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栏板矫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3998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修复速度快、修复成品率高、一次成型、工作稳定、操作简单、易保养、少维修的护栏板矫正机。该护栏板矫正机,包括电机、传动机构、轧辊、机架,轧辊连接在轧辊轴上,轧辊轴设置在机架上;四个或四个以上的轧辊分上下两排布置,上下轧辊相对的外周面形成的间隙与护栏板的横截面相一致;传动机构与部分轧辊轴连接。(*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护栏板矫正机,特别是修复高速公路波形梁护栏板,可以将撞变形的、弯曲的护栏板修复成原形,以达到重新使用的目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公路护栏领域的扩大,而汽车的普及,车流量的增加,造成了交通事故的频率上升,从而导致高速公路护栏板变形损坏。这就带来了损坏的护栏如何维修的问题。但目前对护栏板一般采用人工修复,修复效率低。另外,由于护栏板本身的污垢以及在修复过程中会现有污垢,使护栏板修在修复后必须要人工清理干净,这就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修复速度快、修复成品率高、一次成型、工作稳定、操作简单、易保养、少维修的护栏板矫正机。该护栏板矫正机,包括电机、传动机构、轧辊、机架,轧辊连接在轧辊轴上,轧辊轴设置在机架上;四个或四个以上的轧辊分上下两排布置,上下轧辊相对的外周面形成的间隙与护栏板的横截面相一致;传动机构与部分轧辊轴连接。使用该护栏板矫正机时,将需要矫正的护栏板放入上下两个轧辊之间内,在电机提供动力通过传动机构、轧辊轴带动轧辊转动,护栏板立柱即被送入上下两排轧辊之间,完成矫正的目的,矫正快速、高效,操作简单。作为改进,上述的护栏板矫正机,轧辊轴与机架成可上下移动的活动连接。这样可以调节上下轧辊在垂直方向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厚度和不同弯曲程度的护栏板。作为改进,上述的护栏板矫正机,左侧部分的轧辊上下相对设置,右侧部分的轧辊上下错开设置。需要矫正的护栏板从左侧部分的轧辊间进入,上下相对设置的轧辊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可给护栏板更大的作用力,以对护栏板完成粗矫正,然后由上下错开设置的轧辊对护栏板完成精矫正。作为改进,上述的护栏板矫正机,上下相对设置的轧辊的轧辊轴均与传动机构连接;上下错开设置的轧辊中,下方的轧辊轴均与传动机构连接。上下相对设置的轧辊均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更容易将护栏板送进上下两排轧辊之间。为了对护栏板进行清洁,作为改进,上述的护栏板矫正机,它还包括由上下两个清洁滚刷、设置清洁滚刷的滚刷轴组成的清洁机构,上下两个清洁滚刷分别与从上下轧辊之间穿过的护栏板的上下表面相切,保证护栏板凹陷处得到彻底的清洁。-->由于护栏板较长,为了使其顺利进出轧辊,避免进出料时不会二次损坏,保证被矫正护栏板的质量和效率,在在上下轧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台和出料台。进出料台的高度与上下轧辊轴形成的间隙的底部的高度一致,使被矫正护栏板始终保持在直线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1中各轧辊及清洁滚刷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5为图1中轧辊的位置图(除去清洁滚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护栏板矫正机,主要由驱动装置、减速装置、传动机构、矫正装置、清洁装置、机架14,进料台15、出料台16、控制柜17组成。机架14由为两个支撑轧辊轴的侧板5、支撑两侧板的基座10组成。从出料处的正面看,电机1、减速机3、齿轮机构4依次从左到右设置在矫正装置的左侧的基座10上的;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控制柜17同样设置在基座10上,与减速机3前后并排。矫正装置设置在机架14上两侧板之间;进料台15与出料台16分别前后设置在矫正装置的两端。驱动装置为电机1,电机为整个设备提供动力。减速装置为通过联轴器2与电机1相连的减速机3。传动机构为一系列大小齿轮组成的齿轮机构4,其中齿轮4-3为主动轮,设置在机架14的中间部分,与减速机3相连。上下对称设置的八个轧辊轴6-1与9-1、6-2与9-2、6-3与9-3、6-4与9-4分别与齿轮4-1相连,齿轮4-1固定连接在轧辊轴上。错开设置的下排两个轧辊轴9-5、9-6,通过齿轮4-2、4-3、4-4、4-5等与减速器3相连,其中齿轮4-5固定连接在轧辊轴9-5、9-6上。齿轮传动机构4动作,左侧部分的上下排八个轧辊轴、右侧部分的下排两个轧辊轴转动,他们在切点处的线速度相等,从而能够平稳带动被矫正护栏板60通过轧辊组7。矫正装置,即轧辊组7由一系列轧辊轴组成,分上下两排轧辊轴,上排有七个轧辊轴6,下排有六个轧辊轴9。每个轧辊轴为一固定有轧辊的转轴。下排轧辊轴9上固定有与护栏板背面相匹配的轧辊91,上排轧辊轴6上固定有与护栏板正面相匹配的轧辊61。上下排轧辊形状不同,上排轧辊的形状如图5所示,其凹凸面与护栏板的正面形状吻合,下排轧辊的形状如图5所示,其凹凸与护栏板的背面形状吻合,上下排轧辊相对的外周面形成-->的间隙(M状缝隙)11与护栏板的横截面相一致,从而实现对变形护栏板上下挤压,使其恢复原形。各排轧辊的固定在转轴的中间位置,前后保持一条直线,保证矫正的质量。从发动机侧看,从左到右依次有八个轧辊轴6-1与9-1、6-2与9-2、6-3与9-3、6-4与9-4是上下对称的;而后的五个轧辊轴是左右错开设置的:轧辊轴6-5、6-6中间对应的位置设有轧辊轴9-5,轧辊轴6-6、6-7中间对应的位置设有轧辊轴9-6。左边上下对称的轧辊轴其左右间距较大,实现对变形护栏板的粗矫,右边错开的轧辊轴其左右间距较小,实现对变形护栏板的细矫。下排轧辊轴9通过轴承13与侧板5固定连接,下排轧辊轴9可绕自身中心线旋转,但不能移动位置。上排轧辊轴6通过轴承12与侧板5活动连接,即上排轧辊轴6不但可以绕自身中心线旋转,还可上下垂直移动,从而灵活改变上下排轧辊轴的间距。移动的多少由设置在其正上方的调节螺杆8控制。调节螺杆8与连接上排轧辊轴6的轴承座连接,轴承座与侧板6上下滑动连接。通过旋转调节螺杆8,可以调节上排轧辊轴6与下排轧辊轴9垂直方向的距离,使变形的护栏板顺利通过轧辊。清洁装置有上下两个清洁滚刷组成,上面的清洁滚刷18与护栏板正面曲线状相匹配,设置在上面的一滚刷转轴上;下面的清洁滚刷19与护栏板背面曲线状相匹配,设置在下面的一滚刷转轴上。上面清洁滚刷18的中心线与上面的轧辊轴6在同一高度;下面的清洁滚刷19的中心线与下面的轧辊轴9在同一高度。上下两个清洁滚刷分别与从上下轧辊之间穿过的护栏板的上下表面相割,当被矫正护栏板经过粗矫、精矫工序后进入清洁装置,最后输出被清洁好的护栏板。由于护栏板较长,为了使其顺利进入矫正装置,避免出料时不会二次损坏,保证被矫正护栏板的质量和效率,在矫正装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台15和出料台16。进料台15和出料台16结构完全一样,支撑部分由角钢焊接起来,其上间隔设有转轴,进出料台的高度与上下轧辊轴形成的M形缝隙的底部的高度一致,使被矫正护栏板始终保持在直线状态。待矫正的护栏板从进料台进入矫正装置的入口,依次通过对称但相对分散的轧辊轴和错开但相对集中的轧辊轴,实现粗矫、细矫工序,然后在矫正装置的出口端输出修复好的护栏板,然后经过清洁装置的清洁,最后输出的护栏板落到出料台上,修复好的护栏板可再次重新利用。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本技术安装矫正装置的转轴通过机械定位保证,故可以有效的保证被矫正护栏板的直线度。2.由于轧辊组中上下轧辊的间距是可调的,故可根据被矫正护栏板的弯曲程度调节-->上下之间的距离,使被矫正护栏板能顺利进入矫正机构,达到矫正的目的。3与护栏板形状一致的轧辊与被矫正护栏板为面接触,上下轧辊对护栏板进行连续滚动挤压,矫正精度高。4.使用自动清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护栏板矫正机,包括电机、传动机构、轧辊、机架,轧辊连接在轧辊轴上,轧辊轴设置在机架上,其特征是:四个或四个以上的轧辊分上下两排布置,上下轧辊相对的外周面形成的间隙与护栏板的横截面相一致;传动机构与部分轧辊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护栏板矫正机,包括电机、传动机构、轧辊、机架,轧辊连接在轧辊轴上,轧辊轴设置在机架上,其特征是:四个或四个以上的轧辊分上下两排布置,上下轧辊相对的外周面形成的间隙与护栏板的横截面相一致;传动机构与部分轧辊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栏板矫正机,其特征是:轧辊轴与机架成可上下移动的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栏板矫正机,其特征是:上下相对设置的轧辊的轧辊轴均与传动机构连接;上下错开设置的轧辊中,下方的轧辊轴均与传动机构连接。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有宝王海战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长江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