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轨探伤车的双编码器冗余设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2585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钢轨探伤车的双编码器冗余设计。一般探伤车采用四轮车,分前轴和后轴,每根轴安装两个车轮。并且采用动力驱动时,动力只驱动一个轴,因此也可分为主动轴和从动轴。由于钢轨探伤车在探伤过程中,存在滑动,或经过钢轨接头等问题,里程记录会有误差。特别是,钢轨探伤车以编码器作为基准进行触发超声波时,更应避免编码器误差。本设计将从动轴分为独立悬挂,每个车轮安装一个编码器,以较快编码器为基准,进行里程记录和超声波触发。大大缩减编码器误差,使里程记录和超声波触发更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钢轨探伤车的双编码器冗余设计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钢轨探伤车,包括采用编码器为里程记录和距离测量基准的各类探伤车。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中钢轨需要定期探伤。随着技术发展,自动探伤设备越来越多。但在里程记录和距离测量方面有严格要求,一般设备在距离测量方面的误差都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将从动轴的两个车轮分离,每个车轮各安装一个编码器。将两个编码器的信号传送到同一个数据采集和仲裁电路进行仲裁。这样可解决由于车体晃动,刹车,滑动,及钢轨接缝等各种因素造成的距离测量误差。有益效果根据误差理论,当采用冗余技术并联测量系统时,测量误差可进行相乘。一般由于车体不稳定性造成误差小于百分之五。则相乘结果小于千分之三。实际系统要求为百分之一,因此可将车体1不稳定因素控制在误差范围之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探伤车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探伤车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探伤车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编码器的原理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车体;2-编码器;3-从动轮;4-钢轨;5-主动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钢轨探伤车的双编码器冗余设计,行走在钢轨上的探伤车;两个编码器安装在两个车轮上;其特征在于:将编码器安装在两个车轴上,采用仲裁电路进行仲裁;两个编码器分别安装在探伤车两个独立的车轮上;所述两个编码器安装在四轮车上前后轴;所述两个编码器安装过程中,将从动轴变为独立悬挂,分别安装两个编码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轨探伤车的双编码器冗余设计,行走在钢轨上的探伤车;两个编码器安装在两个车轮上;其特征在于:将编码器安装在两个车轴上,采用仲裁电路进行仲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军张友良饶昌勇高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地平线轨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