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致化学发光水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907253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致化学发光水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材料的化学组分为PAm/AuNPs/[Ru‑(bpy)3]2+/TPA,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丙烯酰胺粉末溶解到去离子水中,再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水溶液和过硫酸铵水溶液混合,加热得到聚丙烯酰胺水凝胶;(2)将一定浓度的氯金酸溶液滴加到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中,静置一段时间后滴加抗坏血酸并反应一段时间,得到原位生成有纳米金粒子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3)滴加不同浓度的[Ru‑(bpy)3]2+和TPA于步骤(2)得到的水凝胶上,静置一段时间,得到终产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致化学发光水凝胶复合材料,制备原料易得、成本低,且能应用于压力传感和化学传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致化学发光水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材料
,尤其别涉及一种电致化学发光水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电致化学发光是一种由电化学激发化学发光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具有电致化学发光活性的分子或量子点在电极表面被氧化或被还原形成激发态,由激发态返回基态时会产生发光现象。电致化学发光分析具有灵敏度高,背景信号低,时空可控性好等优点,在食品分析、药物分析,生物成像及分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但传统的溶液态的电致化学发光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实验装置复杂,容易造成试剂污染,不利于微量化检测等。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具有良好的传导性及生物相容性,在生物材料,药物运输,创伤敷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问题,将[Ru-(bpy)3]2+固定于原位生长了纳米金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内,为智能材料
提供一种能应用于压力传感和化学传感的电致化学发光水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一)提供一种电致化学发光水凝胶复合材料该材料的化学组分为PAm/AuNPs/[Ru-(bpy)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致化学发光水凝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组分为PAm/AuNPs/[Ru‑(bpy)3]2+/TPA,其中,PAm为聚丙烯酰胺,AuNPs为纳米金粒子,[Ru‑(bpy)3]2+为钌联吡啶,TPA为三正丙胺,该电致化学发光水凝胶复合材料的纳米金粒子原位生长于聚丙烯酰胺网络上,钌联吡啶及三正丙胺掺杂在聚丙烯酰胺网络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化学发光水凝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组分为PAm/AuNPs/[Ru-(bpy)3]2+/TPA,其中,PAm为聚丙烯酰胺,AuNPs为纳米金粒子,[Ru-(bpy)3]2+为钌联吡啶,TPA为三正丙胺,该电致化学发光水凝胶复合材料的纳米金粒子原位生长于聚丙烯酰胺网络上,钌联吡啶及三正丙胺掺杂在聚丙烯酰胺网络中。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化学发光水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丙烯酰胺粉末在搅拌条件下溶解到去离子水中,再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水溶液和过硫酸铵水溶液混合,68-75℃加热30-40min得到聚丙烯酰胺水凝胶;(2)将氯金酸溶液滴加到上述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中,静置一段时间,然后滴加抗坏血酸,反应一段时间,得到原位生成有纳米金粒子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3)将[Ru-(bpy)3]2+和TPA依次滴加到上述原位生成有纳米金粒子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上,静置一段时间,得到所述电致化学发光水凝胶复合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化学发光水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氯金酸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01mM~0.1mM;所述抗坏血酸的摩尔浓度为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振宇陶映州徐杰郭隆华邱彬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