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海藻粘胶纤维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3287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活性海藻粘胶纤维,所述粘胶纤维中含有海藻,所述海藻的粒径小于3μm,所述海藻相对于纤维素的重量百分比为5%~15%,所述粘胶纤维中含有锌或银,所述锌或银相对于纤维素的重量百分比为0.25%~1.0%。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上述生物活性海藻粘胶纤维的制造方法,由于该方法是在常规粘胶纤维生产工艺上的改进,所以它可利用现有粘胶纤维生产设备,制造出生物活性海藻粘胶纤维。而该粘胶纤维中含有美容护肤功能的海藻成分,因而对人体肌肤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可适用于各类保健用途的纺织原料及织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粘胶纤维
,尤其涉及一种含有海藻成份的粘胶纤维; 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粘胶纤维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海藻是美容护肤的重要元素之一,其中富含蛋白质、各种硬矿物质和微量 元素(包括钾、钙、钠、镁、铝、锶、钴、锰等)、维生素、海藻多糖、褐藻多 糖、淀粉、甘露醇、纤维素等。研究发现海藻可吸纳多达一千多种海洋的微量 元素,比陆地上的药草多出十倍,特别是对老化而干燥皮肤,敏感性肤质及皮 肤病都有不错的美肤功能和疗效。此外,海藻可以增进脂肪代谢、消肿、美疗 界也将其应用到脂肪燃烧方面。海藻粉对粗糙的皮肤十分有效,不仅能供给水 分,还能减少刺激,消除炎症,效果非常明显。公知技术中披露过一种海藻酸盐/纤维素复合纤维,由于该纤维中添加了海 藻酸盐成份,使该复合纤维不仅具有高吸湿性,而且能够促进皮肤炎症的愈合。 采用该复合纤维制得的织物,手感饱满,吸水性强,同时湿态下强度高,织物 尺寸稳定性好,不仅适合于医疗卫生领域,而且也特别适合用做各种贴身内衣、 儿童服装及高档服饰。但是,海藻酸盐仅为海藻成分中的一种,而海藻中含有 的大量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则无法充分利用,从而限制了粘 胶纤维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海藻粘胶纤维, 该粘胶纤维对人体肌肤具有多种生物保健和营养效果,而且其原料可天然再生, 产品可自然降解。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造生物活性海藻粘胶纤 维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可利用现有粘胶纤维生产设备,工艺较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生物活性海藻粘胶纤 维,所述粘胶纤维中含有海藻,所述海藻的粒径小于3jLim,所述海藻相对于纤 维素的重量百分比为5°/。~15%。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粘胶纤维中含有锌或银,所述锌或4M目对于纤维素的 重量百分比为0. 25% ~ 1. 0%。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海藻为褐藻、绿藻或红藻。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生物活性海藻粘胶纤 维的制造方法,以纤维素浆粕为原料,包括粘胶的制备步骤,粘胶的纺前准备 步骤,纺丝步骤,以及纤维的后处理步骤,它还包括一个海藻添加步骤,所述 海藻添加步骤是首先将海藻制成3 pim以下的超细微粉,并将其加入到粘胶制备 步骤的黄化至纺丝步骤前的任一工序的粘胶中,混合均匀。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纤维的后处理步骤的精练中,以含4艮离子或锌离子 的母液处理初生的纤维素丝条,母液中固含物含量为10%-15°/。,分散剂为三聚 磷酸钠或硬脂酸钠,添加量为固含物的1% ~ 1. 5%。由于上述方法是在常规粘胶纤维生产工艺上的改进,它可利用现有粘胶纤 维生产设备,制造出生物活性海藻粘胶纤维。由于该粘胶纤维中含有美容护肤 功能的海藻成分,因而对人体肌肤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可适用于各类保健用途 的纺织原料及织物。由于金属银离子和金属锌离子具有抗菌效用,而海藻具有极强的吸附螫合 金属离子的能力,故含有海藻的纤维螯合银、锌离子后,海藻与银离子或锌离 子能够结合牢固,处理过程中不易流失,耐染整洗涤处理,抗菌效能稳定。纤维素纤维以及海藻原料均来自天然,可自然再生,可生物降解,与以石 油等为原料的合成纤维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发展前景广阔。在纤维素纤维的 基础上赋以健康保健功能,符合现代社会人们追求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方 向和纟i会潮 流o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实例为描述本专利技术,但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 实施例1将褐藻制成3jum以下的超细微粉;以化纤棉浆为原料制备粘胶,在制胶的 后溶解工序按6% (对纤维素的重量比)加入海藻超细微粉,搅拌2小时,使 其混合均匀。在黄化初溶解过程中加入2% (对纤维素的重量比)的V-318和1. 0% (对纤维素的重量比)的S-653作变性剂。V-318的成份是聚乙二醇烷基 胺,是Berol Nobel Berol Industries Swtden生产的一种改进加工性能的添 加助剂,用于改进型高强度粘胶丝和高湿模量纤维变性剂,粘胶中可溶,在粘 胶中为非离子型,而在酸浴中为阳离子型,可与非离子型和阳离子型的粘胶和 纺丝添加剂相溶。S-653的成份是聚乙二醇聚胺,是Berol Nobel Berol Industries Swtden生产的一种改善力。工性能的添加助剂,在酸浴中是阳离子 型,能与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粘胶助剂或纺丝助剂相容。将上述几种成分充分 搅拌混合均匀,制得纺丝原液。经酸浴成型,其工艺条件为硫酸80g/l,硫酸 锌38g/l,疏酸钠350g/l,温度42。C。最后经常规的精炼烘干得到生物活性海藻 粘胶纤维,海藻含量在5.6% (对纤维素的重量比)。该纤维的干态断裂强度2. 6c幽ex,干态调湿伸度16%,纤度1.67dtex。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在精练步骤中以含有银离子的磷酸锆载 银水溶液作为母液处理初生的纤维素丝条,母液中按重量比,银含量为0.5%, 固含物磷酸锆载银含量为12%,分散剂使用三聚磷酸钠,添加量为固含物的 1.2%,再经烘干得到生物活性海藻粘胶纤维。海藻含量在5. 6%(对纤维素的重 量比),银含量0.30% (对纤维素的重量比)。该纤维的千态断裂强度 2.42cN/dtex,干态调湿伸度15%,纤度1, 68dtex。实施例3与实施例l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在精练步骤中以含有银离子的磷酸锆载锌水溶液作为母液处理初生的纤维素丝条,母液中按重量比,锌含量为0.8%, 固含物磷酸锆载锌含量为14%, ^:剂使用硬脂酸钠,添加量为固含物的1.4%, 再经烘干得到生物活性海藻粘胶纤维。海藻含量在5. 6% (对纤维素的重量比), 锌含量O. 60% (对纤维素的重量比)。该纤维的千态断裂强度2.42cN/dtex,干 态调湿伸度15%,纤度1.68dtex。 实施例4将绿藻制成3pm以下的超细微粉;以化纤木浆为原料制备粘胶,在粘胶的 纺前准备步骤的过滤前按8.5% (对纤维素的重量比)加入海藻超细微粉,充 分搅拌混合均匀。在后溶解过程中加入1.8% (对纤维素的重量比)的V-318 和1.2% (对纤维素的重量比)的S-653,将上述几种成分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制得纺丝原液。经酸浴成型,其工艺条件为疏酸75g/l,硫酸锌32g/l,硫酸钠 330g/l,温度4(TC。最后经常规的精炼烘干得到生物活性海藻粘胶纤维,纤维 中海藻含量在7.8% (对纤维素的重量比)。纤维的干态断裂强度2. 7cN/dtex, 干态调湿伸度19%,纤度l. 32dtex。实施例5将红藻制成3litn以下的超细微粉;以竹浆为原料制备粘胶,在粘胶的纺前 准备步骤的连续脱泡前按11.5% (对纤维素的重量比)加入海藻超细微粉,充 分搅拌混合均匀。在黄化初溶解过程中加入2. 4 %(对纤维素的重量比)的V-318 和O. 5% (对纤维素的重量比)的S-653,将上述几种成分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制得纺丝原液。经酸浴成型,其工艺条件为疏酸73g/l,硫酸锌28g/l,硫酸钠 325g/l,温度4rC。经常规的精炼烘干得到生物活性海藻粘胶纤维。纤维中海 藻含量IO. 2% (对纤维素的重量比),干态断裂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生物活性海藻粘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纤维中含有海藻,所述海藻的粒径小于3μm,所述海藻相对于纤维素的重量百分比为5%~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洋王乐军姜明亮吕翠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