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异耐久性混纺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3508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4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优异耐久性混纺纱线,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玉米纤维40-60份,腈纶纤维5-20份,陶瓷纤维10-20份,竹纤维20-30份,蚕丝蛋白纤维10-25份,并采用混纺工艺纺成纱线。本发明专利技术防水,耐久性好,耐拉伸性能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纺纱线
,尤其涉及一种优异耐久性混纺纱线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服装面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面料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防水、耐拉伸、耐久性好的的功能性面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目前登山服用纺织线,对日晒、雨淋、强力撕扯的性能要求较高,而一般方实现由于其防水、耐久性、耐拉伸性能不足,容易发生断裂、起头等问题,严重影响登山服的质量,同时,由于断裂还容易让外部的水溅入衣服内,严重影响穿着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优异耐久性混纺纱线,防水,耐久性好,耐拉伸性能优异。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优异耐久性混纺纱线,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玉米纤维40-60份,腈纶纤维5-20份,陶瓷纤维10-20份,竹纤维20-30份,蚕丝蛋白纤维10-25份,并采用混纺工艺纺成纱线。优选地,改性玉米纤维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桐油酚、玉米淀粉混合搅拌,混合搅拌温度为90_100°C,得到第一预制料;将腰果油、赖氨酸乙酯二异氰酸酯混合搅拌,混合搅拌温度为20_40°C,加入第一预制料、乙醇溶液混合均匀,过滤,洗涤,发酵,纺丝,得到改性玉米纤维。优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优异耐久性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玉米纤维40‑60份,腈纶纤维5‑20份,陶瓷纤维10‑20份,竹纤维20‑30份,蚕丝蛋白纤维10‑25份,并采用混纺工艺纺成纱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昶刘守串陈瑞兵孙玉童童朝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无为天成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