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传动系的旋转减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7448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传动系的旋转减振组件(30),其包括可围绕旋转轴线A旋转的旋转质量组件(40),其中,旋转质量组件(40)包括可围绕旋转轴线A旋转的初级惯性元件(4)和可与蓄能器(23)的作用相反地相对于初级惯性元件(4)相对旋转的次级惯性元件(5)和具有工作腔(61)的挤压器单元(6),其中,挤压器单元(6)一方面与初级惯性元件(4)或与次级惯性元件(5)有效连接,并且另一方面与缓冲质量(17)有效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车辆传动系的旋转减振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传动系的旋转减振组件,其包括可被驱动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的初级侧和为了围绕旋转轴线旋转且相对于彼此相对旋转而经由工作介质与初级侧相联接的次级侧。
技术介绍
从文献DE102006061342A1中已知一种这种类型的旋转减振组件,在其中,初级侧和为了围绕旋转轴线旋转且相对于彼此相对旋转而经由减振流体组件与初级侧相联接的次级侧,其中,减振流体组件包括在第一减振流体腔组件中的、在初级侧和次级侧之间传递扭矩的、具有较小压缩性的第一减振流体,以及在第二减振流体腔组件中的、在第一减振流体腔组件中的第一减振流体压力增高时被加载的、具有较高压缩性的第二减振流体,其中,第二减振流体腔组件包括多个优选地基本上圆柱形的腔单元,这些腔单元相对于第一减振流体腔组件径向外部地或/和径向内部地且在周向上彼此相继地布置,其中,以与每个腔单元相关联的方式,设置将第一减振流体与第二减振流体分离的且在压力变化时在腔单元中基本上可径向移动的分离元件。该减振系统的优点是可尽可能任意调小的刚度,这种刚度实现内燃机的旋转振动的非常良好的退耦。然而,出现的缺点是,尽管刚度最低,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传动系的旋转减振组件(30),其包括能围绕旋转轴线A旋转的旋转质量组件(40),其中,所述旋转质量组件(40)包括能围绕所述旋转轴线A旋转的初级惯性元件(4)和能与所述蓄能器(23)的作用相反地相对于所述初级惯性元件(4)相对旋转的次级惯性元件(5)和具有工作腔(61)的挤压器单元(6),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器单元(6)一方面与所述初级惯性元件(4)或与所述次级惯性元件(5)有效连接,并且另一方面与缓冲质量(17)有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1.22 DE 102016200906.0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传动系的旋转减振组件(30),其包括能围绕旋转轴线A旋转的旋转质量组件(40),其中,所述旋转质量组件(40)包括能围绕所述旋转轴线A旋转的初级惯性元件(4)和能与所述蓄能器(23)的作用相反地相对于所述初级惯性元件(4)相对旋转的次级惯性元件(5)和具有工作腔(61)的挤压器单元(6),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器单元(6)一方面与所述初级惯性元件(4)或与所述次级惯性元件(5)有效连接,并且另一方面与缓冲质量(17)有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减振组件(30),其特征在于,刚度组件(16)相对于所述挤压器单元(6)的作用方向并联或串联地在所述缓冲质量(17)和所述初级惯性元件(4)之间或者在所述缓冲质量(17)和所述次级惯性元件(5)之间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减振组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器单元(6)的工作腔(61)借助于连接管路(8)与压力储存器(11)的外部的且围绕所述旋转轴线A不能相对旋转的工作腔(81)有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减振组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储存器(11)包括蓄能器(24),其中,所述蓄能器(24)是能弹性变形的元件或能气体压缩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奥尔拉蒙德D·洛伦茨T·德格尔K·西门斯E·瓦克T·戴克霍夫M·特瓦特M·赖施M·阿兹纳
申请(专利权)人: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