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2767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线阻尼器,包括:缸体,缸体包括封闭的第一端以及设置有一开口的第二端;连杆机构,连杆机构穿过开口活动插设在缸体中;活塞阀片开闭机构,活塞阀片开闭机构设置在连杆机构位于缸体的一端;收缩套机构套,收缩套机构套设在连杆机构中,且位于缸体中,并与缸体的第二端侧壁相抵,将缸体分为油腔和气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收缩套机构的设置将油腔与气腔分隔,代替了现有阻尼器油气混合的设置,使得油液直接作用于连杆机构,取消了无效行程,进而在同样的体积下,具有较大的承重,同时,油腔与气腔分离的结构,使得油腔中不存在气体,从而使得阻尼器可以任意角度设置,此外也减小了阻尼器运动时的噪音。

A linear damp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near damper,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block, a cylinder block including a closed first end and a second end with an opening; a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is movably inserted into the cylinder block; a piston valve plate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and a piston valve plate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which are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cylinder block; The contraction sleeve mechanism sleeve is set in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and is located in the cylinder block, which is in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second end side wall of the cylinder block. The cylinder block is divided into oil cavity and air cavity. The setting of the shrinkage sleeve mechanism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separates the oil cavity from the gas cavity, replacing the existing setting of the oil-gas mixing of the damper, so that the oil directly acts on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eliminating the invalid stroke, thereby having a greater bearing capacity under the same volume,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structure of the oil cavity and the gas cavity separating makes the oil cavity. There is no gas, so that the damper can be set at any angle, in addition to reducing the noise when the damper mo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线阻尼器
本技术涉及阻尼器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直线阻尼器。
技术介绍
使自由振动衰减的各种摩擦和其他阻碍作用,我们称之为阻尼。而安置在结构系统上的“特殊”构件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我们称为阻尼器。目前的马桶盖,洗碗机,抽水槽,烤箱,以及各类箱柜大多较大且有一定重量,如果没有缓降的话,下降时会产生很大声音,甚至有可能夹到使用者的手造成伤害,因此,其中多应用了阻尼器结构,以防止使用者受伤。现在的阻尼器多为油气混合的阻尼器,即缸体1内油气混合,因此当连杆2运动,带动活塞运动时,首先需要将缸体1内的气体排出,随后对油液产生挤压,进而产生阻尼,而在排气过程中并没有阻尼产生,因此产生了一段无效行程,此外,油气混合的阻尼器实用方向受到限制,一旦方向变动,会导致阻尼器失效。此外,由于现有的烤箱橱柜多采用智能化设计,内设有控制机构,因此增加了盖板的重量,现有的微型阻尼器由于存在无效行程,因此承重有限,因此需要增加阻尼器的体积,以增加它的承重,但是这样影响箱柜的美观度,同时,不利于安装使用。即现有技术的阻尼器无法多方向使用,且具有无效行程无法持续稳定的输出阻尼,导致其承重有限,进而影响了其缓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可以任意方向安装使用,且不存在无效行程使其可以输出稳定阻尼,且承重效果更佳的直线阻尼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直线阻尼器,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包括封闭的第一端以及设置有一开口的第二端;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穿过所述开口活动插设在所述缸体中;活塞阀片开闭机构,所述活塞阀片开闭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杆机构位于所述缸体的一端;收缩套机构套,所述收缩套机构套设在所述连杆机构中,且位于所述缸体中,并与所述缸体的第二端侧壁相抵,将所述缸体分为油腔和气腔。较佳的,所述收缩套机构包括:导向座,所述导向座套设在所述导向座套设在所述连杆机构上,且所述导向座一端设置有座底,其中座底与所述缸体的第二端上的开口相卡合,所述座底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孔;收缩套,所述收缩套套设在所述导向座外,并与所述缸体的第二端的内壁相卡合,所述收缩套与所述导向座之间形成气腔,且所述气缸与所述排气孔相连同。较佳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所述连杆包括活动端和推动端,其中所述活动端插设在所述缸体中,另一端位于所述缸体外;弹簧座,所述弹簧座设置在所述推动端上;外置弹簧,所述外置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座相抵,另一端与所述导向座的座底相抵,用以连杆的复位。较佳的,所述连杆上还设置有一第一轴肩结构,所述第一轴肩结构位于所述活塞阀片开闭机构与收缩套机构之间,所述活动端与所述第一轴肩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轴肩,所述第二轴肩与活动端端部之间设置有环形凸起结构,且所述活动端的端部具有限位凸起。较佳的,所述活塞阀片开闭机构包括:带孔活塞,所述带孔活塞活动套设在所述连杆的活动端,位于所述环形凸起与限位凸起之间;底座,所述底座套设在所述连杆上位于所述第一轴肩与所述带孔活塞之间;阀片,所述阀片设置在套设在所述连杆上,位于所述带孔活塞与所述底座之间,且所述阀片的一端卡设在所述第二轴肩与所述环形凸起之间。较佳的,所述带孔活塞上设置有若干出油孔。较佳的,所述阀片的直径大于相距最远的出油孔之间的距离。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提供的所述收缩套机构的设置将油腔与气腔分隔,代替了现有阻尼器油气混合的设置,进而排气与连杆机构的运动同时进行,使得油液直接作用于连杆机构,进而使得阻尼器在使用过程中始终有阻尼产生,取消了无效行程,进而在同样的体积下,具有较大的承重,同时,油腔与气腔分离的结构,使得油腔中不存在气体,从而使得阻尼器可以任意角度设置,此外也减小了阻尼器运动时的噪音。(2)收缩套机构中收缩套的设置,将油腔与气腔隔离,防止了油气混合的状态,进而使得连杆运动时,油压始终作用于带孔活塞,使得阻尼器在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无效行程,同时油气分隔的设置,使得油腔中始终充满油液,进而使得阻尼器可以任意角度安装使用。(3)此外,收缩套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更具气压的实现排气和进气。(4)而所述带孔活塞活动设置连杆上,并通过环形凸起和限位凸起对其进行限位,使其与阀片压紧或者与阀片分离,进而实现了出油孔的堵塞与导通,使得直线阻尼器在承压状态下始终具有一定的阻尼,而未承压状态下可以快速复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直线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直线阻尼器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1、缸体;11、第一端;12、第二端;13、油腔;14、气腔;2、连杆;21、推动端;22、活动端;23、限位凸起;24、环形凸起;25、第二轴肩结构;26、第一轴肩结构;3、导向座;31、座底;32、排气孔;4、收缩套;5、底座;6、阀片;7、带孔活塞;71、出油孔;8、弹簧座;9、外置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作具体阐述。图1为本技术直线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直线阻尼器的局部放大图。示出了一种较佳的直线阻尼器,包括缸体1,活塞阀片开闭机构,收缩套机构以及连杆机构。其中,所述缸体1包括封闭的第一端11以及设置有一开口的第二端12,所述连杆机构穿过所述开口活动插设在所述缸体1中,所述活塞阀片开闭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杆机构位于所述缸体1的一端,所述收缩套机构套设在所述连杆机构中,且位于所述缸体1中,并与所述缸体1的第二端12侧壁相抵,将所述缸体1分为油腔13和气腔14。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当所述连杆机构朝向缸体1的第一端11方向运动时,由于活塞阀片开闭机构的设置,使得油腔13中的油液缓慢的穿过活塞阀片开闭机构朝向收缩套机构运动,进而对收缩套机构进行挤压,使得收缩套机构中的气腔14收缩,进而使得气腔14内的气体排出,气腔14减小,连杆机构进一步的进入缸体1中,且这一过程中,油腔13中的油液始终对随连杆机构一同运动的活塞阀片开闭机构具有阻尼作用。本技术中,所述收缩套机构的设置将油腔13与气腔14分隔,代替了现有阻尼器油气混合的设置,进而排气与连杆机构的运动同时进行,使得油液直接作用于连杆机构,进而使得阻尼器在使用过程中始终有阻尼产生,取消了无效行程,进而在同样的体积下,具有较大的承重,同时,油腔13与气腔14分离的结构,使得油腔13中不存在气体,从而使得阻尼器可以任意角度设置,此外也减小了阻尼器运动时的噪音。以下,以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描述之结构、工艺、选材仅用以说明实施方式的可行性,并无限制本技术保护范围之意图。更具体的,所述收缩套机构包括:收缩套4以及导向座3,其中所述导向座3套设在所述导向座3套设在所述连杆机构上,且所述导向座3一端设置有座底31,其中座底31与所述缸体1的第二端12上的开口相卡合,所述座底31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孔32。所述收缩套4套设在所述导向座3外,并与所述缸体1的第二端12的内壁相卡合,所述收缩套4与所述导向座3之间形成气腔14,且所述气缸与所述排气孔32相连同。当所述收缩套4收缩时可以将气腔14中的气体由所述排气孔32中排出。此外,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2,外置弹簧9以及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线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包括封闭的第一端以及设置有一开口的第二端;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穿过所述开口活动插设在所述缸体中;活塞阀片开闭机构,所述活塞阀片开闭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杆机构位于所述缸体的一端;收缩套机构套,所述收缩套机构套设在所述连杆机构中,且位于所述缸体中,并与所述缸体的第二端侧壁相抵,将所述缸体分为油腔和气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包括封闭的第一端以及设置有一开口的第二端;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穿过所述开口活动插设在所述缸体中;活塞阀片开闭机构,所述活塞阀片开闭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杆机构位于所述缸体的一端;收缩套机构套,所述收缩套机构套设在所述连杆机构中,且位于所述缸体中,并与所述缸体的第二端侧壁相抵,将所述缸体分为油腔和气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套机构包括:导向座,所述导向座套设在所述导向座套设在所述连杆机构上,且所述导向座一端设置有座底,其中座底与所述缸体的第二端上的开口相卡合,所述座底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孔;收缩套,所述收缩套套设在所述导向座外,并与所述缸体的第二端的内壁相卡合,所述收缩套与所述导向座之间形成气腔,且所述气缸与所述排气孔相连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所述连杆包括活动端和推动端,其中所述活动端插设在所述缸体中,另一端位于所述缸体外;弹簧座,所述弹簧座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通达减震器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