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拉盒及含有该张拉盒的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张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22331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8 0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轨枕生产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张拉盒,包括盒壳主体,盒壳主体内设有空腔,盒壳主体上端面、右侧端面与空腔接通,盒壳主体左侧端面设有螺孔,盒壳主体下端面设有开口。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张拉装置,包括成型钢模、固定端梁、张拉端梁;固定端梁、张拉端梁分别设于成型钢模固定端、张拉端;张拉端梁与张拉端之间的空隙处设有两套张拉部件,每套张拉部件由张拉盒,张拉杆、锁紧螺母组成;张拉杆一端与成型钢模的张拉端固定,张拉杆另一端反向延伸出张拉端梁外侧,锁紧螺母套设于张拉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张拉盒尺寸小,重量轻,易加工,成本低。含有该张拉盒的张拉装置使用材料少,焊接部位少,易加工,不易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轨枕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张拉盒及含有该张拉盒的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张拉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达到对设备的综合利用,降低企业投入资本,需要对双块式混凝土轨枕生产线单一生产无预应力轨枕产品升级为能生产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产品。双块式混凝土轨枕生产线是一条半自动流水线形式运作的生产线,为了减少改造成本,还要保证多种产品都可以在同一条生产线生产,需要对主要设备—钢模进行重新设计。传统预应力混凝土轨枕钢模多数是2*5的长模,张拉丝杠只有两个,张拉力为每根420KN。双块式生产线使用的是2800*1600mm的短模,所以需要在钢模的外形尺寸上尽量控制在上述范围内,这就迫使必须改变传统的张拉方法。一方面预应力钢模整体纵向要受压、钢模结构强度要求比双块式钢模高,整体质量也要增大。另一方面保证钢模在整条生产线各工位总质量不能超过原设计安全系数的50%,还要控制整体钢模的质量,传统张拉盒、张拉丝杠结构尺寸比较大,对生产线各个环节的影响较大。传统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张拉盒结构是每根轨枕10根(III型)预应力钢丝用一个张拉盒,这种结构设计主要是420KN拉力集中在一起,张拉盒与张拉丝杠连接处结构决定张拉盒外形尺寸增大,每个整体质量约有38kg。结构设计庞大、笨重、制造成本高。并且与该张拉盒配套使用的张拉装置的的端梁中部承载载荷大,要求端梁结构形式及外形尺寸大。如何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改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张拉盒及含有该张拉盒的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张拉装置。本技术的张拉盒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张拉盒内能够容纳5根预应力钢丝,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且含有该张拉盒的张拉装置制作上加工精度更容易得到控制,钢模整体变形小。张拉端梁和固定端梁使用材料少,焊接部位少,成本低,机加工部分精度更容易保证。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张拉盒,包括盒壳主体,所述盒壳主体内设有空腔,盒壳主体的上端面、右侧端面分别与所述空腔接通,盒壳主体的左侧端面上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与空腔连通,盒壳主体的下端面上靠近盒壳主体的左侧端面处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空腔连通。传统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张拉盒结构是每根轨枕10根(III型)预应力钢丝用一个张拉盒,这种结构设计主要是420KN拉力集中在一起,张拉盒与张拉丝杠连接处结构决定张拉盒外形尺寸增大,每个整体质量约有38kg。结构设计庞大、笨重、制造成本高。并且与该张拉盒配套使用的张拉装置的的端梁中部承载载荷大,要求端梁结构形式及外形尺寸大。本技术的张拉盒是把每根轨枕10根(III型)预应力钢丝每5根为一组,每组一个张拉盒。张拉盒材料使用45#钢整锻件,通过调质处理,材质刚度、强度更加容易保证。与张拉盒配套的锁紧螺母可以选用标准件。本技术的张拉盒主要优点是张拉盒外形尺寸小,一个张拉盒总质量12kg,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一种含有上述张拉盒的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张拉装置,包括成型钢模、固定端梁以及张拉 端梁;所述成型钢模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张拉端;所述固定端梁设于成型钢模的固定端处且固定端梁与成型钢模垂直;所述张拉端梁设于成型钢模的张拉端处且张拉端梁与成型钢模垂直;张拉端梁的内侧与成型钢模张拉端的外侧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空隙处设有两套张拉部件,所述张拉部件横向平行设置;所述每套张拉部件由张拉盒,张拉杆以及锁紧螺母组成;所述张拉盒位于成型钢模的张拉端与张拉端梁之间的空隙内,所述张拉杆的一端穿过张拉盒的螺孔并与成型钢模的张拉端固定,张拉杆的另一端反向延伸出张拉端梁外侧,所述锁紧螺母套设于张拉杆上且位于张拉端梁外侧。双块式生产线使用的是2800*1600mm的短模,所以我们在钢模的外形尺寸上尽量控制在上述范围内,这就迫使我们改变传统的张拉方法。一方面预应力钢模整体纵向要受压、钢模结构强度要求比双块式钢模高,整体质量也要增大。另一方面保证钢模在整条生产线各工位总质量不能超过原设计安全系数的50%,还要控制整体钢模的质量,传统张拉盒、张拉丝杠结构尺寸比较大,对生产线各个环节的影响较大。传统的张拉方法(结构)是一个轨枕10根钢丝用一个张拉盒,一根张拉丝杠。它的端梁中部承载载荷大,要求端梁结构形式及外形尺寸大,我们考虑到在张拉时张拉力对端梁负载不集中在一点,所以采用分散张拉力的方法,把传统一个张拉盒分成两个张拉盒,每个张拉盒承载210KN拉力,从结构设计上做了优化,在保证张拉盒承载规定张拉力的同时,减少了外形尺寸。本技术把一根混凝土枕10根钢丝分成两组,每5根一组,采用两个张拉盒,在受压力一样的情况下,把受压力均匀分布在两端端梁上,这样就把端梁结构进行了大的优化。使用较少的材料,达到同样的作用。采用两个张拉杆对端梁局部受力比较均匀,端梁结构设计进行较大优化,不仅节约材料、减少了机械加工工序、制作简单、提高了加工精度,还降低加工成本。作为优选,所述成型钢模的内轮廓与预应力混凝土枕外轮廓相适配。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张拉盒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张拉盒内能够容纳5根预应力钢丝,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2.张拉端梁和固定端梁使用材料少,焊接部位少,机加工部分精度更容易保证。3.与生产产品相关的工装、零配件结构尺寸变小,锁紧螺母可以直接选用标准件,整个工装配件成本得到节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张拉盒的一种右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张拉盒的一种正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张拉装置的一种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张拉装置的一种剖视图。附图标记为:张拉端梁1、成型钢模2、固定端梁3、张拉盒4、张拉杆5、锁紧螺母6、盒壳主体41、空腔42、螺孔43、开口4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在本技术中所涉及的装置、连接结构和方法,若无特指,均为本领域公知的装置、连接结构和方法。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张拉盒,包括盒壳主体41,所述盒壳主体内设有空腔42,盒壳主体的上端面、右侧端面分别与所述空腔接通,盒壳主体的左侧端面上设有螺孔43,所述螺 孔与空腔连通,盒壳主体的下端面上靠近盒壳主体的左侧端面处设有开口44,所述开口与空腔连通。如图3、图4所示: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张拉装置,包括成型钢模2、固定端梁3以及张拉端梁1。所述成型钢模的内轮廓与预应力混凝土枕外轮廓相适配。成型钢模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张拉端;所述固定端梁设于成型钢模的固定端处且固定端梁与成型钢模垂直;所述张拉端梁设于成型钢模的张拉端处且张拉端梁与成型钢模垂直;张拉端梁的内侧与成型钢模张拉端的外侧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空隙处设有两套张拉部件,所述张拉部件横向平行设置;所述每套张拉部件由张拉盒4,张拉杆5以及锁紧螺母6组成;所述张拉盒位于成型钢模的张拉端与张拉端梁之间的空隙内,所述张拉杆的一端穿过张拉盒的螺孔并与成型钢模的张拉端固定,张拉杆的另一端反向延伸出张拉端梁外侧,所述锁紧螺母套设于张拉杆上且位于张拉端梁外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张拉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壳主体(41),所述盒壳主体内设有空腔(42),盒壳主体的上端面、右侧端面分别与所述空腔接通,盒壳主体的左侧端面上设有螺孔(43),所述螺孔与空腔连通,盒壳主体的下端面上靠近盒壳主体的左侧端面处设有开口(44),所述开口与空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张拉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壳主体(41),所述盒壳主体内设有空腔(42),盒壳主体的上端面、右侧端面分别与所述空腔接通,盒壳主体的左侧端面上设有螺孔(43),所述螺孔与空腔连通,盒壳主体的下端面上靠近盒壳主体的左侧端面处设有开口(44),所述开口与空腔连通。2.一种含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张拉盒的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钢模(2)、固定端梁(3)以及张拉端梁(1);所述成型钢模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张拉端;所述固定端梁设于成型钢模的固定端处且固定端梁与成型钢模垂直;所述张拉端梁设于成型钢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志敬张浩唐生武廖富冯思源徐艳鲜勇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川铁枕梁构件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