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龙交专利>正文

自动开收伞的非等比式变比传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733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开收伞的非等比式变比传控装置,特别是对于多节伞中棒展、收长度动程与传控拉索的匹配,而将该传控下巢对应开收伞面动作运作的二传控拉索,迂回的绕设于套头暨扣头以及活动索座与上、下巢而延伸系拉于支伞骨之间,以形成非等比式的动作动程变化传控,达到可匹配多折伞骨中棒伸展与收折的长度变化中所需的拉索长度变化,使得中棒的节段组合不再需要拘束于传统的组合节段,结构上也更为精简且运作顺畅。(*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开收伞的非等比式变比传控装置,特别是一种利用非等比式的动程变比调配,用来匹配伞骨开展与收折动程间的互动运作长度变化,及所需的拉索长度变化调配适当的传控的结构。目前揭示于中国专利的各种不同结构设计的多折自动张收伞结构中使用的拉索传控机构暨所谓的变比机构,所揭示的结构系利用拉索迂回配合多组的滑轮而绕系于中棒与上、下巢间,来配合不同的控制装置驱控拉索的传控运作自动开、收伞面,不论该拉索是作多少次绕组,均限制在一定的等比例范围内作传控拉索的变比动程传控运作,原因是这些传统的多折伞,其中棒的组成节段数与支伞骨的组成节段数具有一相对的对称性,亦即例如四折伞者系为四节组支伞骨与四节组伞中棒所组成,三折伞者系为三节组支伞骨与三节组伞中棒所组成,之所以会受到此传统观念的限制,主要就在于该伞骨之间以及自动开收传控的拉索运作长度等的匹配问题,因折数暨节段组成数越多,相对各节骨棒的长度亦相对缩短,但中棒开伞伸展后的长度则必须相同(一般不论中棒的组成节段多寡,伸展开伞后的长度均为近似或相等),此时,该拉索的长度需能相对于中棒伸展时的扣住扣头到下巢的长度,故在收伞而中棒收缩状态时所呈现单节段骨棒长度,将小于拉索的长度,而产生拉索的松集于中棒内或部份松集于中棒外侧暨下巢间,造成控制复动上的不顺畅,因此在上述的已知拉索变比传控机构结构中,必需将该拉索做多次转折的重复性绕设在上、下巢所设置的多组滑轮间,这样的结构不仅绕组结构及组件较为复杂,使得结构元件无法有效的简化,且经过多次的绕设在拉动时将产生较大的复动阻力而影响顺畅性,再者,这样的多次绕设该拉索的设计,该中棒与拉索及支伞骨间仍限制于传统的对称性匹配,无法达到不对称暨例如以四折式的支伞骨搭配五折或三折中棒的组成设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多节伞中棒展、收长度动程与传控拉索的匹配,提供一种将该传控下巢对应开收伞面动作运作的二传控拉索,迂回的绕设于套头暨扣头以及活动索座与上、下巢而延伸系拉于支伞骨之间,以形成非等比式的运作动程变比传控,对应多折伞骨中棒伸展与收折的长度变化中所需的拉索长度变化调适匹配,使得中棒的节段组合不再需要拘束于传统的组合节段。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开收伞的非等比式变比传控装置,包括有a.多节段骨棒所组成的伞骨中棒,至少包括有一上节骨棒顶端组设上蜂巢,以及下连组握把的下节骨棒;b.支伞骨总成,至少包括有一第一顶骨枢组伞骨中棒之上蜂巢,一下支骨枢组于第一顶骨与下蜂巢,以及多数的支伞骨相互枢组形成多节段的支伞骨组成,该下蜂巢延伸有一可套入握把内的延伸扣管,扣管开设有扣孔,且在第一顶骨适当位置开设有一系索孔;c.开伞弹簧组设有伞骨中棒内顶持为开伞驱动动能;d.多数收伞弹簧组设在支伞骨总成的支伞骨间配合收伞时的运作拉合伞面;e.一组接于伞骨中棒末端的握把,握把内组设有一控制装置及一收伞控制组件;其特点在于还有一变比传控装置,其包括一套管,设置在伞骨中棒内,一端顶组于上蜂巢末端,另端则延伸向下套纳于开伞弹簧内,且末端设置有一中央开孔的套头;一活动索座,套装在套管内呈可配合伞的开、收运作而对应于拉索传控移动,活动索座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置索部供组设第二传控拉索;至少一条第一传控拉索,拉索的一端固定系组在活动索座而组设在套管内,拉索另一索端则延伸迂回的系拉于活动索座与上、下巢暨导索滑件以及支伞骨间;至少一条第二传控拉索,组绕于活动索座的置索部,拉索的二索端分别固定系组于套头与系组于扣头。该支伞骨总成的至少一个支伞骨架适当位置,开设有一系索孔,供传控拉索的伸展末端系组;而此支伞骨架又以第一顶骨来系结使用为最佳。该变比传控装置的第一传控拉索的绕设,系将第一传控拉索向外延伸的索端,经由上蜂巢的导索滑件而穿出伞骨中棒,向下延伸绕组于下蜂巢的导索滑件,然后向上伸展的穿入支伞骨总成的至少一个支伞骨所开设系索孔系组定位,形成一外伸展式的拉索绕设匹配调适作用。该变比传控装置的活动索座,供组设第二传控拉索的置索部为滑轮设置。该组设在握把内的控制装置,包括一可向握把内潜压的按钮,其端壁枢组一环臂式的翘动扣件,在环臂所界定的孔径空间可容纳收伞时下巢的延伸扣管穿过,由扣孔对应翘动扣件的内扣块扣控,且翘动扣件的开伞运作后将切换位置对应收伞控制组件顶组,为按钮的收伞压控运作。该控制装置的翘动扣件的变换运作对象,除可藉由开伞运作后的自动下倾一适当角度切换位置,或可配合一弹性件的组设,而为弹性作用促使翘动扣件产生下落的切换控制位置作用,即切换由翘动扣件外末端突设成型的推块对应收伞控制组件顶组。该组设在握把内的收伞控制组件,包括有一被动翘板,上板端对应翘动扣件末端推块顶组,下板端对应一扣头锁栓定组,扣头锁栓后方藉一弹簧弹性顶推向被动翘板下端,由其中央所界定的中孔空间与索栓块,可容收扣头而予扣制暨解除的运作控制。该分别组设在上蜂巢及下蜂巢的导索滑件为滑轮组。该自动张收伞犹包括三折、四折乃至四折以上的伞具,且该伞骨中棒的组成折段数与支伞骨总成的折段数,不以相对称等段数匹配为限,可以不同的伞骨中棒的组成折结段数与支伞骨总成的折段数匹配组成,仍可由该传控拉索的绕经支伞骨转折而提供适当的传控长度匹配。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技术具有明显的优点由二传控拉索的迂回绕设于套头暨扣头以及活动索座与上、下巢而延伸系拉于支伞骨之间,形成非等比式的运作动程变比传控,达到可相对匹配多折伞骨中棒伸展与收折的长度变化中所需的拉索长度变化,使得中棒的节段组合不再需要拘束于传统的组合节段,结构上也能更为精简且运作顺畅。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开伞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握把暨控制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图2的组合剖示图。图4是本技术图2的开伞操控瞬间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2翘动扣件的换位控制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图2的收伞操控瞬间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伞具全部收合状态示意图。如图1~7所示,本技术的自动开收伞的非等比式变比传控装置,在以下的说明中系采用四折伞为主体的实例来说明本技术架构,但并不因此而使本技术受到伞骨折数(包括伞骨中棒的组成节段数以及支伞骨总成的组成折段数)的限制。本技术结构包括一多节段骨棒所组成的伞骨中棒1,一支伞骨总成2,一开伞弹簧3,多个收伞弹簧4以及一变比传控装置5、握把6以及组装在握把6内的一控制装置52、一收伞控制组件53所组成。其中该伞骨中棒1,系由多节段骨棒10相互滑套所组成的,至少包括有一上节骨棒11,顶端组设一上蜂巢12,上蜂巢12内侧组设有导索滑件121供传控拉索51绕组,此导索滑件121,以滑轮组设为最佳,但不以此为限,只要可顺畅促进传控拉索51滑动的结构者均可;以及一下节骨棒13,延伸的下端组设内置控制装置52及收伞控制组件53的握把6;该支伞骨总成2,如图1所示,至少包括有第一顶骨21枢组伞骨中棒1的上蜂巢12,一下支骨22枢组于第一顶骨21与下蜂巢7,以及多根的支伞骨23相互枢组形成多节段的支伞骨组成,并在该若干组支伞骨23间设置有收伞弹簧4,为收伞运作使用,且该第一顶骨21的适当位置,开设有一系索孔211,以供传控拉索51的转折伸展式系组,而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开收伞的非等比式变比传控装置,其组成包括有:一组由多节段骨棒所组成的伞骨中棒,至少包括有一上节骨棒顶端组设上蜂巢,以及下连组握把的下节骨棒;一组支伞骨总成,至少包括有第一顶骨枢组伞骨中棒的上蜂巢,一下支骨枢组于第一顶骨与下蜂 巢,以及多根的支伞骨相互枢组形成多节段的支伞骨组成,该下蜂巢延伸有一可套入握把内的延伸扣管,扣管开设有扣孔;一开伞弹簧,组设在伞骨中棒内顶持为开伞驱动动能;多个收伞弹簧,组设在支伞骨总成的支伞骨间配合收伞时的运作拉合伞面;一组接 于伞骨中棒末端的握把,握把内组设有一控制装置及一收伞控制组件;其结构特征在:一变比传控装置,系构造包括:一套管,设置在伞骨中棒内,一端顶组于上蜂巢末端,另一端则延伸向下套纳于开伞弹簧内,且末端设置有一中央开孔的套头;一活动索座, 套装在套管内可配合伞的开、收运作而对应于拉索传控移动,活动索座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置索部供组设第二传控拉索;至少一条第一传控拉索,拉索的一端固定系组在活动索座而组设在套管内,拉索另一索端则延伸迂回的系拉于活动索座与上蜂巢、下蜂巢暨导索滑件以 及支伞骨间;至少一条第二传控拉索,绕组于活动索座的置索部,拉索的二索端分别固定系组于套头与系组于扣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龙交
申请(专利权)人:周龙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