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泄压阀排气消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516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泄压阀排气消声装置,包括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进气腔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出气腔设置有出气通道,进气腔和出气腔之间设置有联络通道,所述进气腔内还设置有扰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扰流装置对气流会起到扰流共振的作用降低气流的能量第一次降噪;气流穿过中部筒壁上的微小孔进入气流排出腔的过程中降低了气流的不规则运动第二次降噪;在消声筒的气流排出腔内的气流的能量和流动性得到控制后经微小孔排出的气流产生的噪声再一次下降,这是该消声装置的第三次降噪;之后气流随着排气管道流走,完成泄压阀排气消除噪声的目的,且本装置安装在排气管内不占用外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泄压阀排气消声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泄压阀排气消声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泄压阀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上,随着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驾驶的追求也越来越注重,其内最重要就是驾驶过程的舒适性就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话题,而驾驶过程中的噪声控制是汽车舒适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原有的泄压阀在工作过程中伴随着气流的噪声产生,这对于追求舒适安静驾驶的人来说就是一个潜在不满意度。为了解决泄压阀排气消声的问题,公开号为CN204127464U的一种消声器通过缓冲气压来减少噪声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泄压阀排气消声装置,本技术通过规整排气出口的气流,防止气流紊乱而发出噪音,本技术相对于CN204127464U的一种消声器增减了扰流装置弹簧,是进入消声器内部内部的气流能量降低,以避免上述专利中通过小孔进气和排气而增大了消声器内部进气压力和出气压力过大使气流与消声装置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而产生噪声。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泄压阀排气消声装置,包括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进气腔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出气腔设置有出气通道,进气腔和出气腔之间设置有联络通道,所述进气腔内还设置有扰流装置。所述进气腔是在在壳体内,进气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孔和进气口。所述出气腔由壳体的外壁及其两侧的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和排气管道闭合而成。所述联络通道为导气孔,导气孔设置有若干且均布在壳体的侧壁上。所述进气通道为透气孔且安装在活动片上,活动片安装在弹簧上,弹簧安装在定位杆上,定位杆的一端安装在轴孔内,另一端设置有定位头且伸出进气腔外,活动片通过定位头限位后覆盖进气腔的出口。所述出气通道为出气孔且垂直设置在右支撑板上。所述扰流装置为弹簧,弹簧安装在定位杆上,弹簧的一端与进气腔的底部接触另一端与定位头的端面接触。所述导气孔、出气孔、透气孔的直径大小相同且均为0.4~0.55mm。所述弹簧为轻质弹簧且在装配后未受到任何弹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扰流装置弹簧对气流会起到扰流共振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气流的能量,这是该消声装置的第一次降噪;气流穿过中部筒壁上的导气孔进入气流排出腔的过程中,气流的能量和流动规律得到很好的控制,有效的降低了气流的不规则运动,所以噪声得到较好的控制,这是该消声装置的第二次降噪;在消声筒的气流排出腔内的气流的能量和流动性得到控制后会通过排气端面的微小孔排出,这个位置是排气噪声产生的主要地方,由于前两个过程中气流的能量、流动性得到了很好的整合,且此时经微小孔排出的气流产生的噪声再一次下降,这是该消声装置的第三次降噪;之后气流随着排气管道流走,完成泄压阀排气消除噪声的目的,且本装置安装在排气管内不占用外部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装配图;图中:1-壳体,101-左支撑板,102-右支撑板,1021-出气孔,103-轴孔,104-导气孔,105-进气口,2-定位杆,201-定位头,3-活动片,301-透气孔,4-弹簧,5-排气管道,6-进气腔,7-出气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一种发动机泄压阀排气消声装置,包括进气腔6和出气腔7;所述进气腔6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出气腔7设置有出气通道,进气腔6和出气腔7之间设置有联络通道,所述进气腔6内还设置有扰流装置。本技术通过扰流装置对气流会起到扰流共振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气流的能量,这是该消声装置的第一次降噪;气流穿过联络通道的过程中,气流的能量和流动规律得到很好的控制,有效的降低了气流的不规则运动,所以噪声得到较好的控制,这是该消声装置的第二次降噪;在消声筒的气流排出腔内的气流的能量和流动性得到控制后会通过排气端面的微小孔排出,这个位置是排气噪声产生的主要地方,由于前两个过程中气流的能量、流动性得到了很好的整合,且此时经微小孔排出的气流产生的噪声再一次下降,这是该消声装置的第三次降噪;之后气流随着排气管道流走,完成泄压阀排气消除噪声的目的。所述进气腔6是在在壳体1内,进气腔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孔103和进气口105。进气腔6为圆柱形,是汽流进入腔体后能够形成规则的流动,减少噪声的发生。所述出气腔7由壳体1的外壁及其两侧的左支撑板101和右支撑板102和排气管道5闭合而成。通过消声器的外形与排气管道5结合形成出气腔,减少消声器的材料和结构,使消声器体积更小,加工更加方便,不占用空间。所述联络通道为导气孔104,导气孔104设置有若干且均布在壳体1的侧壁上。到期孔均布在壳体1上,流出的气流分布均匀,圆形的腔体也使气流流出后速度均匀。所述进气通道为透气孔301且安装在活动片3上,活动片3安装在弹簧4上,弹簧4安装在定位杆2上,定位杆2的一端安装在轴孔103内,另一端设置有定位头201且伸出进气腔6外,活动片3通过定位头201限位后覆盖进气腔6的出口。活动片3安装在弹簧上,使气流扰动弹簧的过程中做为弹簧4的一固定端,且使得气流进入进气腔后,刚进入的气流不会被扰动,后端的气流扰动最大,防止气流进入进气腔时的被扰乱在进气口产生不规则流动。所述出气通道为出气孔1021且垂直设置在右支撑板102上。与出气方向相同,减少气流与气孔内壁间的摩擦。所述扰流装置为弹簧4,弹簧4安装在定位杆2上,弹簧4的一端与进气腔6的底部接触另一端与定位头201的端面接触。使气流扰动弹簧的过程中做为弹簧4的一固定端,且使得气流进入进气腔后,刚进入的气流不会被扰动,后端的气流扰动最大,防止气流进入进气腔时的被扰乱在进气口产生不规则流动。所述导气孔104、出气孔1021、透气孔301的直径大小相同且均为0.4~0.55mm。小孔对气流有限流作用,能够使排气管内的气流通过小孔后形成规则流动。所述弹簧4为轻质弹簧且在装配后未受到任何弹力。防止弹簧受到气流以外的弹力而产生不规则扰动。本技术装配成一体后,内嵌在发动机泄压阀排气口的管道内,壳体1两端的左支撑板101和右支撑板102与排气管内壁紧密贴合,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且安装牢固,关键是不占用外部空间,并且尺寸易于保证。在发动机泄压阀工作时,消声装置的进气端的气流经过活动片上的小孔进去消声筒中部,消声筒分为两个腔体,一个是中部的气流进入腔,一个是外部的气流排出腔,气流经过活动片的小孔的过程中会带动套在固定杆上的轻质弹簧的振动,对气流会起到扰流共振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气流的能量,这是该消声装置的第一次降噪;气流穿过中部筒壁上的微小孔进入气流排出腔的过程中,气流的能量和流动规律得到很好的控制,有效的降低了气流的不规则运动,所以噪声得到较好的控制,这是该消声装置的第二次降噪;在消声筒的气流排出腔内的气流的能量和流动性得到控制后会通过排气端面的微小孔排出,这个位置是排气噪声产生的主要地方,由于前两个过程中气流的能量、流动性得到了很好的整合,且此时经微小孔排出的气流产生的噪声再一次下降,这是该消声装置的第三次降噪;之后气流随着排气管道流走,完成泄压阀排气消除噪声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泄压阀排气消声装置,包括进气腔(6)和出气腔(7),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6)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出气腔(7)设置有出气通道,进气腔(6)和出气腔(7)之间设置有联络通道,所述进气腔(6)内还设置有扰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泄压阀排气消声装置,包括进气腔(6)和出气腔(7),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6)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出气腔(7)设置有出气通道,进气腔(6)和出气腔(7)之间设置有联络通道,所述进气腔(6)内还设置有扰流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泄压阀排气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6)是在壳体(1)内,进气腔(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孔(103)和进气口(10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泄压阀排气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腔(7)由壳体(1)的外壁及其两侧的左支撑板(101)和右支撑板(102)和排气管道(5)闭合而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泄压阀排气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络通道为导气孔(104),导气孔(104)设置有若干且均布在壳体(1)的侧壁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泄压阀排气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为透气孔(301)且安装在活动片(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东宋杨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新安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