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简且短的多折自动开收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45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多折自动开收伞,使之“轻、薄、短、小”。一伞中棒由多节管伸缩套合,一伞骨总成至少包括:一顶骨枢连上巢,一下支骨枢连顶骨、下巢,以及其它伞骨互相枢连并枢连顶骨及下支骨;一开伞弹簧设于伞中棒内,多支收伞弹簧置于伞骨总成,一控制装置包括按钮、收伞控制器,按钮连设一上锁栓,收伞控制器含有一个锁栓并正交地下连一安全簧板,并顶持于把手的一“前室”中,拉索经多个导轮迂回转折拉系于伞中棒与上、下巢之间,构成为既简且短的多折自动伞。用于遮风雨日晒。(*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伞。现有多节自动开收伞,如美国专利5626161有“安全防误装置”,(其图号为“57”)其有一套筒或滑块滑移于伞中棒的下部,于收伞时,会被收折的伞中棒诸中缩管所下压,故此时压按控制装置的按钮以执行开伞操作时,若再误按按压,因套筒或滑块已经下移,按钮便无法触动拉索的扣头,以解除扣头在中棒下方的卡扣,所以不会发生于开伞后,随即有收伞的“误动作”产生,但这一“安全防误装置”的套筒或滑块必须套设在中棒下管下部,致使收伞后的收伞长度无法短化,且有关控制装置的机构仍嫌复杂,导致安装困难,增加制作成本,显现其缺点,很不符合时下流行的“轻、薄、短、小”自动开收伞潮流。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但有较好的安全防误装置,而且既简且短的多折自动开收伞。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既简且短的多折自动开收伞,其包括一伞中棒、一伞骨总成、一开伞弹簧、多个收伞弹簧及一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该伞中棒由多个管伸缩套合而成,至少包括一下管、一中下管以及一上管,该下管下连一把手,该中管伸缩套合于该下管之上之外,该上管伸缩套合于该中管之上之外,该上管顶端有一上巢;该伞骨总成至少包括一顶骨、一下支骨以及多个伞骨,该顶骨枢连于该伞中棒的上巢,该下支骨枢连该顶骨与一下巢并滑合于伞中棒之上,该多个伞骨互相枢连且枢连至该顶骨与下支骨,该下巢含有一下伸管,并在其上开设有扣孔;该开伞弹簧持设于伞中棒之中以为开伞;该可自开伞而为收伞的多个收伞弹簧各系于伞骨总成上;该控制装置包括一抽屉型按钮、一上锁栓及一收伞控制器,该抽屉型按钮呈一环部,其后部连设该上锁栓,该环部界定一可收容伞时,下巢下伸管穿过的中孔,且抽屉型按钮的横宽大于下巢下伸管的直径,以便于压扭,该上锁栓后方藉一复归弹簧弹性顶推向伞中棒前侧,以便于收伞下压下巢下伸管时,可卡扣下伸管的扣孔而得以锁扣定位,而于再次压按按钮时,可解除上锁栓的卡扣而开伞,而上锁栓为向下向伞中棒中心渐斜,以利收伞下降下巢下伸管时为其所下压、内缩直至卡扣扣孔为止;收伞控制器包含一下锁栓及一扣头装置,该下锁栓正交地下连一安全簧板,并藉张力弹簧顶持于把手前部的一“前室”之中;该一扣头装置含有一扣头且上连一拉索,拉索拉系于伞中棒、上巢、下巢及多个导轮之间,该张力弹簧常时顶持于该下锁栓向上使横介于按钮与扣头之间,以便于开伞下,内压按钮,内推下锁栓及扣头以解除扣头在伞中棒下管下部一凸部的卡扣使自开伞而为收伞;而当收折伞中棒,压缩开伞弹簧,下降下巢时,该下巢下伸管下压该下锁栓及安全簧板向下使之离开按钮与扣头。上述设计,主要是藉安全簧板的设置,并通过相关构件与之配合,达到较好的安全防误操作的效果;又藉控制装置的设置及诸多的其它元件的配合,包括把手、把手座等等,都设计成较为简单的、便于成批制作的结构;伞中棒底部位置前至把手的“前室”中,可大大缩短把手的长度,亦即缩短了整个伞的总长度,尤其是对于四折或四折以上的多折伞,达到了既简且短并迎合“轻、薄、短、小”等流行时尚的良好效果,对生产加工方便,便于模组化成批生产,有利于降低成本,在使用上既安全又方便。下面通过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再作进一步阐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开伞状态示意图;图2本技术自图1的开伞状的收伞示意图;图3本技术自图1的把手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3压按按扭以行收伞的瞬间示意图;图5为图4的复归示意图;图6为图2的压缩开伞弹簧后的收折示意图7本技术下巢下压收伞控制器的部份立体图;图8本技术控制装置、下巢与把手的分解图;图9本技术下巢与拉索上索端卡合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一个修饰例图;图11为图9的另一个修饰例图;图12本技术的扣头及相关元件的部份组合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分解图;图14为图12的修饰例图;图15本技术两最上导轮与其卡座的示意图;图16本技术的最上导轮修饰例图;图17为图16的最上导轮示意图;图18本技术控制装置实施例分解图;图19本技术收伞收折后的局部剖视图;图20为图19开伞后的局部示意图;图21为图20压按按钮以行收伞的示意图;图22本技术一套环的立体图;图23本技术另一套环的立体图。如图1-17所示本技术包括一伞中棒1、一伞骨总成2、一开伞弹簧3、多个收伞弹簧4及一控制装置5,其特征是该伞中棒1由多个管伸缩套合而成,至少包括一下管11、一中管13或13a以及一上管14,该下管11下连一把手12,该中管13、13a伸缩套合于该下管11之上之外,该上管14伸缩套合于该中管13、13a之上之外,该上管14顶端有一上巢15;该伞骨总成2至少包括一顶骨21、一下支骨22以及多个伞骨,该顶骨21枢连于该伞中棒1的上巢15,该下支骨22枢连该顶骨21与一下巢23并滑合于伞中棒1之上,该多个伞骨互相枢连且枢连至该顶骨21与下支骨22,该下巢23含有一下伸管230,并在其上开设有扣孔231;该开伞弹簧3持设于伞中棒1之中以为开伞;该可自开伞而为收伞的多个收伞弹簧4各系于伞骨总成2上;该控制装置5包括一抽屉型按钮51、一上锁栓52及一收伞控制器53,该抽屉型按钮51呈一环部511,其后部连设该上锁栓52,该环部511界定一可收容伞时,下巢23下伸管230穿过的中孔511a,且抽屉型按钮51的横宽大于下巢23下伸管230的直径,以便于压扭,该上锁栓52后方藉一复归弹簧50弹性顶推向伞中棒1前侧,以便于收伞下压下巢23下伸管230时,可卡扣下伸管230的扣孔231而得以锁扣定位,而于再次压按按钮51时,可解除上锁栓52的卡扣而开伞,而上锁栓52为向下向伞中棒1中心10渐斜,以利收伞下降下巢23下伸管230时为其所下压、内缩直至卡扣扣孔231为止;收伞控制器53包含一下锁栓54及一扣头装置55,该下锁栓54正交地下连一安全簧板57,并藉张力弹簧572顶持于把手12前部的一“前室”121a之中;该一扣头装置55含有一扣头551且上连一拉索56,拉索56拉系于伞中棒1、上巢15、下巢23及多个导轮之间,该张力弹簧572常时顶持于该下锁栓54向上使横介于按钮51与扣头551之间,以便开伞下,内压按钮51,内推下锁栓54及扣头551以解除扣头551在伞中棒1下管11下部111一凸部111a的卡扣使自开伞而为收伞;而当收折伞中棒1,压缩开伞弹簧3,下降下巢23时,该下巢23下伸管230下压该下锁栓54及安全簧板57向下使之离开按钮51与扣头551。其中,伞中棒1包括的中管13、13a,也即是第一中管13及第二中管13a,而把手12连接于下管11的下管部111,第一中管13滑合于该下管11之外之上,第二中管13a滑合于第一中管13之外之上,上管14滑合于第二中管13a之外之上,上巢15设于上管14的顶端,以及一中心套管17连至上管14顶端一内块151的下部。为保持开伞弹簧3在中管13a、13等管间的圆顺操作且减少噪音起见,可于管缘嵌设套环C、C’,其形状如图22、23所示。即其中,该伞中棒1的中管13、13a等管上方管口处嵌塞套环C、C’并使中管的管壁与开伞弹簧3之间留有不致影响开伞的圆滑顺利的间隙。其中,该自动开收伞,包括四折及四折以上的自动开收伞具。该伞骨总成2包括一顶骨21一下支骨22、一中间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既简且短的多折自动开收伞,其包括:一伞中棒、一伞骨总成、一开伞弹簧、多个收伞弹簧及一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该伞中棒由多个管伸缩套合而成,至少包括:一下管、一中管以及一上管,该下管下连一把手,该中管伸缩套合于该下管之上之外,该上管伸缩套合于该中管之上之外,该上管顶端有一上巢;该伞骨总成至少包括:一顶骨、一下支骨以及多个伞骨,该顶骨枢连于该伞中棒的上巢,该下支骨枢连该顶骨与一下巢并滑合于伞中棒之上,该多个伞骨互相枢连且枢连至该顶骨与下支骨,该下巢含有一下伸管,并在其上开设有扣孔;该开伞弹簧持设于伞中棒之中以为开伞;该可自开伞而为收伞的多个收伞弹簧各系于伞骨总成上;该控制装置包括:一抽屉型按钮、一上锁栓及一收伞控制器,该抽屉型按钮呈一环部,其后部连设该上锁栓,该环部界定一可收容伞时,下巢下伸管穿过的中孔,且抽屉型按钮的横宽大于下巢下伸管的直径,以便于压扭,该上锁栓后方藉一复归弹簧弹性顶推向伞中棒前侧,以便于收伞下压下巢下伸管时,可卡扣下伸管的扣孔而得以锁扣定位,而于再次压按按钮时,可解除上锁栓的卡扣而开伞,而上锁栓为向下向伞中棒中心渐斜,以利收伞下降下巢下伸管时为其所下压、内缩直至卡扣扣孔为止;收伞控制器包含一下锁栓及一扣头装置,该下锁栓正交地下连一安全簧板,并藉张力弹簧顶持于把手前部的一“前室”之中;该一扣头装置含有一扣头且上连一拉索,拉索拉系于伞中棒、上巢、下巢及多个导轮之间,该张力弹簧常时顶持于该下锁栓向上使横介于按钮与扣头之间,以便于开伞下,内压按钮,内推下锁栓及扣头以解除扣头在伞中棒下管下部一凸部的卡扣,使自开伞而为收伞;而当收折伞中棒,压缩开伞弹簧,下降下巢时,该下巢下伸管下压该下锁栓及安全簧板向下使之离开按钮与扣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光张荣仁
申请(专利权)人:福太洋伞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