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涵道载人无人互换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769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涵道载人无人互换飞行器,包括有飞行器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两端涵道内的一对发动机和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处于发动机上方并通过联轴器与发动机输出轴连接,所述发动机输出轴安装发动机扇叶,发动机扇叶上方安装有防护罩,所述发动机底部固定在活动板上,所述活动板连接动力转向支架,所述动力转向支架连接飞行器壳体,所述飞行器壳体的中段上方安装有飞控区壳体,所述飞控区壳体上方设置操作踏板,所述操作踏板下方设置有拆装滑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军用邻域,用于单兵飞行与战备物资的运输,也可作侦查飞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抢险救灾、海上救援。可将人员运载到目的地后留空飞行。

A dual ducted manned unmanned interchangeable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culvert manned interchangeabl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n aircraft housing and a pair of engines and motors arranged in the culverts at both ends of the housing. The motor is above the engin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gine output shaft through a coupling. The engine output shaft is mounted with the engine fan blade, and the engine fan blade is sent out. A protective cover is arranged above the motor fan blade, the bottom of the engine is fixed on a movable plate, the movabl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power steering bracket, the power steering bracket is connected with an aircraft shell, a flight control zone shell is arranged above the middle part of the aircraft shell, and an operation pedal is arranged above the flight control zone shell, and the operation is described. A dismounting slide rail is arranged below the peda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in military neighborhoods,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single-soldier flight and war readiness materials, and for the investigation flight;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for emergency rescue and disaster relief and maritime rescue. Personnel can be transported to the destination and left emp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涵道载人无人互换飞行器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载人与无人模式互换飞行器。
技术介绍
无人机技术最早出行在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费雷尔公司将一架“女王”双固定翼飞机改造成无人靶机,在航空邻域开起了无人机的篇章。到如今,随现代科技,尤其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无人机技术逐渐成熟,制造成本和进入门槛降低,使无人机在军用、民用、特种领域有了充分的应用。如军用作战侦查、民用农业植保和娱乐摄影,在火灾救援、海上搜寻等特种领域也发挥重要作用。个人飞行器也是在航空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飞行器,目前世界上存在的个人飞行器材主要有动力三角翼式、双发涵道涡轮式、单人火箭背包式、顶置及下置共轴反桨式。多用于军用和极限运动邻域。目前飞行器市场大多以有人和无人单一的飞行模式,而无人机和个人飞行器都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无人机普遍使用电池作为动力源,使之承载能力和续航能力有限。传统的个人飞行器也同样存在许多问题,如动力三角翼式飞行器需要大型规范的起落场地。双发涵道涡轮式飞行器结构复杂、重量太大因此耗能大。单人火箭背包式飞行器成本高、耗能大。共轴反桨式飞行器多数采用1米或以上螺旋桨,安全性低人容易触桨,而且灵活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性高、承载能力强、垂直起降、环境适应性强的载人与无人双模式互换飞行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涵道载人无人互换飞行器,包括有飞行器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两端涵道内的一对发动机和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处于发动机上方并通过联轴器与发动机输出轴连接,所述发动机输出轴安装发动机扇叶,所述发动机扇叶上方设置有防护网罩,所述发动机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动力转向支架上,所述动力转向支架焊接在所述飞行器壳体中段,所述飞行器壳体中段上方通过螺栓安装有飞控区壳体,所述飞控区壳体上方设置载人操作踏板,所述载人操作踏板下方设置有拆装滑轨,所述拆装滑轨下方设置有计算机控制盒,所述计算机控制盒内设置有飞行辅助控制器、无线电接收模块、飞行器油路控制器,所述计算机控制盒两侧安装蓄电池,所述飞行器壳体中段下方通过卡槽安装承载盒,所述承载盒内设置有安装云台的导轨,所述飞行器壳体中段下方设置起落架,所述飞行器两端为飞行器传感器放置区。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双涵道载人无人互换飞行器,其中所述电动机置于联轴器上方。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双涵道载人无人互换飞行器,其中所述转轴与所述联轴器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双涵道载人无人互换飞行器,其中所述控制盒两侧安装蓄电池的数量分别为两块。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双涵道载人无人互换飞行器,两侧涵道发动机叶片上方安装有防护网罩。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双涵道载人无人互换飞行器,其中所述动力转向支架装有两个伺服电机。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包括飞行器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两端涵道内的一对发动机和电动机,电动机与发动机通过联轴器连接,共同为提供飞行器动力,使其承载能力和续航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发动机底部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连接动力转向支架,通过转向支架控制飞行姿态使飞行器的机动性得到提升。拆装滑轨的设置方便了飞行器模式的转换,无人飞行时可加装油箱,提高续航能力。飞行器计算机控制系统辅助驾驶,载人时飞行姿态更平稳,降低驾驶难度,使飞行更安全。2.本技术可用于军用邻域,用于单兵飞行与战备物资的运输,也可作侦查飞行;本技术可用于抢险救灾、海上救援。可将人员运载到目的地后留空飞行;本技术在其他民用邻域也可得到应用如极限运动、土地测绘、高空摄影等。解决了传统无人机的航效问题和个人飞行器的空间要求较严,成本较高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其中1、飞行器壳体2、计算机控制盒3、防护网罩4、电动机5、承载盒6、起落架7、飞控区壳体8、操作踏板9、动力转向支架10、发动机11、蓄电池12、油路接口13、拆装滑轨14、传感器放置区15、涵道16、联轴器17、输出轴18、发动机扇叶19、活动板。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如图1所述包括有飞行器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两端涵道15内的一对发动机10和电动机4,电动机4处于发动机10上方并通过联轴器16与发动机输出轴17连接,发动机10的输出轴17安装发动机扇叶18,发动机底部设置有活动板19,活动板19连接动力转向支架9,通过动力转向支架9改变飞行器的飞行姿态。飞控区壳体7上方设置载人操作踏板8,人通过操作踏板8向控制器传输飞行指令,操作踏板下方设置有拆装滑轨13,可将操作踏板拆除安装油箱,飞行器改为无人机模式。滑轨下方设置有计算机控制盒2,计算机控制盒2内设置有飞行辅助控制器、无线电接收模块、飞行器油路控制器,有人时辅助人工操作,无人时控制飞行器飞行。蓄电池11用于为电动机4提供电能辅助发动机10运转,同时用于启动飞行器。油路接口12连接油箱,有人驾驶时,燃料置于背包内通过油管连接油路接口12。计算机控制盒2下方安装的承载盒5,内部设置安装云台的导轨,承载盒5可以被取下以安装其他设备。起落架6上安有防振机构用于飞行器平稳降落。飞行器两端传感器放置区14内安装水平、速度、压力、加速度、高度、定位传感器用于飞行器平衡飞行姿态。图1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性高、承载能力强、环境适应性强。通过拆装滑轨13就可实现飞行器的有人与无人飞行模式的转换,使其更高效完成飞行任务,混合动力结构,用电动机4与发动机10同时产生飞行动力,使飞行器飞行动力更充足,产生更大得承载能力,同时节约能耗。采用计算机控制辅助人工飞行使飞行器飞行姿态更平稳,减小人员的架势难度,使得飞行更安全。图1是以上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覆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涵道载人无人互换飞行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涵道载人无人互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飞行器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两端涵道内的一对发动机和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处于所述发动机上方并通过联轴器与发动机输出轴连接,所述发动机输出轴安装发动机扇叶,所述发动机扇叶上方设置有防护网罩,所述发动机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动力转向支架上,所述动力转向支架焊接在所述飞行器壳体中段,所述飞行器壳体中段上方通过螺栓安装有飞控区壳体,所述飞控区壳体上方设置载人操作踏板,所述载人操作踏板下方设置有拆装滑轨,所述拆装滑轨下方设置有计算机控制盒,所述计算机控制盒内设置有飞行辅助控制器、无线电接收模块、飞行器油路控制器,所述计算机控制盒两侧安装蓄电池,所述飞行器壳体中段下方通过卡槽安装承载盒,所述承载盒内设置有安装云台的导轨,所述飞行器壳体中段下方设置起落架,所述飞行器两端为飞行器传感器放置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涵道载人无人互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飞行器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两端涵道内的一对发动机和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处于所述发动机上方并通过联轴器与发动机输出轴连接,所述发动机输出轴安装发动机扇叶,所述发动机扇叶上方设置有防护网罩,所述发动机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动力转向支架上,所述动力转向支架焊接在所述飞行器壳体中段,所述飞行器壳体中段上方通过螺栓安装有飞控区壳体,所述飞控区壳体上方设置载人操作踏板,所述载人操作踏板下方设置有拆装滑轨,所述拆装滑轨下方设置有计算机控制盒,所述计算机控制盒内设置有飞行辅助控制器、无线电接收模块、飞行器油路控制器,所述计算机控制盒两侧安装蓄电池,所述飞行器壳体中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生李星章志凯彭钱诚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