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臂式歧管净化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881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臂式歧管净化器总成,属于尾气净化技术领域。所述进气法兰与第一歧管组连接,第一歧管组与第一混合腔连接,第一混合腔与第二歧管组连接,第二歧管组与第二混合腔连接,第二混合腔与进气端盖连接,进气端盖与催化剂壳体连接,催化剂壳体与出气端盖连接,出气端盖与出气管道连接,出气管道与出气法兰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紧凑,催化剂载体更靠近发动机,能够提高催化剂的起燃特性,悬臂式进气歧管、混合腔和进气端盖的组合设计能够很好地控制气流的走向,使气流在载体前端面充分混合,提高载体的速度均匀性,提高载体的催化转化效率,进气歧管组的设置能够满足不同朝向及空间位置发动机排气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臂式歧管净化器总成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臂式歧管净化器总成,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油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的旋臂式歧管净化器总成,属于尾气净化

技术介绍
为了减少汽油车发动机产生的未完全燃烧的有害气体,一般在发动机后设置三元催化净化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有害气体CO、HC、NOx转化为CO2、H2O、N2等无害气体。传统的底盘式催化净化器受到底盘发动机朝向以及空间位置的影响,距离发动机较远,废气经过较长的管道,到达催化剂载体时气流温度较低,有可能无法达到催化剂的起燃温度,导致有害气体的催化转化效率低,甚至可能存在排放不达标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催化净化器距离发动机较远,废气的催化转化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较紧凑的汽车紧耦合式歧管净化器总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旋臂式歧管净化器总成,包括进气法兰、第一歧管组、第一混合腔、第二歧管组、第二混合腔、进气端盖、催化剂壳体、出气端盖、出气管道和出气法兰;所述进气法兰与第一歧管组连接,第一歧管组与第一混合腔连接,第一混合腔与第二歧管组连接,第二歧管组与第二混合腔连接,第二混合腔与进气端盖连接,进气端盖与催化剂壳体连接,催化剂壳体与出气端盖连接,出气端盖与出气管道连接,出气管道与出气法兰连接。所述第一歧管组包含并列设置的四根进气歧管,第一歧管组的上端连接在进气法兰上,第一歧管组的下端与两个第一混合腔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歧管组包含并列设置的两根进气歧管,第二歧管组的上端与第一混合腔的下端连接,第二歧管组的下端与第二混合腔的上端连接。还包括氧传感器;所述氧传感器设置于出气端盖上,用于检测通道中的氧含量。还包括衬垫和催化剂载体;所述催化剂壳体中设有催化剂载体,催化剂壳体和催化剂载体之间设有衬垫。所述第一混合腔由对称的第一壳片和第二壳片固定连接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紧凑,催化剂载体更靠近发动机,能够提高催化剂的起燃特性,悬臂式进气歧管、混合腔和进气端盖的组合设计能够很好地控制气流的走向,使气流在载体前端面充分混合,提高载体的速度均匀性,提高载体的催化转化效率,进气歧管组的设置能够满足不同朝向及空间位置发动机排气的需要。本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保证满足排放指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催化剂壳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进气法兰;2、第一歧管组;3、第一混合腔;3-1、第一壳片;3-2、第二壳片;4、第二歧管组;5、第二混合腔;6、进气端盖;7、氧传感器;8、催化剂壳体;9、衬垫;10、催化剂载体;11、出气端盖;12、出气管道;13、出气法兰。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旋臂式歧管净化器总成,包括进气法兰1、第一歧管组2、第一混合腔3、第二歧管组4、第二混合腔5、进气端盖6、催化剂壳体8、出气端盖11、出气管道12和出气法兰13;所述进气法兰1与第一歧管组2连接,第一歧管组2与第一混合腔3连接,第一混合腔3与第二歧管组4连接,第二歧管组4与第二混合腔5连接,第二混合腔5与进气端盖6连接,进气端盖6与催化剂壳体8连接,催化剂壳体8与出气端盖11连接,出气端盖11与出气管道12连接,出气管道12与出气法兰13连接。所述第一歧管组2包含并列设置的四根进气歧管,第一歧管组2的上端连接在进气法兰1上,第一歧管组2的下端与两个第一混合腔3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歧管组4包含并列设置的两根进气歧管,第二歧管组4的上端与第一混合腔3的下端连接,第二歧管组4的下端与第二混合腔5的上端连接。还包括氧传感器7;所述氧传感器8设置于出气端盖11上,用于检测通道中的氧含量。还包括衬垫9和催化剂载体10;所述催化剂壳体8中设有催化剂载体10,催化剂壳体8和催化剂载体10之间设有衬垫9。所述第一混合腔3由对称的第一壳片3-1和第二壳片3-2固定连接而成。本技术工作时,进气法兰1连接在汽车发动机的排气端,发动机废气分别由第一歧管组2的四根进气歧管进入到两个第一混合腔3中混合,其中,第一混合腔3采用第一壳片3-1和第二壳片3-2焊接而成,混合后的废气再经过第二歧管组4的两根进气歧管进入到第二混合腔5中再进行混合,混合后的废气直接通往进气端盖6,进气端盖6上设置有氧传感器7,能够有效地检测发动机废气中的氧含量,从而控制燃油喷射量。进气端盖6能够对废气起到导流的作用,经过进气端盖6的导流,废气充分混合均匀进入催化剂壳体8内的催化剂载体10上,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废气中的CO、HC、NOx转化为CO2、H2O、N2等无害气体,经处理后的气体由出气管道12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旋臂式歧管净化器总成,其特征是:包括进气法兰(1)、第一歧管组(2)、第一混合腔(3)、第二歧管组(4)、第二混合腔(5)、进气端盖(6)、催化剂壳体(8)、出气端盖(11)、出气管道(12)和出气法兰(13);所述进气法兰(1)与第一歧管组(2)连接,第一歧管组(2)与第一混合腔(3)连接,第一混合腔(3)与第二歧管组(4)连接,第二歧管组(4)与第二混合腔(5)连接,第二混合腔(5)与进气端盖(6)连接,进气端盖(6)与催化剂壳体(8)连接,催化剂壳体(8)与出气端盖(11)连接,出气端盖(11)与出气管道(12)连接,出气管道(12)与出气法兰(13)连接;还包括氧传感器(7);所述氧传感器(7)设置于出气端盖(11)上,用于检测通道中的氧含量;还包括衬垫(9)和催化剂载体(10);所述催化剂壳体(8)中设有催化剂载体(10),催化剂壳体(8)和催化剂载体(10)之间设有衬垫(9)。

【技术特征摘要】
1.旋臂式歧管净化器总成,其特征是:包括进气法兰(1)、第一歧管组(2)、第一混合腔(3)、第二歧管组(4)、第二混合腔(5)、进气端盖(6)、催化剂壳体(8)、出气端盖(11)、出气管道(12)和出气法兰(13);所述进气法兰(1)与第一歧管组(2)连接,第一歧管组(2)与第一混合腔(3)连接,第一混合腔(3)与第二歧管组(4)连接,第二歧管组(4)与第二混合腔(5)连接,第二混合腔(5)与进气端盖(6)连接,进气端盖(6)与催化剂壳体(8)连接,催化剂壳体(8)与出气端盖(11)连接,出气端盖(11)与出气管道(12)连接,出气管道(12)与出气法兰(13)连接;还包括氧传感器(7);所述氧传感器(7)设置于出气端盖(11)上,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杰陈增响马相雪何伟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