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迁移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1929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缆迁移工装,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以及锁紧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锁紧机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为弧形管壁结构,且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开口相对设置并在合拢时围成用于夹住电缆端部的连接腔体,连接腔体的一端封口,另一端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第一夹板上还设有用于穿设挂钩或绳索的吊环。基于上述结构,该工装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只需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将电缆的端部夹紧即可通过吊环与牵引装置固定连接,从而便于电缆的迁移,降低施工的难度,加快工程的进度;同时,该工装将电缆端部裸露的缆芯包覆在连接腔体内,使缆芯在迁移过程中不易被破坏,从而显著降低电缆的受损率,避免财产的巨大损失。

A cable transport tool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able migration tool, which comprises a hinged first and second splints, and a locking mechanism for lock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splints. The first and second splints are curved tube wall structures, and the opening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splints are arranged relative to each other and enclosed for clamping the cable when closed. The connecting cavity at the end is sealed at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cavity, and an opening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is arranged at the other end. A hanging ring for putting on a hook or rope is also arranged on the first splint. Based on the above structure, the installation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in operation. The end of the cable can be clamped by the first splint and the second splint to fix the connection with the haulage device through the hanging ring, thus facilitating the migration of the cable, reducing the difficulty of construction and speeding up the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At the same time, the installation will cover the exposed cable core at the end of the cable. In the connecting chamber, the cable core is not easy to be destroyed during the migration process, thereby significantly reducing the cable damage rate and avoiding huge property los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迁移工装
本技术涉及电缆迁移
,尤其涉及一种电缆迁移工装。
技术介绍
电缆在迁移时由于难以与牵引装置固定连接,往往施工困难。现有的技术一般是将电缆的一端用钢丝网套套住,再进行迁移,但此种措施无法保护电缆端部裸露的缆芯,会给缆芯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坏,增加了电缆报废的可能性。由于电缆的价值不菲,上述迁移过程中的危害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因此,设计一种既便于电缆迁移,又具有保护功能的工装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迁移工装,该工装结构简单,不仅能够将电缆与牵引装置固定连接,还能保护缆芯不易被破坏。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迁移工装,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以及锁紧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锁紧机构,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为弧形管壁结构,且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开口相对设置并在合拢时围成用于夹住电缆端部的连接腔体,所述连接腔体的一端封口,另一端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一夹板上还设有用于穿设挂钩或绳索的吊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边设有第一耳板,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边设有与所述第一耳板相对应的第二耳板,所述第一耳板和所述第二耳板铰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板的另一侧边设有第三耳板,所述第二夹板的另一侧边设有与所述第三耳板相对应的第四耳板,当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合拢时,所述第三耳板和所述第四耳板相互贴合并被所述锁紧机构锁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锁紧机构包括U形扣以及旋接于所述U形扣上的蝶形螺栓,所述U形扣卡接于相互贴合的所述第三耳板和所述第四耳板上并通过所述蝶形螺栓锁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耳板和所述第三耳板上均设有凸起,所述第二耳板和所述第四耳板上均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凹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凹槽的槽底设有第一密封条。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内侧壁在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均设有第二密封条,且所述第一夹板的第二密封条和所述第二夹板的第二密封条在合拢时围成一个环形的密封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密封条上设有沿所述第一夹板或所述第二夹板的周向分布的凸条,且所述第一夹板的凸条和所述第二夹板的凸条在合拢时围成一个环形的密封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凸条设有若干条,各所述凸条沿所述第一夹板或所述第二夹板的轴向平行并列排列,且所述凸条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为尺寸相同的半圆形管壁结构。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电缆迁移工装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以及锁紧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锁紧机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为弧形管壁结构,且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开口相对设置并在合拢时围成用于夹住电缆端部的连接腔体,连接腔体的一端封口,另一端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第一夹板上还设有用于穿设挂钩或绳索的吊环。基于上述结构,该工装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只需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将电缆的端部夹紧即可通过吊环与牵引装置固定连接,从而便于电缆的迁移,降低施工的难度,加快工程的进度;同时,该工装将电缆端部裸露的缆芯包覆在连接腔体内,使缆芯在迁移过程中不易被破坏,从而显著降低电缆的受损率,避免财产的巨大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缆迁移工装的侧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缆迁移工装的纵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中I区域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缆迁移工装的横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夹板,11、吊环,12、第一耳板,13、第三耳板,14、凸起,2、第二夹板,21、第二耳板,22、第四耳板,23、凹槽,231、第一密封条,3、锁紧机构,31、U形扣,32、蝶形螺栓,4、连接腔体,41、开口,42、第二密封条,421、凸条,5、缆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迁移工装,主要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以及锁紧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的锁紧机构3,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为弧形管壁结构,优选尺寸相同的半圆形管壁结构,且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的开口41相对设置并在合拢时围成用于夹住电缆端部的连接腔体4,连接腔体4的一端封口,另一端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41,第一夹板1上还设有用于穿设挂钩或绳索的吊环11。基于上述结构,该工装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只需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将电缆的端部夹紧即可通过吊环11与牵引装置固定连接,从而便于电缆的迁移,降低施工的难度,加快工程的进度;同时,该工装将电缆端部裸露的缆芯5包覆在连接腔体4内,使缆芯5在迁移过程中不易被破坏,从而显著降低电缆的受损率,避免财产的巨大损失。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夹板1的两侧边分别设有从其一端延伸至其另一端的第一耳板12和第三耳板13,同样的,第二夹板2的两侧边分别设有与第一耳板12相对应的第二耳板21以及与第三耳板13相对应的第四耳板22,其中,第一耳板12和第二耳板21以外侧边为转动轴铰接,从而使得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可转动打开和合拢,当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合拢时,第三耳板13和第四耳板22相互贴合并被锁紧机构3锁紧。进一步具体地,锁紧机构3包括U形扣31以及旋接于U形扣31上的蝶形螺栓32,U形扣31卡接于相互贴合的第三耳板13和第四耳板22上并通过蝶形螺栓32锁紧。再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耳板12和第三耳板13上均设有凸起14,第二耳板21和第四耳板22上均设有与凸起14相对应的凹槽23,优选地,凹槽23的槽底设有第一密封条231;除此之外,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的内侧壁在靠近开口41的位置均设有第二密封条42,且第二密封条42上设有沿第一夹板1或第二夹板2的周向分布的凸条421,优选地,凸条421设有若干条,各凸条421沿第一夹板1或第二夹板2的轴向平行并列排列,且凸条421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当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合拢时,凸起14压进凹槽23内压紧第一密封条231,同时,第一夹板1的第二密封条42与第二夹板2的第二密封条42围成一个环形的密封带,同样的,第一夹板1的凸条421和第二夹板2的凸条421围成一个环形的密封圈。基于上述结构,第一夹板1与第二夹板2的接触面以及电缆与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的接触面均密封良好,从而可保证连接腔体4的密封性能,防止电缆在迁移过程中进水,起到保护缆芯5的作用。综上,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迁移工装,主要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以及锁紧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的锁紧机构3,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为弧形管壁结构,优选尺寸相同的半圆形管壁结构,且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的开口41相对设置并在合拢时围成用于夹住电缆端部的连接腔体4,连接腔体4的一端封口,另一端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41,第一夹板1上还设有用于穿设挂钩或绳索的吊环11。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工装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电缆的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迁移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以及锁紧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锁紧机构,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为弧形管壁结构,且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开口相对设置并在合拢时围成用于夹住电缆端部的连接腔体,所述连接腔体的一端封口,另一端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一夹板上还设有用于穿设挂钩或绳索的吊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迁移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以及锁紧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锁紧机构,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为弧形管壁结构,且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开口相对设置并在合拢时围成用于夹住电缆端部的连接腔体,所述连接腔体的一端封口,另一端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一夹板上还设有用于穿设挂钩或绳索的吊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迁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边设有第一耳板,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边设有与所述第一耳板相对应的第二耳板,所述第一耳板和所述第二耳板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迁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的另一侧边设有第三耳板,所述第二夹板的另一侧边设有与所述第三耳板相对应的第四耳板,当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合拢时,所述第三耳板和所述第四耳板相互贴合并被所述锁紧机构锁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迁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U形扣以及旋接于所述U形扣上的蝶形螺栓,所述U形扣卡接于相互贴合的所述第三耳板和所述第四耳板上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赵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兆江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