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晓军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真空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3902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真空轮胎,包括弹力圈,外带,轮毂;所述弹力圈为中空闭合圆环结构,其中空腔内安装首尾相连的闭合环状弹簧;所述弹力圈内径一侧设置伸缩缝,其圆形截面设置弹力圈接口;所述外带与弹力圈接口相同位置设置外带接口;所述弹力圈安装在外带与轮毂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弹力圈作为外带与轮毂间的支撑,满足车辆正常行驶需求,同时弹力圈具有更加优异的弹性,车辆行驶在颠簸路面更加平稳;本装置有效解决了车辆因漏气而无法行驶的问题。

A new type of vacuum ty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vel vacuum tire, which comprises an elastic ring, an outer belt and a hub; the elastic ring is a hollow closed ring structure, wherein a closed ring spring connected at the end and the end is installed in the cavity; a expansion joint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elastic ring, and an elastic ring interface is arranged on the circular section; the outer belt and the elastic ring are arranged. The elastic ring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outer belt and the wheel hub; the elastic ring is used as the support between the outer belt and the wheel hub to meet the normal driving requirements of the vehicle; the elastic ring has more excellent elasticity, and the vehicle runs smoothly on the bumpy road surface; the device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the vehicle. The problem of being unable to drive because of gas leak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真空轮胎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真空轮胎,属于轮胎配套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轮胎多为充气式轮胎,其内胎由橡胶材料制成,在行驶过程中,内胎经常会被尖刺物刺破漏气而无法行驶,这种现象多见于自行车与电动车,当然,汽车内胎也会出现漏气现象。众所周知,一旦内胎漏气,轮毂便会直接碾压内胎和外胎,如果此时继续骑车或驾车前行,就会导致内胎被进一步破坏,严重的还会压坏外胎。而对于汽车,由于轮子没气,汽车的行驶方向会不容易控制,强行驱车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基于以上原因,当出现轮胎漏气的时候,人们便不再驱车,只能原地等待救援。如果事故发生在偏远地段,那么人们可能会等待很长时间。为了解决轮胎没气就不能行驶的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真空轮胎,在轮胎没气情况下依然可保证车辆安全行驶至维修地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真空轮胎,解决轮胎没气就不能行驶的问题。一种新型真空轮胎,包括弹力圈,外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圈为中空闭合圆环结构,其中空腔内安装首尾相连的闭合环状弹簧;所述弹力圈内径一侧设置伸缩缝,其圆形截面设置弹力圈接口;所述外带与弹力圈接口相同位置设置外带接口;所述弹力圈安装在外带与轮毂间。进一步,所述弹力圈为若干尺寸相同的中空环状节首尾串接而成的闭合圆环结构,且中空环状节内径一侧设置伸缩缝;所述弹簧穿过中空腔将中空环状节拉紧并形成环状;这种多节粘接拼合结构可在一定范围内变换弹力圈直径,使其适用于更多规格的轮胎;同时串接成的闭合圆环结构弯曲更加自然,能够更好的贴合轮毂及外带,防止出现过度颠簸现象的产生。进一步,所述弹簧首尾采用双环S扣连接。进一步,安装在轮毂上的弹力圈接口与外带接口通过硅胶或者强力胶任意一种粘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真空轮胎,本轮胎不用打气,以弹力圈作为外带与轮毂间的支撑,满足车辆正常行驶需求,同时弹力圈具有更加优异的弹性,车辆行驶在颠簸路面更加平稳;本装置有效解决了车辆因漏气而无法行驶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弹力圈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中空环状节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弹簧结构图。图中:弹力圈(1),外带(2),轮毂(3),中空腔(1-1),弹簧(1-2),伸缩缝(1-3),弹力圈接口(1-4),中空环状节(1-5),双环S扣(1-6),外带接口(2-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所示,一种新型真空轮胎,包括弹力圈(1),外带(2),轮毂(3);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圈(1)为中空闭合圆环结构,其中空腔(1-1)内安装首尾相连的闭合环状弹簧(1-2);所述弹力圈(1)内径一侧设置伸缩缝(1-3),其圆形截面设置弹力圈接口(1-4);所述外带(2)与弹力圈接口(1-4)相同位置设置外带接口(2-1);所述弹力圈(1)安装在外带(2)与轮毂(3)间。进一步,所述弹力圈(1)为若干尺寸相同的中空环状节(1-5)首尾串接而成的闭合圆环结构,且中空环状节(1-5)内径一侧设置伸缩缝(1-3);所述弹簧(1-2)穿过中空腔(1-1)将中空环状节(1-5)拉紧并形成环状;这种多节粘接拼合结构可在一定范围内变换弹力圈(1)的直径,使其适用于更多规格的轮胎;同时串接成的闭合圆环结构弯曲更加自然,能够更好的贴合轮毂及外带,防止出现过度颠簸现象的产生。进一步,所述弹簧(1-2)首尾采用双环S扣(1-6)连接。进一步,安装在轮毂上的弹力圈接口与外带接口通过硅胶或者强力胶任意一种粘合。如图所述,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连接方式为:将弹簧(1-2)安装在弹力圈(1)的中空腔(1-1)内,之后将弹力圈(1)安装在外带(2)内,此时弹力圈接口(1-4)、外带接口(2-1)及弹簧(1-2)在同一位置;将上述结构部件整体安装在轮毂(3)上,之后,将弹簧(1-2)首尾连接形成闭合圆环,通过强力胶或者硅胶粘合弹力圈接口(1-4)使弹力圈(1)成为闭合圆环,最后通过强力胶或者硅胶粘合外带接口(2-1)使外带(2)与轮毂(3)将弹力圈(1)密封起来。尽管参照前述实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真空轮胎,包括弹力圈,外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圈为中空闭合圆环结构,其中空腔内安装首尾相连的闭合环状弹簧;所述弹力圈内径一侧设置伸缩缝,其圆形截面设置弹力圈接口;所述外带与弹力圈接口相同位置设置外带接口;所述弹力圈安装在外带与轮毂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真空轮胎,包括弹力圈,外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圈为中空闭合圆环结构,其中空腔内安装首尾相连的闭合环状弹簧;所述弹力圈内径一侧设置伸缩缝,其圆形截面设置弹力圈接口;所述外带与弹力圈接口相同位置设置外带接口;所述弹力圈安装在外带与轮毂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真空轮胎,其特征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军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李晓军李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