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切管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086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切管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表面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万向轮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与安装架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切割刀,所述安装架的另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固定架的一侧且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上料装置。有益效果: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移动、使用方便,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其劳动强度,而且还有效地避免了因人工上料而浪费的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其生产效率。

A pipe cutting machine with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pe cutting machine with a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plurality of universal wheels ar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rame, a control panel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surface of the universal wheel, a fixed seat is arranged on the top side of the universal wheel, and a telescopic rod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fixed seat, and the fixed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side of the universal wheel. A fixing fram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seat, the top of the fixing frame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fixing frame, a cutting knife is arranged on the fixing frame, a handle is arrang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ixing frame, a worktabl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fixing frame and a side away from the fixing seat, and the worktabl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and the worktable. A feed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Beneficial effect: The design is reasonable,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movement is convenient, not only effectively reduces its labor intensity, but also effectively avoids the waste of time due to manual feeding, thus effectively improving its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切管机
本技术涉及切管机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切管机。
技术介绍
我国工业发展迅猛,在电路或自来水路的铺设过程中会使用到管道,无论是金属管道或者塑料管道,在使用时会因为使用情况或路径的不同而进行剪切。然而,目前,人工操作切管机时,会遇到切小直径管件时切割刀片与管件距离太长而不能快速接近管件的问题,必须不停的摇动柱塞泵,费时又费力,生产效率不高。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切管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切管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表面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万向轮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与安装架活动连接,且所述安装架的一侧与所述伸缩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切割刀,所述安装架的另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固定架的一侧且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上料装置;其中,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盛放装置和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上设置有所述盛放装置,且所述移动装置为左右对称设置有的两个,且所述移动装置之间同步运动,所述盛放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的顶部均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块,所述立板的一侧均设置有倾斜板,且所述倾斜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块,且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立板上,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均设置有活动块,所述固定块的另一侧均设置有固定环,且所述固定环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活动块之间通过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的一侧且远离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承载块,且所述第一承载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承载块之间设置有承载杆,且所述承载杆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承载块。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轮上均设置有驻停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刀上设置有保护壳。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两侧均设置有托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侧且远离所述固定环的一侧均设置有驱动电机。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安装架之间通过第二转动轴活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有限位块,从而使得待切割的材料可以稳定的放置在盛放装置上的立板之间,通过打开驱动电机的控制开关,使得第一转动轴带动活动块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承载块带动承载杆运动,从而使得第二承载板运动,从而带动立板上的待切割的材料向前运动,当其运动到倾斜板上时,通过重力的作用其会自动运动到工作台上的凹槽内,从而完成自动上料;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移动、使用方便,通过上料装置的作用,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其劳动强度,而且还有效地避免了因人工上料而浪费的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其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切管机的总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切管机的盛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切管机的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座;2、万向轮;3、控制面板;4、固定座;5、伸缩杆;6、固定架;7、安装架;8、切割刀;9、保护壳;10、把手;11、工作台;12、凹槽;13、托轮;14、上料装置;15、盛放装置;16、移动装置;17、底板;18、立板;19、限位块;20、倾斜板;21、固定块;22、活动块;23、固定环;24、连接杆;25、第一转动轴;26、承载杆;27、第一承载块;28、第二承载块;29、第二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切管机。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切管机,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2,所述万向轮2的表面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3,所述万向轮2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的顶部设置有伸缩杆5,所述固定座4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的顶部与安装架7活动连接,且所述安装架7的一侧与所述伸缩杆5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架7上设置有切割刀8,所述安装架7的另一侧设置有把手10,所述固定架6的一侧且远离所述固定座4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11,所述工作台11上设置有凹槽12,所述工作台11的一侧设置有上料装置14;其中,所述上料装置14包括盛放装置15和移动装置16,所述移动装置16上设置有所述盛放装置15,且所述移动装置16为左右对称设置有的两个,且所述移动装置16之间同步运动,所述盛放装置15包括底板17,所述底板17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立板18,所述立板18的顶部均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块19,所述立板18的一侧均设置有倾斜板20,且所述倾斜板20固定在所述底板17上,所述移动装置16包括两个固定块21,且所述固定块21固定在所述立板18上,所述固定块21的一侧均设置有活动块22,所述固定块21的另一侧均设置有固定环23,且所述固定环23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4,所述固定环23与所述活动块22之间通过第一转动轴25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22的一侧且远离所述固定块21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承载块27,且所述第一承载块27与所述固定块21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承载块27之间设置有承载杆26,且所述承载杆26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承载块28。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限位块19,从而使得待切割的材料可以稳定的放置在盛放装置15上的立板18之间,通过打开驱动电机的控制开关,使得第一转动轴25带动活动块22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承载块27带动承载杆26运动,从而使得第二承载板28运动,从而带动立板18上的待切割的材料向前运动,当其运动到倾斜板20上时,通过重力的作用其会自动运动到工作台11上的凹槽12内,从而完成自动上料;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移动、使用方便,通过上料装置14的作用,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其劳动强度,而且还有效地避免了因人工上料而浪费的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其生产效率。此外,所述万向轮2上均设置有驻停装置,所述切割刀8上设置有保护壳9,所述凹槽12的两侧均设置有托轮13,所述第一转动轴25的一侧且远离所述固定环23的一侧均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固定架6与所述安装架7之间通过第二转动轴29活动连接。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限位块19,从而使得待切割的材料可以稳定的放置在盛放装置15上的立板18之间,通过打开驱动电机的控制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切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2),所述万向轮(2)的表面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3),所述万向轮(2)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的顶部设置有伸缩杆(5),所述固定座(4)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的顶部与安装架(7)活动连接,且所述安装架(7)的一侧与所述伸缩杆(5)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架(7)上设置有切割刀(8),所述安装架(7)的另一侧设置有把手(10),所述固定架(6)的一侧且远离所述固定座(4)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11),所述工作台(11)上设置有凹槽(12),所述工作台(11)的一侧设置有上料装置(14);其中,所述上料装置(14)包括盛放装置(15)和移动装置(16),所述移动装置(16)上设置有所述盛放装置(15),且所述移动装置(16)为左右对称设置有的两个,且所述移动装置(16)之间同步运动,所述盛放装置(15)包括底板(17),所述底板(17)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立板(18),所述立板(18)的顶部均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块(19),所述立板(18)的一侧均设置有倾斜板(20),且所述倾斜板(20)固定在所述底板(17)上,所述移动装置(16)包括两个固定块(21),且所述固定块(21)均固定在所述立板(18)上,所述固定块(21)的一侧均设置有活动块(22),所述固定块(21)的另一侧均设置有固定环(23),且所述固定环(23)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4),所述固定环(23)与所述活动块(22)之间通过第一转动轴(25)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22)的一侧且远离所述固定块(21)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承载块(27),且所述第一承载块(27)与所述固定块(21)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承载块(27)之间设置有承载杆(26),且所述承载杆(26)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承载块(2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自动上料装置的切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2),所述万向轮(2)的表面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3),所述万向轮(2)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的顶部设置有伸缩杆(5),所述固定座(4)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的顶部与安装架(7)活动连接,且所述安装架(7)的一侧与所述伸缩杆(5)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架(7)上设置有切割刀(8),所述安装架(7)的另一侧设置有把手(10),所述固定架(6)的一侧且远离所述固定座(4)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11),所述工作台(11)上设置有凹槽(12),所述工作台(11)的一侧设置有上料装置(14);其中,所述上料装置(14)包括盛放装置(15)和移动装置(16),所述移动装置(16)上设置有所述盛放装置(15),且所述移动装置(16)为左右对称设置有的两个,且所述移动装置(16)之间同步运动,所述盛放装置(15)包括底板(17),所述底板(17)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立板(18),所述立板(18)的顶部均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块(19),所述立板(18)的一侧均设置有倾斜板(20),且所述倾斜板(20)固定在所述底板(17)上,所述移动装置(16)包括两个固定块(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百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