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工程、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污染控制型生态混凝土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生态混凝土最早于1993年由日本大成建设技术研究所开发,1995年日本正式提出了生态混凝土的概念。此后,国际上对生态混凝土的研究逐渐增多。自从2000年前后,我国也相继开展了对生态混凝土的研究工作。生态混凝土的应用和研究目前主要在于三方面1)植被生长型生态混凝土,主要 应用于河道护岸,克服了原有“三面光”河道生态性能以及水力交换性能差的缺点,使河道与岸边带存在了水力联通的同时,也可使植物生长。2)透水路面型生态混凝土,主要应用于透水路面、停车场以及面源污染控制,依靠生态混凝土的强透水性能,提高区域排水性能,并可结合生态混凝土下层的相关工程,起到面源污染控制效果。3)污染控制型生态混凝土,主要用于污水净化,基于生态混凝土较高的比表面积,依靠前期吸附、后期微生物作用,实现污染物净化去除。此外,还有部分将生态混凝土应用于其他领域的尝试,如应用于北方地区土壤盐分抑制等。总体看来,对生态混凝土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也在工程应用上取得了较多的应用。但是各生态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赤泥添加型生态混凝土,其包含胶凝材料、集料、水和萘系高效减水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战坡,胡春明,王亮,王世岩,刘畅,杨素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