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用动叶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087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9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用动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叶片包括外风翅段、中风翅段、内风翅段,所述中风翅段与外风翅段、内风翅段之间圆弧过渡;外风翅段、中风翅段、内风翅段一体折弯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外风翅在旋转过程中产生向心动压、利用内风翅平衡流经动叶片后高速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动压,从而达到大幅度降低选粉阻力;同时动叶片的内风翅、外风翅还具有防止成品返回选粉区产生二次选粉不利现象,从而实现了降低选粉阻力同时保证较高选粉效率优良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到向心分选选粉机的技术效果综合CFD理论分析、试验室试验、工业应用生产数据,主要体现在选粉机阻力低、选粉效率高、分选清晰度高等方面。

A moving blade for centripetal high efficiency separ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ovable blade for a centripetal high-efficiency flour separato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movable blade comprises an external wind wing section, a stroke wing section and an internal wind wing section, and the arc transition between the stroke wing section and the external wind wing section and the internal wind wing section, and the external wind wing section, the stroke wing section and the internal wind wing section are formed by bending in one. The centrifugal dynamic pressure produced by the high-speed rotating air flow through the moving blade is balanced by the external wind fin during the rotating process, thereby greatly reducing the powder selection resista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rnal wind fin and the external wind fin of the moving blade also have the disadvantage of preventing the product from returning to the powder selection area to produce the secondary powder selection phenomenon. Thus, the performance of reducing the pulverized coal resistance and ensuring the high efficiency of pulverized coal selection is realized. The utility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technical effect of centripetal separator, which integrates CFD theoretical analysis, laboratory test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 production data, and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aspects of low resistance of separator, high separating efficiency and high separating clar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用动叶片
本技术属于粉磨
,特别是涉及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用动叶片。
技术介绍
选粉机技术随着圈流球磨系统的应用而发展,经历了离心式选粉机(第一代)、旋风式选粉机(第二代)、高效笼型选粉机(第三代)的发展过程。高效笼型选粉机最早由日本小野田公司于1979技术,随后广泛应用于球磨机和立磨系统的各种物料、各种细度产品的粉磨系统,1987年中国国家建材局组织引进了该项技术。自笼型选粉机问世以来的30多年间,其结构形式出现了多种变化,产品种类层出不穷,但是核心原理基本相同:由外圈固定导风叶片和内部柱式笼型转子组成,依靠控制气体携带力、物料自重力和转子离心力三力的平衡对物料进行分选,其选粉原理图见图9和图10。传统的三力平衡选粉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出磨物料由提升机经由选粉机的喂料口5喂入选粉机,在重力的作用下,喂入选粉机的物料进入撒料盘6。撒料盘6跟随选粉机转子2以一定的速度转动,带动落入其上的待分选的物料旋转,待分选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抛撒至缓冲板7,并得到打散,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介于动叶片1、3和静叶片8之间的选粉区。一、二次风经进风口9进入选粉机,然后流经静叶片8进入选粉区12,进入选粉区的气流在转子动叶片1、3带动和静叶片8导流的双重作用下随转子转动,同时流经转子动叶片1、3,最后经转子内部及选粉机出口离开选粉机。落入选粉区的物料颗粒跟随选粉区旋转气流运动,受到图10所示的拉曳力Fd、重力G、离心力Fc,并按下述条件产生粗细分级:1)对于Fd≥Fc的颗粒,一方面在重力G的作用下做沉降运动,设颗粒在选粉区高度H的沉降时间为t1,另一方面在Fd、Fc合力作用下随气流向转子内部运动,设穿越选粉区间宽度S的时间为t2,如果t1>t2,则颗粒就能进入转子内部成为细粉成品,如果t1<t2,则进入粗粉收集锥11。2)对于Fd<Fc的颗粒,颗粒一方面在Fd、Fc合力作用下向静叶片做离心运动,同在重力作用下最终落入粗粉收集锥11。对于给定的颗粒,拉曳力Fd,主要由选粉区的风速控制,在静叶片角度固定不变的条件下,由进入选粉机的风量控制,实际上也即由系统风机控制,在给定的粉磨系统中,由于风机选型已定,因此Fd的最大值基本上是固定的;离心力Fc主要由选粉机转子2的转速控制,此外静叶片角度对其也有影响,但对于静叶片不可调的选粉机或者处于工作中的选粉机,主要由转子2的转速控制。根据工业生产实践及理论分析,三力平衡选粉机原理主要存在如下不足:1)工作状态下,动叶片1跟随转子2转动,带动穿越动叶片间隙的气流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位于动叶片间隙的气流会产生离心动压,增加后续气流的流动阻力,即增加选粉阻力损失;2)颗粒拉曳力Fd同选粉机转速无明显的关系(理论上严格说随选粉机转速的增加而减少),而离心力Fc同选粉机转速的平方成正比例关系,因此选粉效率随选粉机转速的增加而降低,尤其是在分选水泥等高细度的成品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从而降低粉磨效率、增加系统电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选粉机阻力低、选粉效率高、分选清晰度高的向心高效选粉机用动叶片。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用动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叶片包括外风翅段、中风翅段、内风翅段,所述中风翅段与外风翅段、内风翅段之间圆弧过渡;外风翅段、中风翅段、内风翅段一体折弯成型;外风翅段的长度L1=(25~35)D/1000(mm);内风翅段的长度L2=(20~30)D/1000(mm);中风翅段的长度L3=(10~20)D/1000(mm),中风翅段与外风翅段之间外圆弧R1=(15~20)D/1000(mm),中风翅段与内风翅段之间外圆弧R2=(10~18)D/1000(mm),外风翅段与中风翅段夹角β=50±10°,内风翅段与中风翅段的夹角α=15±5°;动叶片的厚度t=10~20mm。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利用外风翅在旋转过程中产生向心动压、利用内风翅平衡流经动叶片后高速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动压,从而达到大幅度降低选粉阻力;同时动叶片的内风翅、外风翅还具有防止成品返回选粉区产生二次选粉不利现象,从而实现了降低选粉阻力同时保证较高选粉效率优良性能。本技术应用到向心分选选粉机的技术效果综合CFD理论分析、试验室试验、工业应用生产数据,主要体现在选粉机阻力低、选粉效率高、分选清晰度高等方面。具体技术效果如下:1)相比于传统三力平衡的O-Sepa选粉机,选粉机阻力降低25~30%,选粉效率提高8~10%,旁路值β≤5%,主机电耗降低12.4%,成品比表增加15%~20%,成品颗粒分布n值降低7%~8%。2)相比于宇部三力平衡选粉机,系统产量提高20%,成品比表增加8%~10%,成品颗粒分布n值降低6%~7%,系统电耗降低10%~12.5%(降幅≥2kWh/t)。3)通过调整外风翅的角度实现调整不同粒径颗粒的选粉效率,有效控制成品的粒度分布,成品颗粒级配宽,具有满足不同成品粒度级配要求的选粉能力,非常适用于水泥、矿渣等成品质量要求较高的物料粉磨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应用实施例向心高效选粉机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剖视图;图4是传统三力平衡分选转子原理模型图;图5是本技术转子叶片原理模型图;图6是出风口无引风条件下传统三力平衡分选转子内外速度场结构示意图;图7是出风口无引风条件下向心分选转子内外速度场结构示意图;图8是TRMS43.3矿渣磨向心分选、宇部三力平衡选粉机CFD计算分选曲线图;图9是传统三力平衡选粉机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D-D剖视图。图中:1、一段动叶片;1-1、外风翅段;1-2、内风翅段、1-3、中风翅段;2、选粉机转子;3、二段动叶片;4、成品出口;5、喂料口;6、撒料盘;7、缓冲板,8、静叶片;9、进风口;10、三次风入口;11、粗粉收集锥;12-选粉区。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用动叶片,所述动叶片采用向心动叶片,所述动叶片包括外风翅段1-1、中风翅段1-3、内风翅段1-2,所述中风翅段与外风翅段、内风翅段之间圆弧过渡;外风翅段、中风翅段、内风翅段一体折弯成型;外风翅段的长度L1=(25~35)D/1000(mm);内风翅段的长度L2=(20~30)D/1000(mm);中风翅段的长度L3=(10~20)D/1000(mm),中风翅段与外风翅段之间外圆弧R1=(15~20)D/1000(mm),中风翅段与内风翅段之间外圆弧R2=(10~18)D/1000(mm),外风翅段与中风翅段夹角β=50±10°,内风翅段与中风翅段的夹角α=15±5°;动叶片的厚度t=10~20mm。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用动叶片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分选不同物料的适宜选粉浓度Cs(g/m3)和选粉机设计能力P(t/h),计算选粉风量Q(m3/h):Q=1000000×P/Cs(1)2)转子高径比H/D=0.4~0.5;3)由选粉风量Q(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用动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叶片包括外风翅段、中风翅段、内风翅段,所述中风翅段与外风翅段、内风翅段之间圆弧过渡;外风翅段、中风翅段、内风翅段一体折弯成型;外风翅段的长度L1=(25~35)D/1000mm;内风翅段的长度L2=(20~30)D/1000mm;中风翅段的长度L3=(10~20)D/1000mm,中风翅段与外风翅段之间外圆弧R1=(15~20)D/1000mm,中风翅段与内风翅段之间外圆弧R2=(10~18)D/1000mm,外风翅段与中风翅段夹角β=50±10°,内风翅段与中风翅段的夹角α=15±5°;动叶片的厚度t=10~2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用动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叶片包括外风翅段、中风翅段、内风翅段,所述中风翅段与外风翅段、内风翅段之间圆弧过渡;外风翅段、中风翅段、内风翅段一体折弯成型;外风翅段的长度L1=(25~35)D/1000mm;内风翅段的长度L2=(20~30)D/1000mm;中风翅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豆海建王文荟张明飞王维莉秦中华杜鑫贺孝一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