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纺织经纱上浆用变性淀粉浆料技 术领域。
技术介绍
纺织经纱上浆是织造前经纱准备工序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其目的是增强、保伸、耐磨 和贴伏毛羽,以提高经纱的可织性,保证产品质量。淀粉、聚乙烯醇(PVA)、丙烯酸类浆料是当前纺织经纱上桨中常用的三大类浆料。经 纱上浆中主浆料为淀粉和聚乙烯醇。由于聚乙烯醇对环境污染大,不易生物降解,长期沉 积会引起生态破坏,现被列为"不洁"浆料,己引起纺织界的广泛重视。"不用或少用聚 乙烯醇"是纺织浆料的发展趋势之一,然而它的实现势必有替代聚乙烯醇的适宜浆料。一般的变性淀粉主要是通过切断淀粉大分子链的甙键或引入某些化学官能团,或者同 时采用这两种方法变性,虽然其上浆性能有所提高,但作用有限。接枝变性淀粉是淀粉化 学变性的一种,它是以淀粉为原料,在其大分子链上接枝一些柔性的支链,从而改善了浆 膜的柔韧性和浆液的混溶性,降低了浆液的凝胶现象,使浆料对上浆纤维具有较强的粘着 性能。国内对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的研究也获得了一些成果,但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接枝单体 的选择不够合理,单体的价格偏高、来源有限、适应范围偏窄;为了降低生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在质量百分比浓度5%~50%的淀粉水悬浮液中,加入淀粉质量5%~40%的丙烯酸乙酯单体,用稀酸调节pH值为3~4; 第二步:在第一步得到的溶液中,加入氧化还原类引发剂过氧化氢和硫酸亚铁,过氧化氢和硫酸亚铁的用量分别为淀粉质量的0.1%~5%和0.01%~2%,在氮气保护中,45-55℃下搅拌反应2.5-3.5小时; 第三步:以稀碱调整pH值为6~7,过滤并用水洗涤后,烘干粉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郁崇文,郭建生,钟晓敏,马越跃,刘星辰,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