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冲击式搅拌磨机及粉磨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冲击式搅拌磨机及粉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2735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击式搅拌磨机及粉磨系统,包括转筒、固定端板、冲击研磨腔驱动装置、搅拌研磨壳体、搅拌器等组件。转筒以水平轴线回转,固定端板固定在转筒端部。冲击研磨腔通过驱动装置与转筒连接,形成于转筒内侧。搅拌研磨壳体是轴线延伸的筒形构件,固定于固定端板,内部设有搅拌研磨腔,下部设有搅拌出料筛孔。搅拌器设置于搅拌研磨壳体内部,由搅拌研磨驱动装置驱动回转。该冲击式搅拌磨机精准计算设计,具备分离装置、加压一体式搅拌器、集成研磨和分选等优点。其通风装置有效防止过热,减少附属设备,适用于超细粉磨,全面提升了性能、效率和环保特性,实现了高效的生产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粉磨装备,尤其涉及一种冲击式搅拌磨机及粉磨系统


技术介绍

1、搅拌磨机作为一种重要的细磨设备,在矿业、颜料、化工、建材、医药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其基本构成包括驱动装置、筒体、研磨腔旋转轴、搅拌器和研磨介质。筒体通常采用圆柱体结构,而搅拌器有螺旋式、棒销式和盘式等多种形式,研磨介质则涵盖了钢球、刚玉球、锆球以及天然河砂、卵石等球形介质。在工作时,搅拌磨机的筒体通常是静止的,驱动装置会带动研磨腔旋转轴旋转,进而使搅拌器施加动力于研磨介质。这样,研磨介质与物料产生多维循环运动和自转运动,通过挤压力、剪切力和少量冲击力等作用实现对物料的有效粉磨。在颗粒粉碎过程中,主要以摩擦粉碎为主,挤压力和冲击力主要影响颗粒的初期粉碎效果,而剪切力则决定了颗粒的细磨效率。因此,提高研磨介质之间的剪切力是提高细磨效率的有效途径。

2、现有的球磨机结构相对简单,由筒体和研磨体组成。在球磨机工作时,筒体的旋转使得研磨体在惯性、离心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附着在筒体衬板上,并在一定高度抛落,由其自身重力在重力和冲击力的作用下将物料粉碎,实现物料的粉磨。由于球磨机结构简单、设备可靠性高,因此在建材、选矿、冶金、电力、医药、食品和化工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球磨机根据粉磨环境可分为干式和湿式,根据传动方式可分为中心传动和边缘传动。

3、尽管球磨机结构简单,其粉磨原理是以单颗粒冲击破碎为主,导致了粉磨效率低的问题。在物料粉碎的过程中,大量能量转化为钢球和物料提升的势能、钢球之间冲击的动能以及粉磨时的发热。据研究数据显示,球磨机的能源利用率不足5%。由于球磨机中混合着粗细物料,达到产品要求的细粉料在磨内容易团聚,形成垫层。当衬板垫层为0.2mm时,钢球的冲击力下降80%。这些问题导致球磨机在生产中产生了糊球、饱磨等问题,使得球磨机无法正常生产,同时也导致了生产能耗非常高。

4、目前,搅拌磨机的规格相对较小,处于逐步推广应用的阶段。然而,在应用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现有搅拌磨机磨内物料和介质的运动程度较弱,高速度梯度区域有限,研磨区主要集中在搅拌器附近以及筒体内壁附近,从而导致研磨效果差,细磨效率低。由于搅拌磨机是高密度填充,且在搅拌器高速运动作用下进行剪切、破碎和研磨,搅拌筒体容易过热,发热量大,对搅拌筒体进行冷却成为制约搅拌磨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此外,现有搅拌磨机研磨后的物料与研磨介质分离效果差,分离尺度不够灵活,对产品细度的控制弱,合格产品无法及时排出,导致局部物料过粉磨严重,降低了设备的稳定性,限制了设备的大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球磨机研磨效率低、过粉磨现象严重,出料细度控制不灵活、设备散热困难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冲击式搅拌磨机及粉磨系统。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冲击式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筒、固定端板、冲击研磨腔驱动装置、冲击研磨腔,搅拌研磨壳体、搅拌器、搅拌研磨驱动装置;所述转筒形成轴线水平的回转构件;所述固定端板固定且形成所述转筒的端盖构件;所述冲击研磨腔驱动装置与所述转筒连接并驱动所述转筒回转;所述冲击研磨腔形成于所述转筒内侧;所述搅拌研磨壳体是内部设有搅拌研磨腔的沿转筒轴线延伸的筒形构件;所述搅拌研磨壳体固定于所述固定端板且设于所述冲击研磨腔内部,所述搅拌研磨壳体的下部设有搅拌出料筛孔;所述搅拌器设置于所述搅拌研磨壳体内部;所述搅拌研磨驱动装置与所述搅拌器连接并驱动搅拌器回转。

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转筒的两端部通过冲击研磨腔端盖滑动槽安装所述固定端板,所述冲击研磨腔端盖滑动槽为圆环状槽,所述转筒连接对所述转筒形成支撑的座体,所述固定端板设有与所述冲击研磨腔连通的冲击研磨腔入料口,所述搅拌研磨壳体的外端部设有搅拌研磨腔入料口。

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搅拌研磨壳体固定两个冲击研磨腔筛分篦板,两个冲击研磨腔筛分篦板设有所述冲击研磨腔内侧中部,冲击研磨腔筛分篦板形成横断所述冲击研磨腔的隔板构件,两个冲击研磨腔筛分篦板之间形成出料腔,所述转筒对应所述出料腔的位置设有冲击研磨腔出料孔。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转筒的外侧部设置环向导料壳体,所述环向导料壳体的位置与所述冲击研磨腔出料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环向导料壳体与所述转筒形成环状导料腔,所述冲击研磨腔出料孔连通所述出料腔与所述环状导料腔,所述环状导料腔的下部设有磨机出料口,所述环状导料腔的上部设有磨机出风口。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冲击研磨腔驱动装置与所述转筒通过冲击研磨滑履传动连接,所述搅拌研磨壳体中安装搅拌研磨腔旋转轴,所述搅拌研磨腔旋转轴的轴向设置n个所述搅拌器,所述搅拌研磨驱动装置与所述搅拌研磨腔旋转轴传动连接。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转筒的内壁设于圆周形的冲击研磨腔筛分篦板滑动槽,所述冲击研磨腔筛分篦板的外缘与所述冲击研磨腔筛分篦板滑动槽结合。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搅拌器包括沿径向由内至外设置的固定环和n个搅拌环,固定环固定研磨腔旋转轴,搅拌环沿圆周方向均匀地设置多个通过孔,每个搅拌环均分为至少两部分,与固定环相邻的搅拌环通过径向的螺栓与固定环固定。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研磨腔旋转轴沿轴向设置若干凹槽且设有研磨腔旋转轴外壳,凹槽与研磨腔旋转轴外壳组成油槽;所述搅拌器沿径向方向由中心向外沿设置若干支油路,所述支油路的一端与研磨腔旋转轴的油槽连通,另一端至搅拌器外沿内边;支油路内腔设置液压活塞和液压杆,液压活塞和液压杆在支油路内滑动;搅拌器外沿均匀设置并分成若干段搅拌器高压环,每段均与对应的液压杆连接;搅拌器外缘通过环隙密封套包裹。

10、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击式搅拌磨机,通过巧妙设置搅拌研磨机构和冲击研磨机构,实现对物料的一级、二级粉磨,同时针对不同颗粒物料可进行分级、分别梯度的粉磨。具体的,该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和效果:

11、1、精准计算设计:针对同一种物料,考虑物料易磨性、粒度分布和水分等因素,对搅拌研磨机构和冲击研磨机构中的关键参数如研磨仓长度、研磨介质及填充率、搅拌器形状以及篦板形状大小进行精准计算设计。这一特点有助于提高粉磨效率,降低粉磨能耗,并最大程度发挥机构的设计结构性能。

12、2、分离装置控制物料细度:在搅拌研磨机构和冲击研磨机构内部设置了分离装置,有效控制了冲击式搅拌磨机的物料细度,防止过度粉磨。这种设计使得物料的研磨和分选可以在冲击式搅拌磨机内部完成,无需外置选粉机,从而降低了厂房高度和占地面积,减少了相关附属设备,节约了投资成本。

13、3、加压一体式搅拌器:采用加压一体式搅拌器,可以根据物料特征在搅拌器侧边对研磨筒体施加一定的辊压,增强搅拌磨的研磨能力,提高搅拌器的剪切力和物料破碎潜力,进一步提升搅拌磨的研磨效率。

14、4、集成研磨和分选:本专利技术将研磨和分选集成一体,减少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系统用风效率,相比传统圈流系统用风量减少50~70%,从而降低了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式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式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的两端部通过冲击研磨腔端盖滑动槽安装所述固定端板,所述冲击研磨腔端盖滑动槽为圆环状槽,所述转筒连接对所述转筒形成支撑的座体,所述固定端板设有与所述冲击研磨腔连通的冲击研磨腔入料口,所述搅拌研磨壳体的外端部设有搅拌研磨腔入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式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研磨壳体固定两个冲击研磨腔筛分篦板,两个冲击研磨腔筛分篦板设有所述冲击研磨腔内侧中部,冲击研磨腔筛分篦板形成横断所述冲击研磨腔的隔板构件,两个冲击研磨腔筛分篦板之间形成出料腔,所述转筒对应所述出料腔的位置设有冲击研磨腔出料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式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的外侧部设置环向导料壳体,所述环向导料壳体的位置与所述冲击研磨腔出料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环向导料壳体与所述转筒形成环状导料腔,所述冲击研磨腔出料孔连通所述出料腔与所述环状导料腔,所述环状导料腔的下部设有磨机出料口,所述环状导料腔的上部设有磨机出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式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研磨腔驱动装置与所述转筒通过冲击研磨滑履传动连接,所述搅拌研磨壳体中安装搅拌研磨腔旋转轴,所述搅拌研磨腔旋转轴的轴向设置N个所述搅拌器,所述搅拌研磨驱动装置与所述搅拌研磨腔旋转轴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式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的内壁设于圆周形的冲击研磨腔筛分篦板滑动槽,所述冲击研磨腔筛分篦板的外缘与所述冲击研磨腔筛分篦板滑动槽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式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包括沿径向由内至外设置的固定环和N个搅拌环,固定环固定研磨腔旋转轴,搅拌环沿圆周方向均匀地设置多个通过孔,每个搅拌环均分为至少两部分,与固定环相邻的搅拌环通过径向的螺栓与固定环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击式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磨腔旋转轴沿轴向设置若干凹槽且设有研磨腔旋转轴外壳,凹槽与研磨腔旋转轴外壳组成油槽;所述搅拌器沿径向方向由中心向外沿设置若干支油路,所述支油路的一端与研磨腔旋转轴的油槽连通,另一端至搅拌器外沿内边;支油路内腔设置液压活塞和液压杆,液压活塞和液压杆在支油路内滑动;搅拌器外沿均匀设置并分成若干段搅拌器高压环,每段均与对应的液压杆连接;搅拌器外缘通过环隙密封套包裹。

9.一种粉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磨系统装备有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冲击式搅拌磨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式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式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的两端部通过冲击研磨腔端盖滑动槽安装所述固定端板,所述冲击研磨腔端盖滑动槽为圆环状槽,所述转筒连接对所述转筒形成支撑的座体,所述固定端板设有与所述冲击研磨腔连通的冲击研磨腔入料口,所述搅拌研磨壳体的外端部设有搅拌研磨腔入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式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研磨壳体固定两个冲击研磨腔筛分篦板,两个冲击研磨腔筛分篦板设有所述冲击研磨腔内侧中部,冲击研磨腔筛分篦板形成横断所述冲击研磨腔的隔板构件,两个冲击研磨腔筛分篦板之间形成出料腔,所述转筒对应所述出料腔的位置设有冲击研磨腔出料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式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的外侧部设置环向导料壳体,所述环向导料壳体的位置与所述冲击研磨腔出料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环向导料壳体与所述转筒形成环状导料腔,所述冲击研磨腔出料孔连通所述出料腔与所述环状导料腔,所述环状导料腔的下部设有磨机出料口,所述环状导料腔的上部设有磨机出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式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研磨腔驱动装置与所述转筒通过冲击研磨滑履传动连接,所述搅拌研磨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迪杜鑫刘畅张欣超马聪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