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拉手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25581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9 01:26
一种车用拉手阻尼器,包括外壳及密封地设于外壳上并相对外壳能转动的内壳,前述外壳包括外筒、位于外筒内腔的内筒及成型于外筒与内筒下边缘间的环状底板,前述的内壳包括圆筒状的插入部及成型于插入部端部的环状的盖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合部的外周边缘径向凸起形成有环形凸部,对应地,所述外筒内壁具有与前述环形凸部密封适配的环形的内凹区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装配时,通过外部施力,使外筒的产生一定的变形,将盖合部的环形凸部压入外筒的内凹区域,实现外壳和内壳的快速装配,有利于实现产品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阻尼器,该阻尼器可应用于拉手中,在拉手在回弹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
技术介绍
现有汽车顶棚拉手中为使拉手在回弹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往往会在安装的时候设置阻尼器,目前常见的阻尼器包括如下结构:包括外壳及密封地设于外壳上并相对外壳能转动的内壳,外壳包括外筒、位于外筒内腔的内筒及成型于外筒与内筒下边缘间的环状底板,外筒内壁、内筒外壁及环状底板之间形成储油腔,储油腔内填充有阻尼油,内壳包括圆筒状的插入部及成型于插入部端部的环状的盖合部,插入部插装于储油腔内,盖合部设于储油腔端口并将储油腔封闭盖住。在内壳旋转一定的角度时,外用面与内用面相比移动距离变大,所以外用面与阻尼油的接触面积相比于内用面与阻尼油的接触面积能够在每单位面积产生较大的制动扭矩。但目前的这类阻尼器需要再小型化上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小型化且装配快捷可靠的车用拉手阻尼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拉手阻尼器,包括外壳及密封地设于外壳上并相对外壳能转动的内壳,前述外壳包括外筒、位于外筒内腔的内筒及成型于外筒与内筒下边缘间的环状底板,前述外筒内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拉手阻尼器,包括外壳及密封地设于外壳上并相对外壳能转动的内壳,前述外壳包括外筒、位于外筒内腔的内筒及成型于外筒与内筒下边缘间的环状底板,前述外筒内壁、内筒外壁及环状底板之间形成储油腔,前述的内壳包括圆筒状的插入部及成型于插入部端部的环状的盖合部,前述的插入部插装于储油腔内,前述的盖合部设于储油腔端口并将储油腔封闭盖住,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合部的外周边缘径向凸起形成有环形凸部,对应地,所述外筒内壁具有与前述环形凸部密封适配的环形的内凹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拉手阻尼器,包括外壳及密封地设于外壳上并相对外壳能转动的内壳,前述外壳包括外筒、位于外筒内腔的内筒及成型于外筒与内筒下边缘间的环状底板,前述外筒内壁、内筒外壁及环状底板之间形成储油腔,前述的内壳包括圆筒状的插入部及成型于插入部端部的环状的盖合部,前述的插入部插装于储油腔内,前述的盖合部设于储油腔端口并将储油腔封闭盖住,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合部的外周边缘径向凸起形成有环形凸部,对应地,所述外筒内壁具有与前述环形凸部密封适配的环形的内凹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琳陈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