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美国三M公司专利>正文

逆向反射交通标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184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交通或道路标志。它包括固定在支承基底(16)上的逆向反射片(12)。所述的支承基底包含聚合纤维增强的可浇铸胶结质组合物。该支承基底包含密集并排地装在可分散包装物中的一个或多个可分散一级包装件。(*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逆向反射交通标志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逆向反射路面交通标志。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由连接在支承基底上的逆向反射片构成的交通标志。所述的支承基底包含可浇铸组合物的增强元件的一级包装件(primary package)。专利技术背景逆向反射材料具有将入射光反照到其光源的性质。这种优异性质使得逆向反射片广泛应用于各种制品。逆向反射片常用于平面制品,如交通标志和障碍物。世界各地使用着逆向反射的交通标志或道路标志引导路面上的驾驶人员。制造标志的方法一般是将逆向反射片连接到支承该片的基底上。常见的支承基底包括铝和钢,虽然木材和钢筋混凝土材料也已使用。由于与钢或钢筋混凝土相比重量较轻,所以铝支承基底是有用的。而且铝不象钢那样易受腐蚀。为了防止氧化,常常涂覆保护性涂层,如铬化处理涂层。钢支承基底虽然坚固而又刚性,但可能较重和易于腐蚀。为防止湿气和环境因素使钢腐蚀而质量变差,必须涂覆保护性涂层。在某些地方,用于交通标志的铝或钢支承基底常被损坏,甚至盗去将这些金属用于其它用途,如作为炊具和建筑材料。木制支承基底不如铝或钢坚固或刚性,而且还有气候老化问题。由于钢筋混凝土是刚性、坚固和可浇铸的,所以它也可用作支承基底材料。然而,为了防止钢筋因受水和环境因素腐蚀或降解后与支承基底分离,这些基底可能较厚。为使钢表面钝化,一般在钢筋上覆盖至少2英寸(5厘米)的混凝土。因此,需要一种支承基底材料,它具有足够强度、耐气候老化性、足够长的寿命、价廉,而且不含易于转用于其它用途的金属。专利技术的概述本专利技术提供包含连接在支承基底上的逆向反射片的交通或道路标志。所述-->的支承基底包含聚合纤维增强的可浇铸胶结质组合物。这些纤维增强的胶结质组合物,或更具体地普通水泥基组合物,是特别合适的支承基底材料。由这种材料构成的支承基底重量较轻,因为可以用它作的基底较薄(约0.25英寸(0.64厘米)厚)。另外,这种纤维增强的混凝土状基底是坚固、易延展、耐腐蚀和耐气候老化的。聚合纤维有助于控制由于裂缝延长而引起的断裂。制造这些基底可以不用焊接、不用切割也无废弃物。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聚合纤维增强的基底可以钻孔,例如可以钻螺钉孔,以便根据需要将该标志固定在另一块基底或杆子上。这种材料的成本一般比铝、钢或钢筋混凝土更低。另一些优点包括易于处理,并可将其浇铸成各种形状和尺寸。本专利技术的支承基底包含一个或多个可分散的一级包装件。每个包装件包含许多可在分散条件下加入可浇铸组合物中并基本上保持直线排列的长度直径比(aspect ratio)大的聚合纤维。每个一级包装件是按有控制的方式破坏的,使得其中的纤维按基本上非缠结的方式释放到可浇铸的组合物中。较好在分散前用周边包装带(perimeter wrap)使纤维基本上保持直线排列。该支承基底较好有一个基本上平的表面,以便将逆向反射片(可能是平的,且通常是不易弯曲的)有效地连接在该基底上(例如用粘合剂、机械固定物、镶嵌模塑)。两类常见的逆向反射片,即微球型逆向反射片和立方角型逆向反射片,适用于本专利技术。封闭式透镜逆向反射片特别适用于本专利技术。逆向反射片一般有至少两个主表面。第一主表面一般基本上是平面的,第二主表面是反射性的。逆向反射片的第一主表面(即基本上平的表面)一般用粘合剂粘接到基本上平的支承基底表面上。许多种粘合剂适于将逆向反射片粘接到支承基底上。该粘合剂较好是压敏粘合剂。合适的压敏粘合剂例如包括与大量增粘剂和丙烯酸类粘合剂混合的烃类弹体。在本领域中已知是用它把逆向反射片粘接到金属基底上。任选地,在用粘合剂把逆向反射片粘接到支承基底上之前还可以使用底涂层,以便提高逆向反射片与支承基底间的粘合性。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一些实施方式包括用机械固定物(如U形钉(staple)、铰链(anchor)、铆钉、螺丝、钉子等)把逆向反射片连接到支承基底上。另外,逆向反射片可镶嵌模塑到支承基底上。本专利技术的交通标志一般至少约为0.70厘米厚,但其厚度随用途所需的物理-->性质而异。附图简介图1是交通标志的截面图,它用粘合剂层(14)将逆向反射片(12)连接到纤维增强的胶结质(cementious)支承基底(16)上。图2是细长增强元件(22)的包装件的示意图,图中包括其一级包装物(primary containment means)(24)。这些附图是理想化的,并不按比例绘制。它们仅是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定义本申请中使用:“可浇铸组合物”是指可以浇铸成形或用其它技术(如用于胶结质组合物的喷浆法)涂覆于表面上的可流动组合物;“浇铸面”是指浇铸过程中与模具接触的支承基底表面(较好是与逆向反射片连接的表面);“分散剂”是指可浇铸组合物中所含的用于从纤维束中释放纤维的水;“暴露面”是指浇铸过程中敞开在空气中的支承基底表面。说明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支承基底根据交通标志所需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支承基底可浇铸成各种形状和尺寸。例如,该基底可以是多边形、圆形、三角形等。该基底较好有两个主表面,至少一个主表面基本上是平的,以便提高与逆向反射片的粘合性。支承基底基本上可以有任意厚度,但厚度一般至少为0.125英寸(0.32厘米)。支承基底的厚度较好为0.25-1.5英寸(0.64-3.8厘米),更好为0.50-1英寸(1.27-2.54厘米)。这样的厚度范围降低了材料成本,但仍提供足够的强度、韧性、延展性和冲击强度。加入增强元件可提高可浇铸组合物的性能。例如将增强元件加入到胶结质组合物(如水泥浆、灰泥和混凝土)中,用以提高强度或减少表面断裂倾向。增强元件包括各种形状,但一般具有细长结构(即主轴的尺寸明显大于次轴的尺寸)。这些细长结构包括具有基本上圆形截面的棒形细丝、为减少拉出倾向而-->具有螺旋状扭曲结构或制成截面不均匀的平带(flat strip)、或以棒状细丝扭曲结构为基础的缆状结构。用作增强元件的材料包括金属、合成聚合物材料和天然材料。在胶结质组合物(cementitous composition)中(如水泥浆、灰泥和混凝土),该材料的冲击强度、挠曲强度和韧性随组合物中增强元件的百分数的增加而增加。然而,增强元件的加入量实际上有一个限制,因为超过这个限制,增强元件可能相互缠结,形成球或其它不合要求的聚集体。适当选择增强元件的长度和直径的标准(如长度直径比)可有助于减少聚集的倾向。然而,用这种方法来获得更好的混合能力是困难的,因为这类变化有损于元件的增强能力。将增强元件加入到胶结质组合物中的方法对于实现增强元件的高加入量也起着主要的作用。例如,如果需要高体积浓度的增强元件,则必须在较长的时间内以非常低的浓度,以基本上单根纤维的方式将长度直径比大的增强元件加入到胶结质组合物中。由于运输过程中遇到的振动和碰撞,棒形增强元件可能在运输容器中发生缠结和聚集。聚集的元件就不易从运输容器中倒出,难以加入到胶结质组合物,除非分离成单个的元件。已用各种机械技术和气动技术将聚集的元件分离成单个的元件,并将其呈雨状加入到混凝土状混合物中。用于可浇铸组合物,特别是胶结质组合物的增强元件常用比胶结质组合物的常见组分高得多的长度直径比。而这种长度直径比方面的差异又使得难于将增强元件能均匀地加入到胶结质组合物中,特别增强元件的体积百分数很高时。本专利技术使用细长增强元件的一级包装件,用它可以在单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逆向反射标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a)支承基底,它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分散一级包装件,每个包装件包含许多在分散条件下加入可浇铸组合物中并基本上保持直线排列的长度直径比大的聚合纤维,将每个一级包装件有控制地破损,以按基本上非缠结的方 式把纤维释放到可浇铸组合物中;(b)连接在所述基底上的逆向反射片。

【技术特征摘要】
US 1996-6-21 08/668,1151.一种逆向反射标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a)支承基底,它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分散一级包装件,每个包装件包含许多在分散条件下加入可浇铸组合物中并基本上保持直线排列的长度直径比大的聚合纤维,将每个一级包装件有控制地破损,以按基本上非缠结的方式把纤维释放到可浇铸组合物中;(b)连接在所述基底上的逆向反射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包装件包含聚烯烃纤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基底,其特征在于用周边包装带使纤维基本上保持直线排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浇铸组合物包括胶结质组合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至少占可浇铸组合物总体积的1.5体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包装件基本上不含纤维间粘合剂。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的直径为0.01-0.02厘米。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基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包装的高度为0.25-20厘米,直径为1.0-10厘米。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条件包括加入到所述可浇铸组合物中的水。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基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级包装件破裂时,每个一级包装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L艾里克森LM赫洛克LD里奇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三M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