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滚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5342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纺布滚刺装置,包括机台,所述机台的顶部固接有机壳,所述机壳的两侧分别设有出料口和进料口,所述机壳的内侧设有与机台相固接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外壁开设有通孔,所述筒体的内部中心处转动连接有凸轮,所述筒体的内侧顶部和两端均固接有针刺组件。该无纺布滚刺装置,通过筒体、针刺组件和凸轮的配合,凸轮运转其凸出端接触到滑轮时,顶动条形板和针刺向外运动刺出通孔插入筒体外侧壁经过的无纺布内,凸轮继续转动其凸出处脱离该滑轮后,通过第一压缩弹簧的弹性推动力推动条形板复位,针刺回缩进通孔内,同时带动外表面的无纺布抽拉进无纺布内侧,实现下刺工序,能够一次成型减少设备的投入和减少使用面积。

A spinning spun device for non-woven fabric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n-woven cloth spinn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achine table, the top of the machine table is fixed with an organic shell, the two sides of the machine shell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and an inlet, the inner side of the machin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ylinder which is fixed with the machine table, the outer wall of the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nd the inner center of the cylinder is rotated. A needle assembly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inner top part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cylinder body. When the protruding end of the cam runs in contact with the pulley, the top moving strip plate and the needle move outward to pierce the through hole into the non-woven fabric passing through the outer side wall of the cylinder, and the cam continues to rotate its protruding part to detach from the pulley and passes through the elasticity of the first compression spring. The driving force pushes the strip plate to reset, the needle retracts into the through hole, and drives the non-woven cloth on the outer surface to pull into the inside of the non-woven cloth, realizing the next spinning process, which can reduce the equipment input and the use area in one mo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纺布滚刺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纺布机械
,具体为一种无纺布滚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无纺布生产
内,分为普通低速针刺机和高速针刺机,高速针刺机普遍结构复杂,价格高昂,使用成本高,所以很少用高速针刺机加工中低速产品,现有的针刺机一般采用凸轮连杆机构对设置于导套内的导杆进行往复驱动,使得与导杆连接的针板进行针刺动作,这样的结构复杂,由于需要进行3次针刺,而传统平面式的针刺需要占用极大的工作空间,占用面积较大,不能一次成型来减少设备的投入和减少使用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纺布滚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滚刺装置,包括机台,所述机台的顶部固接有机壳,所述机壳的两侧分别设有出料口和进料口,所述机壳的内侧设有与机台相固接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外壁开设有通孔,所述筒体的内部中心处转动连接有凸轮,所述筒体的内侧顶部和两端均固接有针刺组件;所述针刺组件包括条形板,所述条形板通过第一压缩弹簧与筒体相连,所述条形板的外壁固接有针刺,所述针刺贯穿通孔,所述条形板的底端固接有翼板,所述翼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与凸轮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出料口的内侧设有滚压组件,所述滚压组件包括与机台相固接的立柱,所述立柱的内侧中心处转动连接有固定压辊,所述立柱的顶部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内侧间隙配合有铁台,所述铁台的顶部通过第二压缩弹簧与立柱相连,所述铁台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活动压辊。优选的,所述筒体的两端贴近出料口和进料口处均设有与机壳转动连接的导向辊。优选的,所述机壳的顶部镶嵌有透明亚克力板。优选的,所述凸轮的外侧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伺服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无纺布滚刺装置,通过筒体、针刺组件和凸轮的配合,凸轮运转其凸出端接触到滑轮时,顶动条形板和针刺向外运动刺出通孔插入筒体外侧壁经过的无纺布内,凸轮继续转动其凸出处脱离该滑轮后,通过第一压缩弹簧的弹性推动力推动条形板复位,针刺回缩进通孔内,同时带动外表面的无纺布抽拉进无纺布内侧,实现下刺工序,凸轮转动一周即可实现针刺组件的3次针刺工作,能够一次成型减少设备的投入和减少使用面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滚压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针刺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壳,2、透明亚克力板,3、筒体,4、针刺组件,401、条形板,402、针刺,403、第一压缩弹簧,404、翼板,405、滑轮,5、通孔,6、出料口,7、进料口,8、滚压组件,801、活动压辊,802、第二压缩弹簧,803、铁台,804、开槽,805、立柱,806、固定压辊,9、凸轮,10、导向辊,11、机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滚刺装置,包括机台11,机台11的顶部固接有机壳1,机壳1的顶部镶嵌有透明亚克力板2,透明亚克力板2使用卡扣卡接在机壳1的顶部,方便观看机壳1内筒体3上无纺布的工作状态,在出现卡针状况时,打开透明亚克力板2可快速直接的对筒体3上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机壳1的两侧分别设有出料口6和进料口7,筒体3的两端贴近出料口6和进料口7处均设有与机壳1转动连接的导向辊10,无纺布经进料口7进入机壳1内搭接在筒体3上,通过导向辊10使无纺布经过导向辊10的底端在搭接在筒体3上,进而使无纺布紧密贴合在筒体3上运转,机壳1的内侧设有与机台11相固接的筒体3,筒体3的外壁开设有通孔5,筒体3的内部中心处转动连接有凸轮9,凸轮9的外侧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型号为MR-J2S-10A,且连接有外接电源,外接电源为380V交流电,接通伺服电机的外接电源伺服电机工作,断掉伺服电机的外接电源伺服电机停止工作,筒体3的内侧顶部和两端均固接有针刺组件4,针刺组件4的数量为3组;针刺组件4包括条形板401,条形板401通过第一压缩弹簧403与筒体3相连,第一压缩弹簧403的弹性系数为26N/CM,条形板401的外壁固接有针刺402,针刺402贯穿通孔5,条形板401的底端固接有翼板404,翼板40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滑轮405,滑轮405与凸轮9转动连接,接通伺服电机的外接电源使其工作带动凸轮9运转,凸轮9的凸出端接触到滑轮405时,顶动条形板401和针刺402向外运动刺出通孔5插入无纺布内,凸轮9继续转动其凸出脱离该滑轮405后,通过第一压缩弹簧403的弹性推动力推动条形板401复位,针刺402回缩进通孔5内,同时带动外表面的无纺布抽拉进无纺布内侧,实现下刺工序;出料口6的内侧设有滚压组件8,滚压组件8包括与机台11相固接的立柱805,立柱805的内侧中心处转动连接有固定压辊806,立柱805的顶部开设有开槽804,开槽804的内侧间隙配合有铁台803,铁台803的顶部通过第二压缩弹簧802与立柱805相连,第二压缩弹簧802的弹性系数为20N/CM,铁台803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活动压辊801,无纺布在经过下刺工序经过出料口6导出时进入至固定压辊806和活动压辊801的内侧位置,通过第二压缩弹簧802的弹性推动力作用下带动铁台803和活动压辊801下降挤压无纺布,将无纺布进行压缩,提高成型效果。工作原理为:无纺布通过进料口7进入机壳1内搭接在筒体3上在引导出出料口6,凸轮9运转其凸出端接触到滑轮405时,顶动条形板401和针刺402向外运动刺出通孔5插入无纺布内,凸轮9继续转动其凸出脱离该滑轮405后,通过第一压缩弹簧403的弹性推动力推动条形板401复位,针刺402回缩进通孔5内,同时带动外表面的无纺布抽拉进无纺布内侧,实现下刺工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纺布滚刺装置,包括机台(1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1)的顶部固接有机壳(1),所述机壳(1)的两侧分别设有出料口(6)和进料口(7),所述机壳(1)的内侧设有与机台(11)相固接的筒体(3),所述筒体(3)的外壁开设有通孔(5),所述筒体(3)的内部中心处转动连接有凸轮(9),所述筒体(3)的内侧顶部和两端均固接有针刺组件(4);所述针刺组件(4)包括条形板(401),所述条形板(401)通过第一压缩弹簧(403)与筒体(3)相连,所述条形板(401)的外壁固接有针刺(402),所述针刺(402)贯穿通孔(5),所述条形板(401)的底端固接有翼板(404),所述翼板(40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滑轮(405),所述滑轮(405)与凸轮(9)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纺布滚刺装置,包括机台(1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1)的顶部固接有机壳(1),所述机壳(1)的两侧分别设有出料口(6)和进料口(7),所述机壳(1)的内侧设有与机台(11)相固接的筒体(3),所述筒体(3)的外壁开设有通孔(5),所述筒体(3)的内部中心处转动连接有凸轮(9),所述筒体(3)的内侧顶部和两端均固接有针刺组件(4);所述针刺组件(4)包括条形板(401),所述条形板(401)通过第一压缩弹簧(403)与筒体(3)相连,所述条形板(401)的外壁固接有针刺(402),所述针刺(402)贯穿通孔(5),所述条形板(401)的底端固接有翼板(404),所述翼板(40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滑轮(405),所述滑轮(405)与凸轮(9)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滚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岂小宇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宇恒碳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