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恩令专利>正文

随身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46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随身伞,主要由伞面、伞骨和背带三部分组成,所说的伞骨包括立伞骨和横伞骨,每根立伞骨均分为1~3节,相互之间用销钉铆合,其中最下面那一节立伞骨可插入在背带或腰带上的套筒里。这样就不用手拿伞,而可腾出手来干其它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作为劳保用品,适用于清洁工、圆丁、巡道工、露天仪表观测记录员以及农业劳动者,也适用于儿童和中小学生,可以将伞与背包结合起来。(*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伞,特别是一种不用手拿的随身伞,如腰伞和背伞。现有的伞,包括雨伞、遮阳伞、折叠伞等等,都需要用手拿着,这样一只手拿伞,另一只手工作就很不方便,例如清洁工、圆丁、巡道工、露天仪表观测员、地形勘探员等工种往往需要两只手同时工作,如果一只手打伞,就很难工作。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特别是指需要双手工作的情况下要腾出一只手来打伞很不方便,而提供一种不需要用手拿的随身伞。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随身伞,主要由伞面、伞骨和背带三部分组成,所说的伞骨包括立伞骨(1)和横伞骨(2),其中立伞骨(1)的数量为1~4根,横伞骨(2)由10根伞骨(201)、(202)、(203)、(203′)、(204)、(205)、(206)、(206′)、(207)、(208)组合而成,共形成9个节点(A)、(B)、(C)、(D)、(E)、(F)、(G)、(H)、(I),每个节点均用销钉(209)铆合;所说的伞面(3)直接与横伞骨(2)贴合。每根立伞骨(1)均分为1~3节,相互之间用销钉(104)铆合。伞面(3)的4个角为褶皱形,并在4个角各装有一个弹簧(301)。所说的背带上固定有1~2个套筒(404)。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使用这种随身伞时不用手拿,因此可以腾出手来干其它的工作,而且调节伞的各种角度位置很方便。2、本伞可以遮阳、遮雨、较之雨衣节省工料,可作为很好的劳保用品,适用于清洁工、圆丁、巡道工、露天仪表观测记录员,以及长年露天劳动的农村劳动者。3、本伞也适用于儿童和中小学生使用,可以将此伞与背包结合起来,使用时打开,不用时折叠在背包一起。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随身伞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随身伞的仰视图图3是背带结构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随身伞,主要由伞面、伞骨和背带三部分组成,其中伞骨部分包括横伞骨2和立伞骨1,图1中可见立伞骨1的结构,每根立伞骨1均分为1~3节(图1中为三节),即最下面的是伞骨101,上面的是伞骨102和103,它们相互之间用销钉104铆合,立伞骨1的数量为1~4根,用于背伞为2根,用于腰伞为3~4根,也可以用1根(后面有背伞和腰伞不同安装方法的说明)。图2中可见横伞骨2,它由10根伞骨201、202、203、203′、204、205、206、206′、207、208组合而成,共形成9个节点A、B、C、D、E、F、G、H、I,每个节点均用销钉209铆合(销钉104、209的铆合松紧度直接影响各节点的松紧度,因此至关重要),立伞骨1与横伞骨2之间的结合点可选择为A、D两点(用于背伞)或B、C、E、F四点(用于腰伞)或B、C、G三点(也用于腰伞)。伞面3直接与横伞骨2贴合,伞面3的四个角为褶皱形,并在四个角各装有一个弹簧301,以便使伞面3碰撞到物体时具有回弹性能。图3所示是背带4的结构图,它与普通背带一样也具有横背带401、挎肩带402和拉紧带403,它的特点是在横背带401上固定有1~2个套筒404,使用时将伞骨103下端插入在套筒404内即成为背伞,不用时将整个伞收起,折叠后附在背带上固定住。这种背伞使用和携带非常方便,最主要的是在用伞挡雨和遮挡太阳时不用手拿伞,因此双手可以干任何其它想要干的工作。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把套筒404固定在腰带上,将伞骨103下端插入在套筒404内即成为腰伞,在伞面3的边缘装有钩子和拉线与腰带连接,以便使随身伞更稳固,使用时也很方便。上面所说的伞面3是方形的,也可以做成圆形的,这样立伞骨1只需要一根、结合点为H、它的下端穿过背带上的一个套筒(通孔),并插入腰带后面的一个套筒(不通孔),这就是背伞和腰伞的结合,可叫作腰背伞,它固在人体上的部位更加合理,也更加稳固,并且丝毫不影响双手干其它工作,在人弯腰和蹲下时也不受影响。权利要求1.一种随身伞,主要由伞面、伞骨和背带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伞骨包括立伞骨(1)和横伞骨(2),其中立伞骨(1)的数量为1~4根,横伞骨(2)由10根伞骨(201)、(202)、(203)、(203′)、(204)、(205)、(206)、(206′)、(207)、(208)组合而成,共形成9个节点(A)、(B)、(C)、(D)、(E)、(F)、(G)、(H)、(I),每个节点均用销钉(209)铆合;所说的伞面(3)直接与横伞骨(2)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伞,其特征在于立伞骨(1)为2根,与横伞骨(2)的结合点为(A)、(D)两个节点,每根立伞骨(1)均分为1~3节,相互之间用销钉(104)铆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伞,其特征在于立伞骨(1)为4根,与横伞骨(2)的结合点为(B)、(C)、(E)、(F)四个节点,每根立伞骨(1)均分为1~3节,相互之间用销钉(104)铆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伞,其特征在于立伞骨(1)为3根,与横伞骨(2)的结合点为(B)、(C)、(G)三个节点,每根立伞骨(1)均分为1~3节,相互之间用销钉(104)铆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伞,其特征在于伞面(3)的4个角为褶皱形,并在4个角各装有一个弹簧(30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伞,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背带上固定有1~2个套筒(404)。专利摘要一种随身伞,主要由伞面、伞骨和背带三部分组成,所说的伞骨包括立伞骨和横伞骨,每根立伞骨均分为1~3节,相互之间用销钉铆合,其中最下面那一节立伞骨可插入在背带或腰带上的套筒里。这样就不用手拿伞,而可腾出手来干其它工作。本技术可作为劳保用品,适用于清洁工、圆丁、巡道工、露天仪表观测记录员以及农业劳动者,也适用于儿童和中小学生,可以将伞与背包结合起来。文档编号A45B11/00GK2385574SQ9921089公开日2000年7月5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7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7日专利技术者赵恩令 申请人:赵恩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随身伞,主要由伞面、伞骨和背带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伞骨包括立伞骨(1)和横伞骨(2),其中立伞骨(1)的数量为1~4根,横伞骨(2)由10根伞骨(201)、(202)、(203)、(203′)、(204)、(205)、(206)、(206′)、(207)、(208)组合而成,共形成9个节点(A)、(B)、(C)、(D)、(E)、(F)、(G)、(H)、(I),每个节点均用销钉(209)铆合;所说的伞面(3)直接与横伞骨(2)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恩令
申请(专利权)人:赵恩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