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坐式单轨的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192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跨坐式单轨的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结构,包括:中转平台和疏散平台;所述中转平台设置在列车行车方向的左侧,且所述中转平台的高度与所述列车的进出口高度一致;所述疏散平台由多块钢格栅拼接而成,所述疏散平台设置在所述中转平台的下方;所述中转平台上设有多个钢梯,所述钢梯的一端与所述中转平台相连,所述钢梯的另一端与所疏散平台相连;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在所述疏散平台的钢格栅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结构增强对环网电缆支持和固定的可靠性;同时,节省了制作特殊支撑结构的成本,减少投资;且避免了破坏现有的土建结构、便于施工安装及日常巡视维护。

A straddle type monorail elevated section ring network cable lay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raddle type monorail elevated section ring network cable laying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transfer platform and an evacuation platform; the transfer platform is arrang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train direction, and the height of the transfer platform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nlet and outlet height of the train; the evacuation platform is joined by a plurality of steel grids. The evacuation platform is arranged below the transfer platform, and a plurality of steel ladders are arranged on the transfer platform. One end of the steel lad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fer platform, the other end of the steel lad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evacuation platform, and the elevated interval ring network cable is laid on the steel grille of the evacuation platform. The cable laying structure of the elevated section ring network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enhances the reliability of supporting and fixing the cable of the ring network; at the same time, it saves the cost of making special supporting structure, reduces the investment; and avoids destroying the existing civil structure, facilitates the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and daily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坐式单轨的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结构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跨坐式单轨的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结构。
技术介绍
跨坐式单轨只有一条轨道,不像地铁那样有两条钢轨。特点是适应性强、噪声低、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非常强。类似于“空中小火车”,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70公里左右。我国第一条跨座式单轨为重庆轻轨2号线(也是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目前世界上最长最繁忙的跨座式单轨为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目前,国内既有跨座式单轨的环网电缆采用敷设在轨道梁下方(重庆2号线)或疏散平台下方(重庆3号线)的方式。将环网电缆设置在轨道梁下方时,施工及运营检均不便利,且长期运行后,安全可靠性存在隐患;将环网电缆设置于疏散平台下方时,需要制作特殊的支撑结构,增加投资,且施工及运营检均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跨坐式单轨的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结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跨坐式单轨的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结构,包括:中转平台和疏散平台;所述中转平台设置在列车行车方向的左侧,且所述中转平台的高度与所述列车的进出口高度一致;所述疏散平台由多块钢格栅拼接而成,所述疏散平台设置在所述中转平台的下方;所述中转平台上设有多个钢梯,所述钢梯的一端与所述中转平台相连,所述钢梯的另一端与所疏散平台相连;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在所述疏散平台的钢格栅上。其中,所述的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结构,还包括:过缆箱;所述过缆箱设置在所述钢梯与所述疏散平台之间,且所述过缆箱的顶部与所述钢梯接触,所述过缆箱的底部与所述疏散平台接触。其中,在所述疏散平台与所述中转平台之间设有多个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底端与所述疏散平台相连,所述支撑梁的顶端与所述中转平台相连。其中,在所述支撑梁上设有电缆支撑结构,所述电缆支撑结构与所述支撑梁垂直;高架区间环网电缆的控制保护设备和电源电缆敷设于所述电缆支撑结构上。其中,所述电缆支撑结构为角钢。其中,所述钢梯沿所述中转平台的延伸方向均匀布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跨坐式单轨的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结构,通过将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在中转平台与疏散平台之间的高架空间,增强对环网电缆支持和固定的可靠性;同时,节省了制作特殊支撑结构的成本,减少投资;且避免了破坏现有的土建结构、便于施工安装及日常巡视维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跨坐式单轨的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跨坐式单轨的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结构的断面图;图4为图2所示的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结构的断面图;图5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跨坐式单轨的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提供的跨坐式单轨的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结构的示意图;图7为图5或图6所示的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结构的断面图;其中,1-列车;2-轨道梁;3-中转平台;4-疏散平台;5-高架环网电缆;6-电缆支撑结构;7-支撑梁;8-钢梯;9-过缆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跨坐式单轨的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7所示,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结构包括:中转平台3和疏散平台4;所述中转平台3设置在列车1行车方向的左侧,且所述中转平台3的高度与所述列车1的进出口高度一致;所述疏散平台4由多块钢格栅拼接而成,所述疏散平台4设置在所述中转平台3的下方;所述中转平台3上设有多个钢梯8,所述钢梯8的一端与所述中转平台3相连,所述钢梯8的另一端与所疏散平台4相连;高架区间环网电缆5敷设在所述疏散平台4的钢格栅上。具体地,当跨坐式单轨交通为单线时,如图1所示,在列车1行驶方向的左侧设置中转平台3,即,在轨道梁2的侧边设置中转平台3。当跨坐式单轨交通为双线时,如图2所示,则其中一辆列车1向前行驶,一辆列车1向后行驶,中转平台3设置在两个轨道梁2之间。且中转平台3的高度与列车1进出口的高度一致,这样方便乘车人员从列车1行走至中转平台3。以及,在中转平台3的下方设置疏散平台4,即,中转平台3和疏散平台4分两层设置,上层为中转平台3,下层为疏散平台4。且通过钢梯8将中转平台3与疏散平台4连通,则在乘车人员从列车1行走至中转平台3时,可以通过钢梯8行走至疏散平台4。由于中转平台3与疏散平台4有一定的高度差,且疏散平台4由多块钢格栅构成,则可以将中转平台3与疏散平台4之间的空间作为高架区间环网电缆5的敷设区域。即,将高架区间环网电缆5敷设在疏散平台4的钢格栅上,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图3为跨坐式单轨交通为单线时,高架区间环网电缆5的敷设位置;图4为跨坐式单轨交通为双线时,高架区间环网电缆5的敷设位置。因此,不需要电缆支架也可完成高架区间环网电缆5的敷设。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高架区间环网电缆5敷设在中转平台3与疏散平台4之间的高架空间,增强对环网电缆支持和固定的可靠性;同时,节省了制作特殊支撑结构的成本,减少投资;且避免了破坏现有的土建结构、便于施工安装及日常巡视维护。另外,疏散平台4与中转平台3之间的间距一般为1675m,且疏散平台4支撑体系由连接轨道梁2的混凝土边横梁、混凝土中横梁、跨中钢横梁、四道钢纵梁组成,中转平台3支撑体系由钢立柱、横梁、小纵梁组成。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5-图7,所述的高架区间环网电缆5敷设结构,还包括:过缆箱9;所述过缆箱9设置在所述钢梯8与所述疏散平台4之间,且所述过缆箱9的顶部与所述钢梯8接触,所述过缆箱9的底部与所述疏散平台4接触。具体地,如图7所示,在钢梯8与疏散平台4之间设置过缆箱9,则在钢梯8与疏散平台4的连接处,可以通过过缆箱9供电缆穿越,避免了电缆敷设路径的中断。当跨坐式单轨交通为单线时,过缆箱9的设置位置如图5所示;当跨坐式单轨交通为双线时,过缆箱9的设置位置如图6所示。即,将过缆箱9设置在钢梯8与疏散平台4之间,则电缆可以穿过过缆箱9继续敷设。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钢梯8与疏散平台4之间设置过缆箱9,保证了高架区间环网电缆5敷设过程的连续性,提高了敷设结构的可靠性。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所述疏散平台4与所述中转平台3之间设有多个支撑梁7,所述支撑梁7的底端与所述疏散平台4相连,所述支撑梁7的顶端与所述中转平台3相连。具体地,在疏散平台4与中转平台3之间设置支撑梁7,可以提高整个疏散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固性,当乘车人员较多时,或者疏散结构的称重较大时,该中转平台3和疏散平台4均能够较稳固,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坐式单轨的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转平台和疏散平台;所述中转平台设置在列车行车方向的左侧,且所述中转平台的高度与所述列车的进出口高度一致;所述疏散平台由多块钢格栅拼接而成,所述疏散平台设置在所述中转平台的下方;所述中转平台上设有多个钢梯,所述钢梯的一端与所述中转平台相连,所述钢梯的另一端与所疏散平台相连;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在所述疏散平台的钢格栅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坐式单轨的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转平台和疏散平台;所述中转平台设置在列车行车方向的左侧,且所述中转平台的高度与所述列车的进出口高度一致;所述疏散平台由多块钢格栅拼接而成,所述疏散平台设置在所述中转平台的下方;所述中转平台上设有多个钢梯,所述钢梯的一端与所述中转平台相连,所述钢梯的另一端与所疏散平台相连;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在所述疏散平台的钢格栅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区间环网电缆敷设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缆箱;所述过缆箱设置在所述钢梯与所述疏散平台之间,且所述过缆箱的顶部与所述钢梯接触,所述过缆箱的底部与所述疏散平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亮王开康吴江涛钟骏付雨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