腈及其相应胺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71609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腈及其相应胺的制造方法。一种腈的制造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氨源用量显著降低、环境压力小、能耗低、生产成本低、腈产物的纯度和收率高等特点,并且能够获得结构更为复杂的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由该腈制造相应胺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腈及其相应胺的制造方法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410522472.3(申请日为2014年9月29日)、专利技术名称为“腈及其相应胺的制造方法”的中国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腈的制造方法以及由该腈制造相应胺的方法。
技术介绍
腈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氰基(-CN)的有机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由于氰基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通过加氢反应,可制得相应的胺类化合物,是制造医药、农药、染料、香料、表面活性剂等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例如,其衍生物之一的脂肪族一元胺就是生产阳离子、两性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基本原料。脂肪族一元胺分为低碳脂肪族一元胺和高碳脂肪族一元胺,低碳脂肪族一元胺的代表物包括甲胺、乙胺和异丙胺等。虽然低碳脂肪族一元胺行业是个规模不大的特色产业,但所涉及的下游行业(主要包括医药、农药行业)规模很大,国内外累计产值预期超过1300亿元。所以,低碳脂肪族一元胺产业的产业链对经济发展有极强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低碳脂肪族一元胺的产量大幅增长,截止2012年末,全球低碳脂肪族一元胺的生产能力已超过75万吨/年,年增长率5%以上,中国的平均年增长率达20%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骤:使羧酸源与氨源在从T1至T2的反应温度TA下接触0.01‑2.5小时(或者0.05‑2小时,或者0.1‑1.5小时,或者0.2‑1小时,或者0.3‑0.8小时,或者0.2至0.5小时)的反应时间,获得酰胺中间产物,其中所述羧酸源选自脂肪族一元羧酸、所述脂肪族一元羧酸的C1‑4直链或支链烷基酯、所述脂肪族一元羧酸的酸酐和所述脂肪族一元羧酸的铵盐中的一种或多种,T1是所述羧酸源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温度值80℃中的较大者,T2是所述脂肪族一元羧酸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升华温度和分解温度中的最小者,前提是T2>T1,优选T2‑T1≥10℃...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0.10 CN 2013104743615;2013.10.10 CN 201310471.一种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骤:使羧酸源与氨源在从T1至T2的反应温度TA下接触0.01-2.5小时(或者0.05-2小时,或者0.1-1.5小时,或者0.2-1小时,或者0.3-0.8小时,或者0.2至0.5小时)的反应时间,获得酰胺中间产物,其中所述羧酸源选自脂肪族一元羧酸、所述脂肪族一元羧酸的C1-4直链或支链烷基酯、所述脂肪族一元羧酸的酸酐和所述脂肪族一元羧酸的铵盐中的一种或多种,T1是所述羧酸源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温度值80℃中的较大者,T2是所述脂肪族一元羧酸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升华温度和分解温度中的最小者,前提是T2>T1,优选T2-T1≥10℃,和第二步骤:将所述酰胺中间产物在从T3至T4的反应温度TB下热处理0.1至4.5小时(或者0.2至3小时,或者0.3至2小时,或者0.4至1.2小时,或者0.4至1小时,或者0.3至0.5小时)的反应时间,其中T3是所述酰胺中间产物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温度值160℃中的较大者,T4是所述酰胺中间产物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升华温度和分解温度中的最小者,前提是T4>T3,优选T4-T3≥10℃。2.权利要求1的腈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温度TA为从T1'至T2',其中T1'=T1+5℃(或者T1+10℃、或者T1+20℃、或者T1+30℃、或者T1+40℃、或者T1+50℃、或者T1+60℃、或者T1+70℃、或者T1+80℃、或者T1+90℃、或者T1+100℃),T2'=T2(或者T2-5℃、或者T2-10℃、或者T2-20℃、或者T2-30℃、或者T2-40℃、或者T2-50℃、或者300℃),前提是T2'>T1';所述反应温度TB为从T3'至T4',其中T3'=T3+5℃(或者T3+10℃、或者T3+20℃、或者T3+30℃、或者T3+40℃、或者T3+50℃、或者T3+60℃、或者T3+70℃、或者T3+80℃、或者T3+90℃、或者T3+100℃),T4'=T4(或者T4-5℃、或者T4-10℃、或者T4-20℃、或者T4-30℃、或者T4-40℃、或者T4-50℃、或者400℃),前提是T4'>T3'。3.权利要求1的腈的制造方法,其中T1为80℃(或者100℃,或者110℃,或者120℃,或者130℃,或者140℃,或者150℃,或者160℃,或者170℃,或者180℃,或者190℃,或者200℃,或者210℃,或者220℃,或者230℃,或者240℃,或者250℃),T2为300℃(或者290℃,或者280℃,或者270℃,或者260℃,或者250℃,或者240℃,或者230℃,或者220℃,或者210℃,或者200℃,或者190℃,或者180℃,或者170℃,或者160℃,或者150℃,或者140℃,或者130℃,或者120℃,或者110℃);T3为160℃(或者170℃,或者180℃,或者190℃,或者200℃,或者210℃,或者220℃,或者230℃,或者240℃,或者250℃,或者300℃),T4为400℃(或者390℃,或者380℃,或者370℃,或者360℃,或者350℃,或者340℃,或者330℃,或者320℃,或者310℃,或者300℃,或者290℃,或者280℃,或者270℃,或者260℃,或者250℃,或者240℃,或者230℃,或者220℃,或者210℃,或者200℃)。4.权利要求1的腈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步骤在减压条件下进行。5.权利要求1的腈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步骤不使用催化剂,并且所述第二步骤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或者不使用催化剂。6.权利要求1的腈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氨源被以气态形式连续供应,选自氨气或者汽化的氨水,优选工业废氨气或者汽化的工业废氨水,并且以羧基计的所述羧酸源与以NH3计的所述氨源的摩尔比最低为1∶20、1∶30、1∶40或者1∶50,最高为1∶500、1∶400、1∶300、1∶200、1∶100或者1∶80;或者所述氨源是氨气或者产氨物质,优选工业废氨气,并且以羧基计的所述羧酸源与以NH3计的所述氨源的摩尔比为1∶1.1-2.5,优选1∶1.2-2.0,更优选1∶1.3-1.6;或者所述氨源是氨水或者产氨物质水溶液,优选氨水,更优选工业废氨水,并且以羧基计的所述羧酸源与以NH3计的所述氨源的摩尔比为1∶1.1-9.5,优选1∶1.2-7.0,更优选1∶1.3-5.6、1∶1.3-2.5、1∶1.3-2.0或1∶1.3-1.6。7.权利要求1的腈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羧酸源是下表1所示的羧酸、所述羧酸的酸酐或甲酯,其中优选所述羧酸;在所述第一步骤中,反应温度是下表1所示的TA,该反应温度的上限值更优选TAmax-5℃、TAmax-10℃、TAmax-15℃或者TAmax-20℃,其中TAmax指的是所述TA在下表1中的上限值,所述第一步骤的反应时间是0.05-2小时,或者0.1-1.5小时,或者0.2-1小时,或者0.3-0.8小时,或者0.2至0.5小时;所述第二步骤在开放式反应体系中或者加压条件下进行时,反应温度是下表1所示的TB,该反应温度的上限值更优选TBmax-5℃、TBmax-10℃、TBmax-15℃或者TBmax-20℃,其中TBmax指的是所述TB在下表1中的上限值,所述第二步骤的反应时间是0.2至3小时,或者0.3至2小时,或者0.4至1.2小时,或者0.4至1小时;所述第二步骤在减压条件下进行时,反应温度是下表1-1所示的T'B,该反应温度的上限值更优选T'Bmax-5℃、T'Bmax-10℃、T'Bmax-15℃或者T'Bmax-20℃,其中T'Bmax指的是所述T'B在下表1-1中的上限值,所述第二步骤的反应时间是0.1至1.5小时,或者0.1至1.2小时,或者0.2至0.8小时,或者0.2至0.6小时,或者0.3至0.5小时,表1羧酸反应温度TA,℃反应温度TB,℃乙酸80至115160至220正己酸140至185200至250十二酸140至225250至330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龙魏延雨高以龙陈新华缪军李娜阚林柏基业陈韶辉杨爱武许岳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