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判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751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Pca的新的判定方法及其恶性度的判定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前列腺癌的判定方法,其中,测定来自生物体的试样中的具有糖链末端唾液酸残基以α(2,3)键结合于从糖链末端起的第二位的半乳糖残基的糖链的游离型PSA量相对于游离型前列腺特异抗原量的比率,当该比率为高于40%时,判定为是前列腺癌或者是前列腺癌的可能性高”的发明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前列腺癌的判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颖的前列腺癌及其恶性度的判定方法。
技术介绍
前列腺癌(prostatecarcinoma:以下简写为“Pca”)是在欧美各国的男性中发病率最高的癌症,近年来在日本也保持急剧增长的趋势,据推测,在2015年也是日本人男性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以下,简写为“PSA”)是前列腺产生的,是前列腺中的一种特异性糖蛋白。当患有Pca时,血液中的PSA值变高,因此PSA值被认为是用于判定Pca的最重要的肿瘤标志物(非专利文献1)。大部分的PSA在血液中与α1-抗胰凝乳蛋白酶、α2-巨球蛋白等结合蛋白结合而形成复合体,作为结合型PSA存在(以下,简写为“结合型PSA”)。另外,部分PSA不形成复合体而作为游离型存在(以下,简写为“游离型PSA”)。目前广泛实行的血清PSA检查不区别游离型PSA和结合型PSA而测定PSA的总量(即,游离型PSA和结合型PSA的合计量,以下,简写为“总PSA值”)。总PSA值的基准值(正常值)是小于4ng/mL。前列腺有任何疾病时,总PSA值上升。据称,总PSA值为10~20ng/mL的情况下,40%左右的患者被发现Pca,20ng/mL以上的情况下,50%以上的患者被发现Pca。总PSA值比正常值高,但相比上述高值为低的中间的4.1~10ng/mL的范围被称为所谓的灰色区(grayzone)(非专利文献2)。据称,示出该灰色区的总PSA值的患者被发现癌的确率是约25~30%。例如,已经知道,有前列腺肥大症(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良性前列腺肥大,以下简写为“BPH”)、前列腺炎等其他前列腺的疾病的情况下,总PSA值也经常是高值。也就是说,即使总PSA值是比正常值更高的值,并不一定就是患了Pca。因此,在血清PSA检查中当总PSA值处于灰色区的情况下,为了获得确切的诊断通常要进行穿刺活检,但是存在的问题是进行该穿刺活检增加了传染病的风险。为了解决该问题,逐渐开始尝试以总PSA值以外的例如PSA密度、PSA梯度、游离型PSA/总PSA之比等作为指标来判定Pca。然而,虽然陆续报道了通过使用这些指标的组合/分析来提高Pca诊断准确度的可能性,但是还未达到在临床现场一般普及的局面。另外,目前作为肿瘤标志物被使用的分子,多是糖蛋白。已经知道,对于这种肿瘤标志物的糖链结构,在来自正常组织时和在来自癌时,其结构有很大不同。PSA是分子量34kDa的糖蛋白,糖链占其约8%。在涉及PSA具有的糖链的研究中,有报道称,PSA带有二根链的糖链,该糖链仅是在末端唾液酸以α(2,6)键结合于半乳糖的N型糖链(非专利文献3)。但是,大山等通过使用对末端唾液酸残基以α(2,3)键结合于半乳糖的糖链进行特异性识别的MAA(MaackiaamurensisLectin、朝鲜槐凝集素)的亲和色谱法,完成了辨别Pca与BPH的方法(专利文献1)。该方法是“获取凝集素结合的组分的游离PSA(游离型PSA)值以及总PSA值相对于分离前的血清中的游离PSA值以及总PSA值的百分比、或者获取凝集素结合的组分的游离PSA值相对于组分分离前的血清中的游离PSA值的百分比,根据这些值辨别Pca与BPH的方法”。其后,大山等阐明了,PSA的糖链非常富有多样性(非专利文献4)、以及PSA糖链的末端唾液酸不仅是以α(2,6)键而且还存在约10%的以α(2,3)键结合于半乳糖。此后,明白了,在Pca患者的血清中,相比于这种N型糖链的末端唾液酸残基以α(2,6)键结合于半乳糖的PSA,以α(2,3)键结合于半乳糖的PSA增加(非专利文献5)。另外,公开了通过用西洋接骨木凝集素(SNA)分析患者的血清试样中的PSA具有的糖链的α(2,6)键唾液酸化(シアル化)的水平、以及PSA具有的糖链的α(2,3)键唾液酸化的水平,确认患者是否有Pca的(是否患有Pca)的方法(专利文献2)。进一步,大山等报道了如下的辨别Pca和BPH的方法,通过使用抗游离型PSA抗体和对末端唾液酸残基以α(2,3)键结合于半乳糖的糖链进行特异性识别的单克隆抗体测定试样中的具有末端唾液酸残基以α(2,3)键结合于半乳糖的N型糖链的游离型PSA量,将得到的测定量与预设的Pca和BPH的临界值(cutoffvaule)进行比较,由此判定,多于临界值的情况下是Pca或其可能性高,少于的情况下下是BPH或其可能性高(专利文献3、非专利文献6)。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451491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1-529184号公报。专利文献3:WO2014-057983号小册子。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StameyT.A.etal.,N.Engl.J.Med.,1987,vol.317,pp.909-916。非专利文献2:CatalonaW.J.,etal.,JAMA,1998,vol.279,pp.1542-1547。非专利文献3:BelangerA,VanHalbeekH,GravuxesHC,etal.,Prostate,1995,vol.27,pp.187-197。非专利文献4:OhyamaC.,etal.,Glycobiology,2004,vol.14,pp.671-679。非专利文献5:TajiriM.,OhyamaC.,WadaY.,Glycobiolgy,2008,vol.18,pp.2-8。非专利文献6:YoneyamaT.etal.,BiochemBiophysResCommun.2014vol.448,No.4,pp.390-396。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MAA结合的组分相对于癌患者的游离PSA(游离型PSA)及总PSA的比例”分别是16.9±5.2(平均±标准偏差)%及7.5±4.2%。另一方面,BPH的情况下,该比例分别是0.6±0.2%及0.3±0.1%。”。然而,专利文献1中探讨的检体数量是Pca患者17名、BPH患者15名,非常少。因此,不能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MAA结合的组分相对于癌患者的游离PSA(游离型PSA)及总PSA的比例”、以及得到的具体数值用作Pca判定的指标。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使用的来自Pca患者的试样的总PSA值的中间值是138ng/mL,是远远高于灰色区的值。因此,要通过该文献所记载的辨别方法进行总PSA值为灰色区的患者的Pca判定是极其困难的。另外,通过本申请的说明书的实施例6、比较例4以及比较例6验证,结果断定了通过用临界值进行Pca判定的专利文献3的方法进行高准确度的Pca判定也是很困难的。也就是说,如上所述,使用现有的各种指标难以进行高准确度的Pca判定,尤其是针对在临床检查中血清PSA值位于灰色区的患者。进一步,Pca有良性Pca和恶性Pca,良性Pca的情况下,因为其发展缓慢所以也可以选择不进行手术等侵袭性治療而持续观察。另一方面,恶性Pca因为发展迅速,所以需要在早期发现Pca并判断其恶性度。但是,尚未知晓能判断良性Pca和恶性Pca的标记物、判别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这样的状况而成的,其课题是提供新的Pca的判定方法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列腺癌的判定方法,其中,确定来自生物体的试样中的α(2,3)糖链游离型PSA量相对于游离型PSA量的比率,该比率为40%或高于40%时,判定为是前列腺癌或者是前列腺癌的可能性高,所述PSA是指前列腺特异抗原,所述α(2,3)糖链游离型PSA是指具有糖链末端唾液酸残基以α(2,3)键结合于从糖链末端起的第二位的半乳糖残基的糖链的游离型前列腺特异抗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1.27 JP 2016-0130341.一种前列腺癌的判定方法,其中,确定来自生物体的试样中的α(2,3)糖链游离型PSA量相对于游离型PSA量的比率,该比率为40%或高于40%时,判定为是前列腺癌或者是前列腺癌的可能性高,所述PSA是指前列腺特异抗原,所述α(2,3)糖链游离型PSA是指具有糖链末端唾液酸残基以α(2,3)键结合于从糖链末端起的第二位的半乳糖残基的糖链的游离型前列腺特异抗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定方法,其中,测定来自生物体的试样中的游离型PSA量以及α(2,3)糖链游离型PSA量,确定所得到的α(2,3)糖链游离型PSA量相对于游离型PSA量的比率,当该比率为40%或高于40%时,判定为是前列腺癌或者是前列腺癌的可能性高。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来自生物体的试样中的总PSA值是大于0且在50ng/mL以下的值。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来自生物体的试样中的总PSA值是4~10ng/mL。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测定α(2,3)糖链游离型PSA量的方法是利用α(2,3)糖链游离型PSA的糖链末端唾液酸残基以α(2,3)键结合于从糖链末端起的第二位的半乳糖残基的糖链与亲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测定的方法,所述亲和物质是对糖链末端唾液酸残基以α(2,3)键结合于从糖链末端起的第二位的半乳糖残基的糖链具有亲和性的物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α(2,3)糖链游离型PSA的糖链末端唾液酸残基以α(2,3)键结合于从糖链末端起的第二位的半乳糖残基的糖链与亲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测定的方法是,通过α(2,3)糖链游离型PSA的糖链末端唾液酸残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山力米山徹飞泽悠葵石川友一黑泽竜雄中村贤治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弘前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