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8344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控制系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设置有气体平衡腔,所述气体平衡腔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气泵,所述平衡气腔端壁上左右对称设置有气阀,所述平衡气腔内左右对称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面贯穿所述基座伸入外界空间且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工作中,此搬运机器人通过红外检测仪确定货物的位置与放置的位置,控制内部电机驱动装置移动、旋转、升降与搬运,同时在移动过程中通过气压的调节维持装置的崎岖路面移动时的平衡稳定,通过联轴器与连接轴的传动保证装置在保持平衡的过程中继续移动,此装置自动化程度高,灵活且高效,能保持货物搬运中的稳定性。

A robot control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bot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a base, a gas balance chamber is arranged in the base, an air pump is fixed in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gas balance chamber, a gas valve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end wall of the balance chamber, a piston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in the balance chamber, and a piston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piston. A piston rod is fixed in position, and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piston rod penetrates the base into the outer space and is fixed with a supporting block. In the work of the invention, the carrying robot determines the position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goods through an infrared detector, and controls the movement, rotation, lifting and handling of the internal motor driving device. During the moving process, the balance and stability of the device are maintained when the rugged road moves through the adjustment of air pressure, and the device is ensured to move continuously in the course of maintaining balance by the transmission of coupling and connecting shaft. The device is highly automated, flexible and efficient, and can maintain the stability in the cargo hand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搬运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器人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或生活中,搬运是经常性动作,只要有货物的移动就有搬运工作,对于数量大且质量重的货物搬运往往需要大型器械与人工的配合完成,大型机械装置占地面积大且不同独立完成搬运工作,目前的搬运机器人机体固定于一处通过机械臂的转动与长度高度调节进行货物搬运,但对于小而数量多的货物使用会增加搬运成本,且搬运范围小,其次,目前可移动的搬运装置存在移动过程中装置稳定性差,对路面的适应性差,往往只能在平滑路面移动,造成它可适用范围小,但本专利技术装置能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控制系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设置有气体平衡腔,所述气体平衡腔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气泵,所述平衡气腔端壁上左右对称设置有气阀,所述平衡气腔内左右对称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面贯穿所述基座伸入外界空间且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靠近所述气泵的一端面内转动式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设置有滚动轮,所述基座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内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左端面啮合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内贯穿设置有转动杆,所述第一传动腔左右对称设置开口朝向外侧的连接腔,所述转动杆左右端面分别贯穿所述第一传动腔伸入所述连接腔内且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远离所述第一传动腔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固定块上侧于所述基座内左右对称设置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设置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弹簧槽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前后贯穿且开口朝下的空腔,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左右对称且左右贯穿的第一空槽,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联轴器的一端面贯穿第一空槽及空腔且与所述连接块通过轴承转动式连接,所述连接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下端面啮合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空槽下侧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二空槽,所述转动轴靠近所述固定块的一端面贯穿所述第二空槽及第二齿轮与所述连接块通过轴承转动式连接,所述基座上端面左右对称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前后端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固杆,所述第一固杆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柄,所述第一凹槽之间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下端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配合设置有左右对称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柄,所述第一滑槽前侧连通设置有导滑槽,所述导滑槽前侧连通设置有滑动槽,左侧所述第一滑块前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滑动齿条,右侧所述第一滑块前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滑动齿条,所述第二滑动齿条前端面与所述第二滑动齿条后端面之间啮合设置有电机驱动的啮合齿轮。作为优选,所述基座上侧设置有机身,所述机身下端面内设置有左右对称的开口朝下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前后端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固杆,所述第二固杆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柄,所述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上端壁固定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滑动配合设置有左右对称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转动式连接有第四转柄,所述第一转柄通过连接转柄与第四转柄转动式连接,所述第二转柄通过连接转柄与所述第三转柄转动式连接,所述机身上端面内固定设置有转向电机,所述机身上侧设置有转动体,所述转动体内设置有内齿槽,所述内齿槽内啮合设置有转向齿轮,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出轴上端面固定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上端面贯穿所述转动体伸入所述内齿槽内且与所述转向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内齿槽上侧设置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左右端壁之间固定设置有滑动固杆,所述滑动固杆上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对称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前端面固定设置有Z字形夹紧杆,左侧所述移动块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向右延伸的第一齿条,右侧所述移动块上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块,所述第二固块后端面固定设置有向左延伸的第二齿条,所述滑动腔上端壁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内设置有左右贯穿的传动槽,所述传动槽内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滑动腔上端壁内固定设置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下端面贯穿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传动槽下端壁转动式连接,所述第一齿条后端面与所述传动齿轮前端面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条前端面与所述传动齿轮后端面啮合连接,所述转动体上端面固定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固定设置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上固定设置有红外检测仪。作为优选,所述夹紧杆的高度等于此装置中所述机身下端面与所述基座上端面抵接时滑动固杆与地面的高度,左右对称的所述夹紧杆相对的一端面上固定设置有防滑垫。作为优选,所述机身与所述转动体抵接的端面内设置有若干滚珠槽,滚珠槽内设置有滚珠。作为优选,初始状态时,连接轴与联轴器之间固定连接但处于松弛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机器人控制系统整体全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机器人控制系统中A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机器人控制系统中B-B方向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机器人控制系统中C-C方向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机器人控制系统整体全剖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机器人控制系统,包括基座10,所述基座10内设置有气体平衡腔11,所述气体平衡腔11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气泵12,所述平衡气腔11端壁上左右对称设置有气阀14,所述平衡气腔11内左右对称设置有活塞13,所述活塞13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活塞杆15,所述活塞杆15下端面贯穿所述基座10伸入外界空间且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6,所述支撑块16靠近所述气泵12的一端面内转动式连接有转动轴17,所述转动轴17上固定设置有滚动轮18,所述基座10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块37,所述固定块37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腔19,所述第一传动腔19内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20,所述驱动电机20的输出轴21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22,所述第一锥齿轮22左端面啮合设置有第二锥齿轮23,所述第二锥齿轮23内贯穿设置有转动杆24,所述第一传动腔19左右对称设置开口朝向外侧的连接腔67,所述转动杆24左右端面分别贯穿所述第一传动腔19伸入所述连接腔67内且固定连接有联轴器25,所述联轴器25远离所述第一传动腔19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6,所述固定块37上侧于所述基座10内左右对称设置有弹簧槽27,所述弹簧槽27内设置滑动块28,所述滑动块28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压缩弹簧29,所述压缩弹簧29另一端与所述弹簧槽27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28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连接杆30,所述连接杆30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控制系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设置有气体平衡腔,所述气体平衡腔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气泵,所述平衡气腔端壁上左右对称设置有气阀,所述平衡气腔内左右对称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面贯穿所述基座伸入外界空间且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靠近所述气泵的一端面内转动式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设置有滚动轮,所述基座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内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左端面啮合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内贯穿设置有转动杆,所述第一传动腔左右对称设置开口朝向外侧的连接腔,所述转动杆左右端面分别贯穿所述第一传动腔伸入所述连接腔内且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远离所述第一传动腔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固定块上侧于所述基座内左右对称设置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设置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弹簧槽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前后贯穿且开口朝下的空腔,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左右对称且左右贯穿的第一空槽,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联轴器的一端面贯穿第一空槽及空腔且与所述连接块通过轴承转动式连接,所述连接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下端面啮合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空槽下侧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二空槽,所述转动轴靠近所述固定块的一端面贯穿所述第二空槽及第二齿轮与所述连接块通过轴承转动式连接,所述基座上端面左右对称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前后端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固杆,所述第一固杆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柄,所述第一凹槽之间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下端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配合设置有左右对称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柄,所述第一滑槽前侧连通设置有导滑槽,所述导滑槽前侧连通设置有滑动槽,左侧所述第一滑块前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滑动齿条,右侧所述第一滑块前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滑动齿条,所述第二滑动齿条前端面与所述第二滑动齿条后端面之间啮合设置有电机驱动的啮合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控制系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设置有气体平衡腔,所述气体平衡腔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气泵,所述平衡气腔端壁上左右对称设置有气阀,所述平衡气腔内左右对称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面贯穿所述基座伸入外界空间且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靠近所述气泵的一端面内转动式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设置有滚动轮,所述基座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内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左端面啮合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内贯穿设置有转动杆,所述第一传动腔左右对称设置开口朝向外侧的连接腔,所述转动杆左右端面分别贯穿所述第一传动腔伸入所述连接腔内且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远离所述第一传动腔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固定块上侧于所述基座内左右对称设置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设置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弹簧槽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前后贯穿且开口朝下的空腔,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左右对称且左右贯穿的第一空槽,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联轴器的一端面贯穿第一空槽及空腔且与所述连接块通过轴承转动式连接,所述连接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下端面啮合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空槽下侧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二空槽,所述转动轴靠近所述固定块的一端面贯穿所述第二空槽及第二齿轮与所述连接块通过轴承转动式连接,所述基座上端面左右对称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前后端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固杆,所述第一固杆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柄,所述第一凹槽之间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下端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配合设置有左右对称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柄,所述第一滑槽前侧连通设置有导滑槽,所述导滑槽前侧连通设置有滑动槽,左侧所述第一滑块前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滑动齿条,右侧所述第一滑块前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滑动齿条,所述第二滑动齿条前端面与所述第二滑动齿条后端面之间啮合设置有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英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海利航机电设备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