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德学专利>正文

一种混凝土轨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192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混凝土轨枕,其中部负弯矩部分为正梯形,两轨下正弯矩部分为高度不等的正梯形和倒梯形组成的六棱形,轨枕横向侧面与底面夹角为105-135°,使得正负弯矩部分都能充分发挥钢筋和混凝土各自的力学性能优势,同时在使用中其受力条件得到了全面改善;用此轨枕组成的轨排,在与道床结合后,能够形成相互制约的强有力的有机整体,提高道床对轨排的控制力,降低了维修工人的劳动强度,可确保列车安全运行。(*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铁路混凝土轨枕,属于对现有PC轨枕的改进。铁路建设中,混凝土轨枕已基本取代枕木。由于混凝土轨枕独特的力学性能和抗风、雨特性,使其得到广泛应用。轨枕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机车的运行安全和行车速度,自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开始研制生产和推广应用PC轨枕。三十多年来,先后生产了大小铁路使用的各种型号的PC轨枕已有十多种之多。这些轨枕的外形横断面均为正梯形,因此共同存在着两个无法克服的缺点,第一,它只有负弯矩部分能够充分发挥钢筋和混凝土各自的力学性能和优势;而轨下两个主要部位的正弯矩部分却无法充分发挥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优势,因此难以达到五十年设计要求;其二,这种轨枕组成的轨排,在与道床结合后,二者无法形成相互制约的、强有力的有机整体,经济和技术效益均低,难以满足列车安全和平稳运行的实际需要,这也是我国铁路质量水平仅居中等、时速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技术之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改进的混凝土轨枕,该轨枕轨下正弯矩部分采用了新的形式,使其能充分发挥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提高了轨枕轨排的稳定性,克服了现有技术之不足。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了如下设计方案,轨枕中部负弯矩部分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轨枕,其特征在于:承轨台下侧的正弯矩部分之断面为倒梯形,梯形上底边大于下底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学
申请(专利权)人:陈德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