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声组件及用该消声组件的发动机系统、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91928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消声组件及用该消声组件的发动机系统、车辆,消声组件包括用于消除低频噪声的消声管,所述消声管上设有用于消除中高频噪声的波长管,所述波长管内滑动装配有调节波长管的消声内腔长度的调节件。本消声组件通过设置消声管和可调节的波长管,使消声管对低频噪声进行消声,波长管对中高频噪声进行消声,在波长管上设置调节杆以调节波长管的消声内腔长度,以使波长管能够根据噪声频率来调节长度以消除噪声;本消声组件的波长管由于可调,在运用到整车上时不需要调校,节省了装配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声组件及用该消声组件的发动机系统、车辆
本技术涉及消声组件及用该消声组件的发动机系统、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整车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噪声,而发动机的进气口为主要的噪声来源,因此需要对进气噪声进行降噪。客车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盒、波纹管、空气滤清器以及连接管。当发动机吸气时,气流通过进气盒传递到波纹管,然后从波纹管传递到滤清器,最后通过连接管进入到发动机;发动机吸气时会有压力脉动,且每个气缸吸气时会有不同的时间差,从而进气系统会产生间歇性的进气脉动噪声。针对这种现象,授权公告号为CN202811135U、授权公告日为2013.03.20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进气消声机构,该消声机构连接设置在由进气管和出气管组成的管路上,消声机构包括具有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进气管上设有穿过第一腔室的支气管(波长管),支气管可以消除低频噪音,出气管的管壁上设有消声孔,消声孔与第二腔室相连,消声孔与第二腔室配合可以消除高频噪音。该消声机构虽然能通过支气管和出气管上的消声孔进行消声,但支气管只能实现对特定频率的噪声进行消声,不能根据发动机的转速来实时调节消声频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声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消声机构中的支气管只能实现特定频率的噪声的消声,而不能根据发动机的转速来实时调节消声频率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消声组件的发动机系统、车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消声组件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消声组件包括用于消除低频噪声的消声管,所述消声管上设有用于消除中高频噪声的波长管,所述波长管内滑动装配有调节波长管的消声内腔长度的调节件。本技术消声组件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消声组件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调节件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信号连接有根据采集的信号数据对驱动机构发出指令的信号采集模块。通过信号采集模块收集的数据提供驱动机构相应的驱动力,使驱动机构带动调节件调节波长管的消声内腔长度以消除发动机的进气系统产生的噪声。本技术消声组件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消声组件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信号采集模块上设有用于与发动机的ECU信号连接的信号采集口。本技术消声组件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消声组件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调节件为拉杆,所述拉杆位于波长管的消声内腔的一端设有密封件,所述拉杆通过密封件滑动密封装配在波长管内,拉杆的另一端构成了与驱动机构连接的连接部。密封件可以提高消声的效果。本技术消声组件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消声组件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任意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消声管包括内层管和外层管,所述内层管在管壁上设有沿内层管周向布置的消声孔,所述外层管的内壁上设有与内层管的消声孔配合的消声层。消声层能够吸收从消声孔进入的噪声,使噪声更加容易消除。本技术消声组件的第六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消声组件的第五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消声层为玻璃丝绵。玻璃丝绵通过声音的反射,使声音的能量逐步消耗,可以较大限度的消除噪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发动机系统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发动机系统包括发动机和与发动机的进气管道相连的消声组件,所述消声组件包括用于消除低频噪声的消声管,所述消声管上设有用于消除中高频噪声的波长管,所述波长管内滑动装配有调节波长管的消声内腔长度的调节件。本技术发动机系统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发动机系统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调节件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信号连接有根据采集的信号数据对驱动机构发出指令的信号采集模块。本技术发动机系统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发动机系统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所述信号采集模块与发动机的ECU信号连接以收集ECU检测的发动机转速实现对电机的控制。本技术发动机系统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发动机系统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调节件为拉杆,所述拉杆位于波长管的消声内腔的一端设有密封件,所述拉杆通过密封件滑动密封装配在波长管内,拉杆的另一端构成了与驱动机构连接的连接部。本技术发动机系统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发动机系统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任意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消声管包括内层管和外层管,所述内层管在管壁上设有沿内层管周向布置的消声孔,所述外层管的内壁上设有与内层管的消声孔配合的消声层。本技术发动机系统的第六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发动机系统的第五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消声层为玻璃丝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车辆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车辆包括发动机系统,所述发动机系统包括发动机和与发动机的进气管道相连的消声组件,所述消声组件包括用于消除低频噪声的消声管,所述消声管上设有用于消除中高频噪声的波长管,所述波长管内设有调节波长管的消声内腔长度的调节件。本技术车辆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车辆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调节件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信号连接有根据采集的信号数据对驱动机构发出指令的信号采集模块。本技术车辆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车辆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调节件为杆件,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所述信号采集模块与发动机的ECU信号连接以收集ECU检测的发动机转速实现对电机的控制。本技术车辆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车辆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调节件为拉杆,所述拉杆位于波长管的消声内腔的一端设有密封件,所述拉杆通过密封件滑动密封装配在波长管内,拉杆的另一端构成了与驱动机构连接的连接部。本技术车辆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车辆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任意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消声管包括内层管和外层管,所述内层管在管壁上设有沿内层管周向布置的消声孔,所述外层管的内壁上设有与内层管的消声孔配合的消声层。本技术车辆的第六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车辆的第五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消声层为玻璃丝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消声组件通过设置消声管和可调节的波长管,使消声管对低频噪声进行消声,波长管对中高频噪声进行消声,在波长管上设置调节杆以调节波长管的消声内腔长度,以使波长管能够根据噪声频率来调节长度以消除噪声;本消声组件的波长管由于可调,在运用到整车上时不需要调校,节省了装配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车辆的具体实施例的消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车辆的具体实施例的发动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消声组件的波长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车辆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上的发动机系统。如图2所示,该发动机系统包括空滤器9,与空滤器9连通的波纹管10,波纹管10能够对进入的空气产生的噪声进行初步消声,波纹管再与消声组件11连通,消声组件11对进气管道中的中高频和低频的噪声进行消声,然后再通过连接管12与发动机13连通使空气进入发动机13与燃料混合燃烧为车辆提供动能。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消声组件包括用于消除低频噪声的消声管和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消声组件,包括用于消除低频噪声的消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管上设有用于消除中高频噪声的波长管,所述波长管内滑动装配有调节波长管的消声内腔长度的调节件。

【技术特征摘要】
1.消声组件,包括用于消除低频噪声的消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管上设有用于消除中高频噪声的波长管,所述波长管内滑动装配有调节波长管的消声内腔长度的调节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信号连接有根据采集的信号数据对驱动机构发出指令的信号采集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模块上设有用于与发动机的ECU信号连接的信号采集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为拉杆,所述拉杆位于波长管的消声内腔的一端设有密封件,所述拉杆通过密封件滑动密封装配在波长管内,拉杆的另一端构成了与驱动机构连接的连接部。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消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管包括内层管和外层管,所述内层管在管壁上设有沿内层管周向布置的消声孔,所述外层管的内壁上设有与内层管的消声孔配合的消声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层为玻璃丝绵。7.发动机系统,包括发动机和与发动机的进气管道相连的消声组件,所述消声组件包括用于消除低频噪声的消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管上设有用于消除中高频噪声的波长管,所述波长管内滑动装配有调节波长管的消声内腔长度的调节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信号连接有根据采集的信号数据对驱动机构发出指令的信号采集模块。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所述信号采集模块与发动机的ECU信号连接以收集ECU检测的发动机转速实现对电机的控制。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有哲谢富科郑灏穆浩李良王占彬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