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俊刚专利>正文

一种大豆纤维与蚕丝混纺织物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7797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豆纤维与蚕丝混纺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大豆纤维与蚕丝混纺织物是质量百分比为:大豆纤维占45-55%、桑蚕丝占45-55%的混纺纱。其生产方法是,具有织造和染整工艺,染整工艺采用进布→前处理→染色→整理的工艺流程,织造工艺是在24G单面大圆机上进行编织,四路一个完成组织,前处理采用预处理→精练→氧漂的工艺流程,染色采用弱酸性染料染色。本发明专利技术着色均匀、透气性好、光泽柔和、手感柔软、悬垂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尤其是涉及一种大豆纤维与蚕丝混纺织物 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大豆纤维是一种再生植物蛋白纤维,大豆纤维兼有天然纤维和化学纤 维的众多优点有羊绒般柔软的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且保健功能明 显,被专家誉为"新世纪的健康舒适纤维"。它含有十八种氨基酸,亲肤性 能良好,能延缓皮肤衰老,其织物有人体的第二皮肤之称。大豆功能纤维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在同一个纤维上具备"三大舒适功能"和"四大保健功 能"的纤维产品。大豆蛋白纤维为我国的开创性专利技术,但其在纺织工业的应 用存在许多难题,大豆蛋白纤维与其它纺织材料混纺后的纱线及由纱线织 成的面料,因大豆蛋白纤维与其它纺织材料着色能力不同,在印染时造成 面料染色不均匀,出现局部色轻或色重。目前,大豆蛋白纤维与蚕丝混纺 面料,存在织造工艺不合理,产品色泽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避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着色均匀、透气性好、光 泽柔和、手感柔软、悬垂性好的大豆纤维与蚕丝混纺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大豆纤维与蚕丝混纺织物是质量百分比为大豆纤维占45-55%、桑蚕丝占45-55%的混纺纱。大豆纤维与蚕丝混纺织物的生产方法是,具有织造和染整工艺,染整 工艺采用进布一前处理一染色一整理的工艺流程,织造工艺是在24G单面 大圆机上进行编织,四路一个完成组织,前处理采用预处理一精练一氧漂 的工艺流程,染色采用弱酸性染料染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选择了桑蚕丝为面料的表面,大豆纤维为 面料的里层,选用组织结构以及合理的工艺参数,使面料既保持大豆纤维 原有的羊絨般柔软滑糯的手感,又具有桑蚕丝面料的光泽和悬垂性。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大豆纤维与蚕丝混纺织物其质量百分比为大豆纤维占50%、桑蚕丝占50%的混纺纱。大豆纤维是一种再生植物蛋白纤维,主要有三部分组成,最外层是改 性蛋白质,中间部分縮醛的聚乙烯醇,内芯是含硫酸基单体的聚内烯腈, 在结构上含有氨基、羟基、羧基和腈基,它的物理性能类似羊毛和蚕丝。蚕丝属高蛋白天然纤维,含有对人体有益的18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能加 速细胞新陈代谢;然氨酸、苏氨酸能防止皮肤老化,增强皮肤细胞活力; 甘氨酸、乙氨酸可吸收紫外线,帮助皮肤调节水份,增强光泽。天然纯蛋白 的蚕丝织物存在两大"缺陷" 一是容易因氧化发黄变色;二是起皱,衣物 穿用过程对洗、晾、保管的要求比较麻烦。大豆纤维和蚕丝混纺生产的针 织物厚实,毛感强,手感柔软,光泽柔和和华丽,保暖性好,吸湿性好, 是理想的高档次内衣面料。其生产方法具有织造和染整工艺,织造是在24G单面大圆机上进行 编织,四路一个完成组织。织针按ABCD顺序进行第1路是A、 D号织 针正常编织,B号是织针集圈,C号织针不参加工作;第2路是A号织针 集圈,B号织针不参加工作,C 、 D号织针正常编织;第3路是A号织针 不参加工作,B、 C号织针正常编织,D号织针集圈;第4路是A、 B号 织针正常编织,C号织针集圈,D号织针不参加工作。染整工艺采用进布一前处理一染色一整理的工艺流程。前处理和染色 在溢流染色机构内进行。前处理工艺流程预处理一精练一氧漂。预处理 工艺处方Na3P04,2g/L; Na2C03,lg/L。工艺条件工作液温度为90。C, 保温30min。精练工艺处方Na3P04 , 0.5g/L; Na2C03, 0.5g/L; Na2Si03,lg/L;肥皂6g/L;精练剂5g/L;复合酶5g/L;洗涤剂5g/L;渗透 剂2g/L; PH值9一10。工艺条件工作液温度为50—55'C,保温处理时间 为60min,然后热水洗,温水洗,烘干。氧漂工艺处方H202, 6g/L; NaOH, lg/L;氧漂助剂,6g/L;渗透剂;2g/L; PH值9一 10。工艺条件 汽蒸温度10(TC,保温时间40min,热水洗,温水洗,烘干。染色采用弱酸 性染料染色,处方兰纳洒脱红1.5% ,兰纳洒脱灰0.5% ,兰纳洒脱黄 0.15% ,渗透剂0.5 g/L,匀染剂1.0%,染浴宝0.5g/L,元明粉5.5%, NaAcl.0g/L, HAc调节PH值至4.5 — 5.0,浴比1:25。实施例2:大豆纤维与蚕丝混纺织物其质量百分比为大豆纤维占45%、桑蚕丝 占55%的混纺纱。其生产方法与实施例l相同。实施例3:大豆纤维与蚕丝混纺织物其质量百分比为大豆纤维占55%、桑蚕丝占45%的混纺纱。其生产方法与实施例l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大豆纤维与蚕丝混纺织物,其特征是质量百分比为大豆纤维占45-55%、桑蚕丝占45-55%的混纺纱。2、 一种大豆纤维与蚕丝混纺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具有织造和染整工艺,所述染整工艺采用进布一前处理一染色一整理的工艺流程,所述织造工艺是在24G单面大圆机上进行编织,四路一个完成组织,所述前 处理采用预处理一精练一氧漂的工艺流程,所述染色采用弱酸性染料染色。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纤维与蚕丝混纺织物,其特征是所述 大豆纤维和桑蚕丝质量百分比为大豆纤维占50%,桑蚕丝占5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大豆纤维与蚕丝混纺织物是质量百分比为大豆纤维占45-55%、桑蚕丝占45-55%的混纺纱。其生产方法是,具有织造和染整工艺,染整工艺采用进布→前处理→染色→整理的工艺流程,织造工艺是在24G单面大圆机上进行编织,四路一个完成组织,前处理采用预处理→精练→氧漂的工艺流程,染色采用弱酸性染料染色。本专利技术着色均匀、透气性好、光泽柔和、手感柔软、悬垂性好。文档编号D03D15/00GK101343803SQ20071001513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0日专利技术者刘来国, 李俊刚 申请人:李俊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豆纤维与蚕丝混纺织物,其特征是:质量百分比为:大豆纤维占45-55%、桑蚕丝占45-55%的混纺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刚刘来国
申请(专利权)人:李俊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