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引线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009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引线框架,包括单元框架、主引线连筋、副引线连筋、金属散热片和引线框架,所述引线框架由主引线连筋、副引线连筋和若干个单元框架组成,所述单元框架的顶部设置有主引线连筋,所述主引线连筋上设置有定位孔。通过在载片台上设置相互对称的限位卡块,使得半导体芯片能够直接卡合在载片台的上方,使得半导体在安装的过程中再也不会要焊接了,既加快了半导体的封装速度,也杜绝了焊接金属的使用,使得生产成本大大降低;通过在载片台的两侧设置均匀分布的散热孔,使得半导体产生的热量能即使通过散热孔扩散出去,同时整个载片台内嵌在一个金属散热片中,进一步加快了整个装置的散热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引线框架
本技术属于引线框架
,具体涉及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引线框架。
技术介绍
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按照合金强化类型可分为固溶型、析出型、析中型,从材料设计原理看,引线框架材料几乎都是析出强化型合金,采用多种强化方法进行设计,主要有形变强化、固溶强化(合金化强化)、晶粒细化强化、沉淀强化,加人适量的稀土元素可使材料的导电率提高1.5一3%IACS,有效地细化晶粒,可提高材料的强度,改善韧性,而对导电性的影响很小。从加工硬化与固溶硬化相结合和固溶一时效硬化以及复合强化等方面进行研究,改进材料性能。现有技术的引线框架存在以下问题:1、引线框架在封装半导体芯片的时候都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半导体芯片固定在引线框架中,该方式的安装速率较慢,且消耗较多的焊接金属,成本较高;2、大功率半导体运行产生的热量很高,引线框架不太容易快速的将热量排出去,会影响半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引线框架,包括单元框架(1)、主引线连筋(3)、副引线连筋(8)、金属散热片(11)和引线框架(12),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框架(12)由主引线连筋(3)、副引线连筋(8)和若干个单元框架(1)组成,所述单元框架(1)的顶部设置有主引线连筋(3),所述主引线连筋(3)上设置有定位孔(2),所述主引线连筋(3)的下方设置有副引线连筋(8),所述单元框架(1)中设置有内引线(7),所述内引线(7)的底部设置有金属散热片(11),所述金属散热片(11)上设置有载片台(5)和安装孔(6),所述安装孔(6)设置在载片台(5)的下方,所述载片台(5)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若干个通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引线框架,包括单元框架(1)、主引线连筋(3)、副引线连筋(8)、金属散热片(11)和引线框架(12),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框架(12)由主引线连筋(3)、副引线连筋(8)和若干个单元框架(1)组成,所述单元框架(1)的顶部设置有主引线连筋(3),所述主引线连筋(3)上设置有定位孔(2),所述主引线连筋(3)的下方设置有副引线连筋(8),所述单元框架(1)中设置有内引线(7),所述内引线(7)的底部设置有金属散热片(11),所述金属散热片(11)上设置有载片台(5)和安装孔(6),所述安装孔(6)设置在载片台(5)的下方,所述载片台(5)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若干个通气孔(10),所述载片台(5)的上方设置有半导体芯片(14),所述半导体芯片(14)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限位卡块(13),所述限位卡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健高迎阳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东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