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3626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控制道路通行、车位停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括驱动装置、底座、挡板和连接杆的路障机构。它包括一驱动装置、一底座、一挡板、第一连接杆和可由前述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第二连接杆,其中,挡板可转动的连接在底座上,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挡板上,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底座及第一连接杆上,该底座上还设有一支撑第二连接杆的支撑机构。采用这样的结构以后,无论挡板开启还是闭合,整个产品只是占据底座大小的面积,使用起来更方便。此外,当挡板开启,而车辆要强行通过时,其带来的冲击力将由第一、第二连接杆及底座引导至地面,不仅有效阻挡闯关车辆,还使得产品本身不易因此受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控制道路通行、车位停泊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包括驱动装置、底座、挡板和连接杆的路障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等机动车辆逐步成为了大家所熟悉日常工作、生活出行交通的工具,尤其是近几年,城市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如何对这些车辆进行管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其中就包括在某些特殊区域和场合,如海关、边检、仓库、码头、港口、停车场、路桥收费口、小区出入口、停车位等,对车辆的行驶、停泊进行有效控制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相关的挡车器及车位锁等产品,但这些挡车器、车位锁大多以警示为主,不能承受外力的任何轻微撞击,经使用证明,它们难以实现对车辆、路口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近年来,也出现了一种电动路障机,它包括电机、底座、挡板和连接杆。底座固定在地面上,挡板可转动的连接在底座上,在底座上还设有一滑槽,滑槽的末端设有一挡块,连接杆一端可活动的连接在挡板上,另一端则可在该滑槽中滑动。要阻止车辆通过时,可以通过电机带动挡板旋转,连接杆的一端跟随该挡板转动,另一端则在底座的滑槽中滑动,直到连接杆的这一端抵靠在挡块上,此时,挡板垂直底座,连接杆抵靠在挡板及底座之间起到支撑作用,车-->辆要强行通过时,连接杆可以及时将该推力传递至地面,有效阻挡车辆通行;需要对车辆放行时,电机可以带动挡板向相反方向转动,直至挡板平铺在地面,这样车辆可以正常通行。这种产品的主要缺陷在于:首先,它是将挡板收回到底座的外部,来实现对车辆的放行,显然这会占据较大的面积,不小巧,使用起来会带来诸多不便;其次,如果车辆强行通过时其对挡板施加的压力将通过连接杆传递,由底座及挡块来承受,时间一长连接杆与底座上的滑槽及档块之间必定会发生磨损、移位,从而影响使用;再次,其挡板及底座的边角未做圆弧过渡设计,这使得车辆通过时出现颠簸,对车辆及路障机造成损害;最后,该产品未安装电控系统,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路障机构,占地面积小,且使用方便、不易损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路障机构,它包括一驱动装置、一底座、一挡板、第一连接杆和可由前述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第二连接杆,其中,挡板可转动的连接在底座上,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挡板上,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底座及第一连接杆上,该底座上还设有一支撑第二连接杆的支撑机构。采用这样的结构以后,当要阻止车辆通行时,可以通过驱动装置带动第二连接杆旋转,再通过第一连接杆撑起挡板;当要对车辆放行时,可以通过驱动装置反转带动第二连接杆旋转,由于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之间为活动连接,-->第一连接杆可以折叠放置第二连接杆上方,因此,无论挡板开启还是闭合,整个产品只是占据底座大小的面积,使用起来更方便。此外,当挡板开启,而车辆要强行通过时,其带来的冲击力将由第一、第二连接杆及底座引导至地面,不仅有效阻挡闯关车辆,还使得产品本身不易因此受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它包括一驱动装置、一底座1、一挡板2、第一连接杆3和可由前述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第二连接杆4。挡板2可转动的连接在底座1上,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挡板2上,第二连接杆4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底座1及第一连接杆3上,该底座1上还设有一支撑第二连接杆4的支撑机构。当要阻止车辆通行时,可以通过驱动装置带动第二连接杆4旋转,再通过第一连接杆3撑起挡板2;当要对车辆放行时,可以通过驱动装置反转带动第二连接杆4旋转,由于第二连接杆4与第一连接杆3之间为活动连接,第一连接杆3可以折叠放置第二连接杆4上方,因此,无论挡板2开启还是闭合,整个产品只是占据底座1大小的面积,使用起来更方便。当挡板2开启,而车辆要强行通过时,其带来的冲击力将由-->第一、第二连接杆3、4及底座1引导至地面,不仅有效阻挡闯关车辆,还使得产品本身不易因此受损。另外,本产品无需开挖深沟,只需简单的置于地面,通过内置的膨胀螺栓紧固即可,安装起来非常方便。在具体实施时,应注意本产品在闭合通行状态时,整机高度应低于车辆底盘离地面的高度,这样车辆可从任意方向越过电动路障机;还可将挡板2及底座1的边角均设计为圆弧过渡,这样不仅可以更方便车辆的通行,还可以防止车辆通行时产生颠簸等而造成的车辆、乘客及本产品的损坏的问题;底座1可以采用角钢或钢板折弯件组焊或连结成框架结构,外层再铺设花纹板(钢板或铝板),外表则还可以喷涂黄黑相间的警告条纹起到提醒作用;另外,本实施例中还可包括一电控系统,该电控系统与驱动装置电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手工按钮、遥控器或车场系统指令等方式控制电动路障机,实现驾驶员、操作员不离开车辆即可控制电动路障机挡板2的目的。作为前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可以在底座1上设置一可收容前述第一、第二连接杆3、4、驱动装置及支撑机构的空腔11。这样,在对车辆进行放行时,挡板2关闭后,所有其它装置均收容在该空腔11内,不仅使得产品变得紧凑,而且由挡板2及底座1来承受车辆通过时的压力,有效避免了第一、第二连接杆3、4、驱动装置及支撑机构受到不必要的损坏。具体的,参考图1中的标号,该底座1的空腔11内固定设置有支点A和C。挡板2一端活动连接在支点A上,在该挡板2上固定设有支点d,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即活动连接在该支点d上,第二连接杆4的一端通过支点b与第一连接杆3活动连接,另一端则与固定在底座1上的支点C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二连接杆4的两端,即图1中的b支点和C支-->点,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杆5和第二固定杆6,该第一、第二固定杆5、6的另一端亦固定连接在一起,且该第一、第二固定杆5、6均可收容在前述空腔11内,这样,第二连接杆4与第一、第二固定杆5、6就形成了一个三角架,其为刚性结构,是传递力的重要中间部件。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二连接杆4与第一、第二固定杆5、6是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造而成。前述支撑机构则活动连接在该第一、第二固定杆5、6的固定连接点上,以承受车辆强行通过时产生的冲击力的分力。作为支撑机构的一优选实施例,该支撑机构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第一、第二支撑杆7、8。第一连接杆3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底座1上,第二连接杆4的另一端则活动连接在第一、第二固定杆5、6的固定连接点上。具体请参见图1,即在底座1的空腔11内再设一固定支点B,第一支撑杆7可转动的连接在该B支点上,第一支撑杆7上又设有一支点a,前述第一、第二固定杆5、6的交点处设有一支点c,第二支撑杆8即分别与支点a和c相连接。驱动装置与第一支撑杆7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的一端相连接,以带动挡板2转动。具体的,驱动装置可包括一电机及一减速装置,该电机与减速装置相连接,;在底座1上的一端,即图1中的固定支点B位置,穿设有一根轴,前述的第一支撑杆7通过该轴可转动的连接在该支点B位置,减速装置与该轴相连接。参见图1,本实施例包括两组四杆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路障机构,它包括一驱动装置、一底座、一挡板和第一连接杆,其中,挡板可转动的连接在底座上,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挡板上,其特征在于:该路障机构还包括一可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第二连接杆,该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的底座及第一连接杆上,该底座上还设有一支撑第二连接杆的支撑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障机构,它包括一驱动装置、一底座、一挡板和第一连接杆,其中,挡板可转动的连接在底座上,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挡板上,其特征在于:该路障机构还包括一可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第二连接杆,该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的底座及第一连接杆上,该底座上还设有一支撑第二连接杆的支撑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一可收容所述第一、第二连接杆、驱动装置及支撑机构的空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障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两端还分别固定连接有可收容在所述空腔内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该第一、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亦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支撑机构则活动连接在该第一、第二固定杆的固定连接点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第一、第二支撑杆,其中,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的底座上,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健陈振荣杨养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