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双亲性N,N-双酰基化壳聚糖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388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亲性N,N-双酰基化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属于精细化工领域中的壳聚糖改性技术。该方法利用LiBH↓[4]对酯的选择性还原能力,对完全N,O-酰化壳聚糖上的酯基进行还原,获得双亲性的N,N-双酰化壳聚糖。该产物具有双亲性的化学结构、能溶于氯仿等有机溶剂中,可应用于医药、日化、食品、环保、纺织和农业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n-双酰基化壳聚糖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高分子—壳聚糖的化学改性,属于精细化工的
具体地讲是双亲性N,N-双酰基化壳聚糖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无毒、无刺激性、无致敏性、无突变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日化、食品、环保、纺织和农业等领域。为了赋予壳聚糖新的功能和拓宽壳聚糖的应用范围,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壳聚糖酰基化改性的研究多集中于N,O-酰化壳聚糖和O-酰化壳聚糖。壳聚糖的N-酰化改性的研究不是很多,已有N-酰化改性的思路主要是通过直接壳聚糖酰化,再利用酯基较酰基易水解的性质,获得N-酰化壳聚糖。但是水解反应较难控制,因此很难获得高取代度的N,N-双酰化壳聚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N-酰基化壳聚糖制备方法的不足,提供易操作、高产率、高取代度的双亲性N,N-双酰基化壳聚糖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是述样的双亲性N,N-双酰基化壳聚糖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方案实现首先,将壳聚糖浸泡在氯仿/吡啶的混合溶液中,其中,氯仿/吡啶的体积比为1∶1.5~3,壳聚糖的质量与氯仿/吡啶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为1∶40~60(g/ml),在0~4℃下滴入理论量4~6倍量的酰氯,加热至70~90℃回流8~12小时;经冷却到室温后再加入理论量2~3倍量的酰氯,继续加热至70~90℃回流反应6~8小时后,倒入甲醇中,沉淀即为N,O-酰化壳聚糖初产物,用甲醇洗涤N,O-酰化壳聚糖初产物多次,真空干燥;再将N,O-酰化壳聚糖初产物放入乙醚中溶解,除去不溶物,即可得N,O-完全酰化壳聚糖;按N,O-完全酰化壳聚糖的质量与还原反应介质的体积比为1∶40~60(g/ml),将N,O-完全酰化壳聚糖溶于还原反应介质中,加入理论量的4~6倍量的还原剂,在室温下进行还原反应20~24h;将反应混合物过滤,沉淀用丙酮洗涤,真空干燥至恒重,便得到双亲性N,N-双酰基化壳聚糖。上述还原剂为硼氢化锂。上述还原反应介质为乙醚。上述酰氯为十二酰氯。上述酰氯为十四酰氯。上述酰氯为十六酰氯。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双亲性N,N-双酰基化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特点和优势1、N,N-双酰基化壳聚糖制备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易于控制,具有较高的产率和取代度。2、合成的N,N-双酰基化壳聚糖可溶于氯仿等有机溶剂。3、合成的N,N-双酰基化壳聚糖具有双亲性。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日化、食品、环保、纺织和农业等领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亲性N,N-双酰基化壳聚糖的合成路线。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双亲性N,N-双酰基化壳聚糖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中所用的酰氯为十二酰氯,其相应产物是双亲性N,N-双十二酰化壳聚糖,本专利技术中酰氯也可用十四酰氯或十六酰氯,其相应产物为双亲性N,N-双十四酰化壳聚糖或双亲性N,N-双十六酰化壳聚糖。双亲性N,N-双十二酰化壳聚糖的制备,其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将1g壳聚糖浸泡在15mL氯仿/30mL吡啶的混合溶液中,在0℃下滴入理论量4倍量的十二酰氯,80℃回流8小时;冷却到室温后再加入理论量2倍量的十二酰氯,加热至80℃继续回流反应6h,倒入甲醇中,沉淀即为N,O-十二酰化壳聚糖初产物,用甲醇洗涤3-5次,真空干燥。N,O-十二酰化壳聚糖初产物用乙醚溶解,除去不溶物,既可得完全N,O-十二酰化壳聚糖。称取1g完全N,O-十二酰化壳聚糖,溶于50mL乙醚中,加入理论量4~6倍的硼氢化锂,在室温下进行还原反应24h。将反应混合物过滤,沉淀用丙酮洗涤,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双亲性N,N-双十二酰化壳聚糖。权利要求1.双亲性N,N-双酰基化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案实现首先,将壳聚糖浸泡在氯仿/吡啶的混合溶液中,其中,氯仿/吡啶的体积比为1∶1.5~3,壳聚糖的质量与氯仿/吡啶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为1∶40~60(g/ml),在0~4℃下滴入理论量的4~6倍量的酰氯,加热至70~90℃回流8~12小时;经冷却到室温后再加入理论量的2~3倍量的酰氯,继续加热至70~90℃回流反应6~8小时后,倒入甲醇中,沉淀即为N,O-酰化壳聚糖初产物,用甲醇洗涤N,O-酰化壳聚糖初产物3~5次,真空干燥;再将N,O-酰化壳聚糖初产物放入乙醚中溶解,除去不溶物,既可得N,O-完全酰化壳聚糖;按N,O-完全酰化壳聚糖的质量与还原反应介质的体积比为1∶40~60(g/ml),将N,O-完全酰化壳聚糖溶于还原反应介质中,加入理论量的4~6倍量的还原剂,在室温下进行还原反应20~24h;将反应混合物过滤,沉淀用丙酮洗涤,真空干燥至恒重,便得到双亲性N,N-双酰基化壳聚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亲性N,N-双酰基化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还原剂为硼氢化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亲性N,N-双酰基化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还原反应介质为乙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亲性N,N-双酰基化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酰氯为十二酰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亲性N,N-双酰基化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酰氯为十四酰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亲性N,N-双酰基化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酰氯为十六酰氯。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亲性N,N-双酰基化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属于精细化工领域中的壳聚糖改性技术。该方法利用LiBH文档编号A61K31/716GK1793182SQ20051002263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1日专利技术者李明春 申请人:华侨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亲性N,N-双酰基化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案实现:首先,将壳聚糖浸泡在氯仿/吡啶的混合溶液中,其中,氯仿/吡啶的体积比为1∶1.5~3,壳聚糖的质量与氯仿/吡啶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为1∶40~60(g/ml),在0~4℃下滴入理论量的4~6倍量的酰氯,加热至70~90℃回流8~12小时;经冷却到室温后再加入理论量的2~3倍量的酰氯,继续加热至70~90℃回流反应6~8小时后,倒入甲醇中,沉淀即为N,O-酰化壳聚糖初产物,用甲醇洗涤N,O-酰化壳聚糖初产物3~5次,真空干燥;再将N,O-酰化壳聚糖初产物放入乙醚中溶解,除去不溶物,既可得N,O-完全酰化壳聚糖;按N,O-完全酰化壳聚糖的质量与还原反应介质的体积比为1∶40~60(g/ml),将N,O-完全酰化壳聚糖溶于还原反应介质中,加入理论量的4~6倍量的还原剂,在室温下进行还原反应20~24h;将反应混合物过滤,沉淀用丙酮洗涤,真空干燥至恒重,便得到双亲性N,N-双酰基化壳聚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春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