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造纸机械中压榨、压光设备上的机构,尤其涉及自身形成两压辊之间的线压力负荷的静压支承可控中高辊机构,属于D21G1/02类。目前,在造纸行业中,造纸压光设备上相邻压辊之间的线压力负荷是通过机械传动机构、液压、气动或依靠,压辊自重形成的。即利用一套较为复杂的动力系统,来实现工作时相邻两根压辊之间产生线压力负荷。例如中国专利局公布的本人前一专利(专利号ZL94214601.8)《造纸压光机静压支承可控中高辊机构》,就有上述的缺点。当不工作时,相邻两根压辊相互脱开,称为“脱辊”。附图说明图1即表示通过液压或气动装置、动力缸给压辊加载或提升上压辊而达到“脱辊”,图2则表示通过底部的动力缸实现加载,而靠底辊的自重实现“脱辊”。当压辊用在造纸机的压榨部位时,往往空间位置有限,给设备的布置造成困难。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之不足,设计一种能省略机外的加载系统,减小设备整体的体积,且降低成本,方便操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自加载造纸机静压支承可控中高辊机构,包括其两端装于球面支承的芯轴,滑动轴承的外环与辊壳的两端部内孔紧配合,并通过辊壳两端的滑动轴承,使辊壳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加载造纸机静压支承可控中高辊,包括其两端装于球面支承(5)的芯轴(7),滑动轴承的外环(9)与辊壳(6)的两端部内孔紧配合,并通过辊壳两端的滑动轴承,使辊壳绕芯轴(7)转动,工字型段芯轴(7)截面上,对着受压区有纵向排列的若干个孔, 它与装在其中的顶压活塞(8)及密封件形成高压油腔,压力油通过芯轴侧面油孔和油管(11),分组向顶压活塞(8)小端高压油腔供油,顶压活塞大端曲面与辊壳(6)内孔相吻合,沿辊壳母线方向某小段挠度变化的控制是液压泵站(12)和电气控制台(13),其特征是:滑动轴承内环(10)开有以其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上下为圆弧,左右为平行地扁平面所围起的空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