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农用废弃物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7512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将农用废弃物发酵成肥料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针对所述农用废弃物难以应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多种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和酵母菌)进行复配,得到微生物间相对稳定可靠、能够迅速分解发酵农用废弃物的复合菌剂,将农用废弃物发酵得到生物肥料。既处理了农用废弃物,保护了环境又得到了腐植酸、有机质含量高,符合无害化指标要求的生物肥料,变废为宝,一举两得。所述制备方法,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采用不同的培养基和发酵方法进行培养,然后再进行混合,在确保活菌数目的同时,也保证了各种微生物的比例均衡,不会出现某种微生物由于生存竞争能力较弱出现数量过少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酵农用废弃物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酵菌种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将农用废弃物发酵成肥料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我国广大的农村,大量农业用肥都是工业化生产的无机化肥,虽然对农业增产效果显著,但由于长期单施或偏施化肥,抑制了土壤中微生物群体及其生物酶群体的生繁与积极作用,导致土壤中有机质严重减少,土壤严重板结,综合肥力下降,生态环境破坏,农作物营养失调,自身抗体减弱,产品品质低劣,食物积聚毒素,危及人畜健康。随着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和人口增加,我国有机废弃物以年均5%-10%的速度递增。传统处理方法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据统计,我国农业废弃物的年产生量已达到近60亿吨,但利用率仅为33%。目前,约30%的农作物秸秆被焚烧,约10%的秸秆长期堆放于沟渠、路边,严重污染大气与水环境。养殖场的畜禽粪便进入水体达25-30%,直接对地下水造成污染,造成环境污染与自然生态恶化。微生物技术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接种微生物菌剂可以促进农业废弃物的发酵进程,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肥料化利用,制成微生物肥料、栽培育苗基质以及饲料等系列产品,可促进有机绿色农业的发展,控制并减少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对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将农用废弃物发酵成肥料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针对所述农用废弃物难以应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使用多种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和酵母菌)进行复配,得到微生物间相对稳定可靠、能够迅速分解发酵农用废弃物的复合菌剂,将农用废弃物发酵得到生物肥料。既处理了农用废弃物,保护了环境又得到了腐植酸、有机质含量高,符合无害化指标要求的生物肥料,变废为宝,一举两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酵农用废弃物的复合菌剂。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酵农用废弃物的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包括土壤杆菌、产黄纤维单胞菌、链霉菌、小单胞菌、白腐菌、米曲霉和热带假丝酵母,所述土壤杆菌、产黄纤维单胞菌、链霉菌、小单胞菌、白腐菌、米曲霉和热带假丝酵母的数量比为:5-7:4-6:2-4:3-5:1-3:1-3:2-4。所述复合菌剂采用如下制备方法制备而成:A、将土壤杆菌和产黄纤维单胞菌分为细菌组,链霉菌和小单胞菌分为放线菌组,白腐菌和米曲霉分为真菌组,热带假丝酵母为酵母菌组,分别经过发酵培养后,分别得到细菌菌液、放线菌菌液、真菌菌液和酵母菌菌液;B、将步骤A得到的所述细菌菌液、放线菌菌液、真菌菌液和酵母菌菌液混合均匀后,得到所述复合菌剂。步骤A中,所述细菌菌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土壤杆菌和产黄纤维单胞菌混合,在细菌种子培养基、35-39℃下培养12-36小时;然后在细菌摇床培养基、35-39℃、摇床转速为140-160r/min下培养12-24小时;最后在细菌发酵培养基、35-39℃、摇床转速为140-160r/min下发酵培养32-40小时,发酵培养完成后获得母液,即为细菌菌液;所述细菌种子培养基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制成:木薯渣5-10%,牛肉膏0.5-1%,酵母膏2-5%,磷酸氢二钠0.1-0.3%,磷酸二氢钾0.1-0.5%,琼脂1.5-2.5%,余量为水,pH值为7.0-7.5;所述细菌摇床培养基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制成:木薯渣3-8%,豆粕粉3-5%或玉米粉2-4%,牛肉膏0.5-1%,酵母膏2-5%,硫酸镁0.1-0.3%,磷酸氢二钠0.1-0.4%,磷酸二氢钾0.1-0.5%,余量为水,pH值为7.0-7.5;所述细菌发酵培养基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制成:木薯渣7-12%,牛肉膏0.5-1%,酵母膏2-5%,尿素3-5%,硫酸镁0.1-0.3%,磷酸氢二钠0.1-0.4%,磷酸二氢钾0.1-0.5%,氯化钠0.2-0.6%,硫酸亚铁0.1-0.3%,硫酸锰0.1-0.3%,余量为水,pH值为7.0-7.5。所述放线菌液的制备方法为:将链霉菌和小单胞菌混合,在高氏一号培养基、26-29℃、摇床转速为170-190r/min下培养24-36小时;然后在放线菌发酵培养基、28-32℃下静置培养6-8天,发酵培养完成后获得母液,即为放线菌菌液;所述放线菌发酵培养基的含水量为55%,放线菌发酵培养基含有的其他固体成分为小米粉、硝酸钾、磷酸氢二钾、硫酸镁、氯化钠和硫酸亚铁,小米粉、硝酸钾、磷酸氢二钾、硫酸镁、氯化钠、硫酸亚铁的重量比为950-1050:0.8-1.2:0.3-0.7:0.3-0.7:0.03-0.07:0.008-0.012。所述真菌菌液的制备方法为:将白腐菌和米曲霉混合,在PD培养基、26-32℃、摇床转速为140-160r/min下培养2-3天;然后在真菌发酵培养基、28-32℃下静置培养60-84小时,培养完成后获得母液,即为真菌菌液;所述PD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所述真菌发酵培养基的含水量为55%,还包括硫酸铵0.5%和硫酸镁0.05%,真菌发酵培养基含有的其他固体成分为麸皮和玉米粉,麸皮和玉米粉的重量比为8-10:0.8-1.2。所述酵母菌菌液的制备方法为:将热带假丝酵母在酵母菌种子培养基、26-30℃、摇床转速为145-165r/min下培养22-26小时;然后在酵母菌发酵培养基、28-32℃、摇床转速为145-165r/min下发酵培养44-52小时,发酵培养完成后获得母液,即为酵母菌菌液;所述酵母菌种子培养基为:葡萄糖8-12%、酵母膏0.7-1%、氯化铵0.11-0.15%、硫酸镁0.05-0.15%、氯化钙0.004-0.008%,其余为水,pH为4.5-5.0;所述酵母菌发酵培养基为:蔗糖20-30%、酵母膏0.4-0.6%、牛肉膏0.4-0.6%、氯化铵0.1-0.2%、磷酸氢二钾0.1-0.2%、硫酸镁0.05-0.08%、氯化钙0.004-0.008%,其余为水,pH为4.5-5.0。本专利技术中,所有的培养基,在使用前,均在121℃下高压灭菌20分钟,以确保菌种的培养不受其他杂菌的影响。优选的,为提高所述复合菌剂接种后的成活率和相互之间的稳定性,步骤B中,将步骤A得到的所述细菌菌液、放线菌菌液、真菌菌液和酵母菌菌液混合均匀后,接种到综合培养基上,在28-32℃、摇床转速为140-160r/min下发酵培养,检测有效活菌总数达到5亿cfu/mL时,发酵培养结束,得到复合菌剂;所述综合培养基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制成:木薯渣5-7%,蜂蜜1-2%,抗坏血酸0.2-0.5%,尿素0.3-0.5%,硫酸镁0.1-0.3%,磷酸氢二钠0.1-0.4%,磷酸二氢钾0.1-0.5%,余量为水,pH值为7.0-7.5。经过共同培养后,各种微生物之间互相影响筛选,得到发酵能力更强,相互之间更稳定的复合菌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土壤杆菌和产黄纤维单胞菌分为细菌组,链霉菌和小单胞菌分为放线菌组,白腐菌和米曲霉分为真菌组,热带假丝酵母为酵母菌组,分别经过发酵培养后,分别得到细菌菌液、放线菌菌液、真菌菌液和酵母菌菌液;B、将步骤A得到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酵农用废弃物的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包括土壤杆菌、产黄纤维单胞菌、链霉菌、小单胞菌、白腐菌、米曲霉和热带假丝酵母,所述土壤杆菌、产黄纤维单胞菌、链霉菌、小单胞菌、白腐菌、米曲霉和热带假丝酵母的数量比为:5‑7:4‑6:2‑4:3‑5:1‑3:1‑3: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酵农用废弃物的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包括土壤杆菌、产黄纤维单胞菌、链霉菌、小单胞菌、白腐菌、米曲霉和热带假丝酵母,所述土壤杆菌、产黄纤维单胞菌、链霉菌、小单胞菌、白腐菌、米曲霉和热带假丝酵母的数量比为:5-7:4-6:2-4:3-5:1-3:1-3: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采用如下制备方法制备而成:A、将土壤杆菌和产黄纤维单胞菌分为细菌组,链霉菌和小单胞菌分为放线菌组,白腐菌和米曲霉分为真菌组,热带假丝酵母为酵母菌组,分别经过发酵培养后,分别得到细菌菌液、放线菌菌液、真菌菌液和酵母菌菌液;B、将步骤A得到的所述细菌菌液、放线菌菌液、真菌菌液和酵母菌菌液混合均匀后,得到所述复合菌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细菌菌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土壤杆菌和产黄纤维单胞菌混合,在细菌种子培养基、35-39℃下培养12-36小时;然后在细菌摇床培养基、35-39℃、摇床转速为140-160r/min下培养12-24小时;最后在细菌发酵培养基、35-39℃、摇床转速为140-160r/min下发酵培养32-40小时,发酵培养完成后获得母液,即为细菌菌液;所述细菌种子培养基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制成:木薯渣5-10%,牛肉膏0.5-1%,酵母膏2-5%,磷酸氢二钠0.1-0.3%,磷酸二氢钾0.1-0.5%,琼脂1.5-2.5%,余量为水,pH值为7.0-7.5;所述细菌摇床培养基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制成:木薯渣3-8%,豆粕粉3-5%或玉米粉2-4%,牛肉膏0.5-1%,酵母膏2-5%,硫酸镁0.1-0.3%,磷酸氢二钠0.1-0.4%,磷酸二氢钾0.1-0.5%,余量为水,pH值为7.0-7.5;所述细菌发酵培养基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制成:木薯渣7-12%,牛肉膏0.5-1%,酵母膏2-5%,尿素3-5%,硫酸镁0.1-0.3%,磷酸氢二钠0.1-0.4%,磷酸二氢钾0.1-0.5%,氯化钠0.2-0.6%,硫酸亚铁0.1-0.3%,硫酸锰0.1-0.3%,余量为水,pH值为7.0-7.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放线菌液的制备方法为:将链霉菌和小单胞菌混合,在高氏一号培养基、26-29℃、摇床转速为170-190r/min下培养24-36小时;然后在放线菌发酵培养基、28-32℃下静置培养6-8天,发酵培养完成后获得母液,即为放线菌菌液;所述放线菌发酵培养基的含水量为55%,放线菌发酵培养基含有的其他固体成分为小米粉、硝酸钾、磷酸氢二钾、硫酸镁、氯化钠和硫酸亚铁,小米粉、硝酸钾、磷酸氢二钾、硫酸镁、氯化钠、硫酸亚铁的重量比为950-1050:0.8-1.2:0.3-0.7:0.3-0.7:0.03-0.07:0.008-0.01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真菌菌液的制备方法为:将白腐菌和米曲霉混合,在PD培养基、26-32℃、摇床转速为140-160r/min下培养2-3天;然后在真菌发酵培养基、28-32℃下静置培养60-84小时,培养完成后获得母液,即为真菌菌液;所述PD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所述真菌发酵培养基的含水量为55%,还包括硫酸铵0.5%和硫酸镁0.05%,真菌发酵培养基含有的其他固体成分为麸皮和玉米粉,麸皮和玉米粉的重量比为8-10:0.8-1.2。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酵母菌菌液的制备方法为:将热带假丝酵母在酵母菌种子培养基、26-30℃、摇床转速为145-165r/min下培养22-26小时;然后在酵母菌发酵培养基、28-32℃、摇床转速为145-165r/min下发酵培养44-52小时,发酵培养完成后获得母液,即为酵母菌菌液;所述酵母菌种子培养基为:葡萄糖8-12%、酵母膏0.7-1%、氯化铵0.11-0.15%、硫酸镁0.05-0.15%、氯化钙0.004-0.008%,其余为水,pH为4.5-5.0;所述酵母菌发酵培养基为:蔗糖20-30%、酵母膏0.4-0.6%、牛肉膏0.4-0.6%、氯化铵0.1-0.2%、磷酸氢二钾0.1-0.2%、硫酸镁0.05-0.08%、氯化钙0.004-0.008%,其余为水,pH为4.5-5.0。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将步骤A得到的所述细菌菌液、放线菌菌液、真菌菌液和酵母菌菌液混合均匀后,接种到综合培养基上,在28-32℃、摇床转速为140-160r/min下发酵培养,检测有效活菌总数达到5亿cfu/mL时,发酵培养结束,得到复合菌剂;所述综合培养基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制成:木薯渣5-7%,蜂蜜1-2%,抗坏血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恒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