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氮气吹脱结构的釜式再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273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氮气吹脱结构的釜式再沸器,包括氮气分布器、堰板、出口管、壳体,所述氮气分布器位于伸入壳体的管束后端,氮气分布器的后端设置有堰板,所述氮气分布器的氮气进气口安装在壳体上,所述堰板的后端设置有出口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管束后端加入一种氮气吹脱结构,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控制气量、气速,结合优化设计后的堰板结构,使在混合物料中低沸点溶质含量低的工况下,气液传质效率显著提高。

A pot type reboiler with nitrogen stripp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kettle reboiler with a nitrogen stripping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nitrogen distributor, a weir plate, an outlet pipe and a shell. The nitrogen distributor is located at the back end of the tube bundle extending into the shell, and the back end of the nitrogen distributor is provided with a weir plate. The nitrogen inlet of the nitrogen distributor is installed on the shell, and the weir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shell. The rear end is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pipe. The utility model adds a nitrogen stripping structure at the back end of the tube bundle, controls the gas volume and gas velocity through a reasonable structural design, and combines the optimized weir plate structure, so that the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efficiency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boiling point solute content in the mixtur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氮气吹脱结构的釜式再沸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再沸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氮气吹脱结构的釜式再沸器。
技术介绍
再沸器是蒸馏塔底或侧线的热交换器,用来汽化一部分液相产物返回塔内作气相回流,使塔内汽液两相间的接触传质得以进行,同时提供蒸馏过程所需的热量。常规釜式再沸器由一个扩大部分的壳体和一个可抽出的管束组成,管束末端有溢流堰以保证管束能有效的浸没在沸腾液体中,故循环在管束与其周围液体之间进行,溢流堰外侧空间作为出料液体的缓冲区,壳侧扩大部分空间作为气液分离空间。这种结构适用于物料中低沸点溶质含量较高的情况。实际使用中,有些情况下需要选用釜式再沸器,但所需处理的混合物料中溶解的溶质含量已经很低,且溶质、溶剂的沸点差异很大。此时常规的釜式再沸器效率已经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氮气吹脱结构的釜式再沸器,解决了对于所需处理的混合物料中溶解的溶质含量已经很低,且溶质、溶剂的沸点差异很大时,釜式再沸器效率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带氮气吹脱结构的釜式再沸器,包括氮气分布器、堰板、出口管、壳体,所述氮气分布器位于伸入壳体的管束后端,氮气分布器的后端设置有堰板,所述氮气分布器的氮气进气口安装在壳体上,所述堰板的后端设置有出口管。所述氮气分布器包括预分布管、内管、外管、丝网、堵板,预分布管连接到氮气进气口,预分布管从首端进入内管,内管和外管形成内外套管,在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丝网,在内管和外管的末端设置有堵板。所述内管的圆周均匀开孔,氮气从内管上的小孔进入内外套管的夹腔。外管的圆周上均匀分布开孔。所述氮气分布器以预分布管为中心均匀对称设置。所述堰板由隔板和加强筋板件组成,隔板为弓形钢板,为保证隔板的刚性,隔板背部用筋板进行加强。本技术在管束后端加入一种氮气吹脱结构,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控制气量、气速,结合优化设计后的堰板结构,使在混合物料中低沸点溶质含量低的工况下,气液传质效率显著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所述带氮气吹脱结构的釜式再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所述氮气分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图4是图2的B-B剖面图;图5是堰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氮气分布器1、堰板2、出口管3、壳体4。所述氮气分布器2位于伸入壳体4的管束5后端,氮气分布器2的后端设置有堰板3,所述氮气分布器2的氮气进气口安装在壳体4上,所述堰板2的后端设置有出口管3。混合物料进入釜式再沸器壳体4内,通过前端管束5对其加热,使物料温度升高。氮气属于惰性气体,不易与物料发生反应,不互溶,同时经济性好,因此本设计采用氮气进行曝气。预加热到一定温度的氮气,从壳体4的底部通入,经氮气分布器1进行分布,从氮气分布器1上均匀分布的小孔中溢出,通过鼓泡的形式,使物料达到最佳的曝气效果,同时加热过的氮气对物料进行加热,使溶质达到沸点,汽化后随氮气从物料中析出,实现少量溶质与溶剂的分离。氮气分布器1的后端设计一定高度的堰板2,堰板2保证管束、氮气分布器能有效的浸没在沸腾液体中,其上的特殊结构设计使曝气效果增强,曝气分离后的溶剂液经堰板2外侧的缓冲区从出口管3排出。如图2所示,氮气分布器1包括预分布管11、内管12、外管13、丝网14、堵板15。氮气分布器1采用一种内外套管的结构,氮气由预分布管11预分布进入内管12,内管12圆周均匀开孔,氮气从内管12上的小孔进入内外套管的夹腔,为使氮气分布更均匀,内外套管之间填充丝网14,而后氮气从外管13上均匀分布的开孔溢出,进入壳体内对混合物料进行充分曝气,使低沸点的溶质从溶剂中彻底分离出来,从而使溶剂的纯度达到标准的要求。图示为一组内外套管,适用于设备直径较小的情况,当设备直径较大时,内外套管可根据设备直径、物料参数等数据进行计算,设置一组或多组。如图3和图4所示,内管12和外管13上的开孔数量及布置也需根据N2进气的气量、气速,以及内部物料的数据经详细计算确定。如图5所示,堰板2的高度H是保证管束、氮气分布器能有效浸没在沸腾液体中的关键,需根据壳体中液位高度、曝气效果等多重因素确定。同时本设计在其上设计筋板,保证刚性的同时,增加曝气时对物料的扰动,使曝气效果增强,溶质更易分离带出,而曝气分离后的溶剂液经堰板2外侧的缓冲区从出口管3排出。堰板2由一定高度的隔板21和加强筋板件22组成。隔板为弓形钢板,为保证隔板的刚性,隔板背部用筋板进行加强。各部件之间焊接固定。本技术在管束后端加入一种氮气吹脱结构,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控制气量、气速,结合优化设计后的堰板结构,使在混合物料中低沸点溶质含量低的工况下,气液传质效率显著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氮气吹脱结构的釜式再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氮气分布器、堰板、出口管、壳体,所述氮气分布器位于伸入壳体的管束后端,氮气分布器的后端设置有堰板,所述氮气分布器的氮气进气口安装在壳体上,所述堰板的后端设置有出口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氮气吹脱结构的釜式再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氮气分布器、堰板、出口管、壳体,所述氮气分布器位于伸入壳体的管束后端,氮气分布器的后端设置有堰板,所述氮气分布器的氮气进气口安装在壳体上,所述堰板的后端设置有出口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氮气吹脱结构的釜式再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分布器包括预分布管、内管、外管、丝网、堵板,预分布管连接到氮气进气口,预分布管从首端进入内管,内管和外管形成内外套管,在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丝网,在内管和外管的末端设置有堵板。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亚菲赵新亮郝艳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环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