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污水处理的大孔型生态混凝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2566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大孔型生态混凝土,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所述生态混凝土的孔隙率为5‑35%,所述生态混凝土内的连通孔占15‑30%,所述生态混凝土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骨料400‑50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100‑120份、赤泥20‑30份、亚硝酸钠防冻剂10‑20份、醋酸乙烯‑乙烯共聚物5‑10份、中聚羧酸减水剂0.03‑0.08份、烷基苯磺酸钙5‑15份、缓释性材料10‑20份、丙烯酸共聚物5‑15份、木质磺酸盐3‑8份、生物质焦5‑10份、稳泡剂3‑10份、水60‑80份;所述骨料为粒径为2.5‑5mm砂石、粒径为10‑25mm的花岗岩碎石和粒径为10‑25mm的粘土陶粒的混合物;能形成一个个“蜂窝状”空隙,吸附能力强,净水效果好,能够减少混凝土在流动水中钙离子的流失,提高大孔型生态混凝土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污水处理的大孔型生态混凝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混凝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大孔型生态混凝土。
技术介绍
用于处理污水的生态混凝土内有大量的连通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依靠大孔混凝土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化学作用,达到净水的目的。但是,国外至今没有取得实际应用,主要原因是污水中的固体物质沉积在混凝土上,很快堵塞了大孔混凝土的孔隙,使其失去了净水功能;并且,普通大孔混凝土净水效果不够理想,混凝土在流动水中钙离子大量流失,使水泥水化产物分解,造成强度降低,直至破坏,所以混凝土的耐久性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大孔型生态混凝土,能形成一个个“蜂窝状”空隙,吸附能力强,净水效果好,能够减少混凝土在流动水中钙离子的流失,提高大孔型生态混凝土的耐久性。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大孔型生态混凝土,所述生态混凝土的孔隙率为5-35%,所述生态混凝土内的连通孔占15-30%,所述生态混凝土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骨料400-50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100-120份、赤泥20-30份、亚硝酸钠防冻剂10-20份、醋酸乙烯-乙烯共聚物5-10份、中聚羧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大孔型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混凝土的孔隙率为5‑35%,所述生态混凝土内的连通孔占15‑30%,所述生态混凝土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骨料400‑50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100‑120份、赤泥20‑30份、亚硝酸钠防冻剂10‑20份、醋酸乙烯‑乙烯共聚物5‑10份、中聚羧酸减水剂0.03‑0.08份、烷基苯磺酸钙5‑15份、缓释性材料10‑20份、丙烯酸共聚物5‑15份、木质磺酸盐3‑8份、生物质焦5‑10份、稳泡剂3‑10份、水60‑80份;所述骨料为粒径为2.5‑5mm砂石、粒径为10‑25mm的花岗岩碎石和粒径为10‑25mm的粘土陶粒的混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大孔型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混凝土的孔隙率为5-35%,所述生态混凝土内的连通孔占15-30%,所述生态混凝土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骨料400-50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100-120份、赤泥20-30份、亚硝酸钠防冻剂10-20份、醋酸乙烯-乙烯共聚物5-10份、中聚羧酸减水剂0.03-0.08份、烷基苯磺酸钙5-15份、缓释性材料10-20份、丙烯酸共聚物5-15份、木质磺酸盐3-8份、生物质焦5-10份、稳泡剂3-10份、水60-80份;所述骨料为粒径为2.5-5mm砂石、粒径为10-25mm的花岗岩碎石和粒径为10-25mm的粘土陶粒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宜松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