)的上钮部(512),以压按开伞翘杆(52),使上钩部(522)与上、中管(14、13)的钩孔(141、131)解扣,已被压缩储能的开伞弹簧(3)便能挺张该上、中、下管,并拉起伞骨装置(2),呈图1开伞状态,并拉伸收伞弹簧(4),蓄积其收伞的弹性能。于收伞时,则自图1压按按钮(51)的下钮部(513),压缩滑动栓(54),使突栓(541)不再卡住扣头(55)的肩部(553),此时收伞弹簧(4)的弹性能即拉下下巢(23),收缩诸伞骨(21,22,24,26等),而扣头(55)因已不被突栓(541)卡挡,而被“上拉”到内套管(17)的下管缘(171)处,如在收伞过程中图2所示。通过压按把手(12)使压缩开伞弹簧(3)储能以备下次开伞之用。本技术可将自动开收伞由二节式,延伸发展为三节式或多节(折)式自动伞,于收折时,呈三折式,故大大缩短伞的长度,使用方便,利于携带,而体现其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多节式自动开收伞,它包括一伞中棒装置,一伞骨装置,一开伞弹簧,多数收伞弹簧,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伞中棒装置(1)系包含一下(内)管(11),一把手(12)中间插接该下管(11)的下部,一下衬管(10)穿套于下管(11)位于把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节式自动开收伞,它包括:一伞中棒装置,一伞骨装置,一开伞弹簧,多数收伞弹簧,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伞中棒装置(1)系包含:一下(内)管(11),一把手(12)中间插接该下管(11)的下部,一下衬管(10)穿套于下管(11)位于把手(12)段的下管(11)内部,一中管(13)滑套于该下管(11)的外部上方,一上(外)管(14)滑合于该中管(13)的外部之上,一上巢(15)固设于上管(14)的顶端,以及一开伞弹簧(3)的内套管(17),它包含伸缩式上管部(17a)及滑套于上管部(17a)内的下管部(17b),内套管(17)顶缘邻接该上管(14)的上端部;一该伞骨装置(2)包含:一顶骨(21)其里端枢连该伞中棒装置(1)的上巢(15);一内支骨(22)其里端枢连一下巢(23)滑设于该上管(14)之外,其 最外端枢连该顶骨(21)的中段部份;一中间骨(24)其里端枢连该顶骨(21)的最外端,而其最里端则枢连一中间连系骨(25);该中间连系骨(25)里端则枢连该内支骨(22)的外端;一尾骨(26)其里端枢连该中间骨(24)的外端,而其最里端则枢连一弹簧杆(27);该弹簧杆(27)的里端侧枢连顶骨(21)的外端;一开伞弹簧(3)其下簧端(31)顶持于该下衬管(10)的上管缘,而上簧端(32)则顶持于一位于该上管(14)的内塞块(151)下缘的一垫板(153)以顶持、撑张该伞中棒 装置(1)以为开伞之用,该开伞弹簧(3)的上部滑套于一内套管(17)之外;多数收伞弹簧(4);各收伞弹簧(4)的里簧端(41)系于该内支骨(22)的外端,而外簧端(42)则系于该顶骨(21)的外端,该伞由开伞状态收折为收伞状态时,使收伞 弹簧(4)可置于顶骨(21)的凹槽内;一控制装置(5)包括:一开关按钮(51)枢设于该把手(12)中;一开伞翘杆(52)枢设于把手(12)的上部,为使该伞关闭、收伞该开关按钮(51)的上钮部(512)被压按;一收伞机构(53)包括: 一滑动栓(54),卡扣一扣头(55),该扣头(55)借缠设于该伞中棒装置(1)及该下巢(23)中一牵引索(56)所拉系,开伞后再揿按该开关按钮(51)的下钮部(513)时压缩该收伞机构(53)中的滑动栓(54),以解除该扣头(55)与该滑动栓(54)的卡扣,借该收伞弹簧(4)的弹性回复力收折该伞骨装置及该中棒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光张荣仁
申请(专利权)人:福太洋伞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