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步随动电控外后视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8128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步随动电控外后视镜系统,包括车身、外后视镜以及以电控机构,电控机构包括Z轴旋转电机、Z轴角度传感器、X轴旋转电机、X轴角度传感器以及外后视镜控制器;Z轴旋转电机、Z轴角度传感器、X轴旋转电机、X轴角度传感器均电连接至外后视镜控制器,外后视镜控制器通过汽车的CAN总线连接至车体控制模块;Z轴旋转电机和Z轴角度传感器设于镜壳的转动轴上,X轴旋转电机和X轴角度传感器设于镜片的水平横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用于在检测到车辆起步时,控制左右后视镜转角的位置,自动增大车辆外后视镜后方来车的视野;挂倒档时,外后视镜自动控制后视镜转角位置,以便看清车身和后轮的底部。

A starting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external rearview mirror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tart-up follow-up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external rearview mirror system, including a car body, an external rearview mirror and an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Z-axis rotating motor, a Z-axis angle sensor, an X-axis rotating motor, an X-axis angle sensor and an external rearview mirror controller; a Z-axis rotating motor, a Z-axis angle sensor, and an X-axis rotating electricity. The machine and X-axis angle sensors are connected to the outside rearview mirror controller, and the outside rearview mirror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to the car body control module through the CAN bus of the car; the Z-axis rotating motor and the Z-axis angle sensor are locat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mirror shell, the X-axis rotating motor and the X-axis angle sensor are located on the horizontal axis of the lens.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to control the position of the left and right rear-view mirror corners when a vehicle is detected to start, automatically enlarge the field of vision of the vehicle behind the rear-view mirror, and automatically control the corners of the rear-view mirror when the vehicle is in reverse gear, so as to see clearly the bottom of the car body and rear whee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步随动电控外后视镜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起步随动电控外后视镜系统,属于汽车领域。
技术介绍
乘用车后视镜是乘用车的驾驶员观察后方视野的重要安全附件。按照部位的话,可以分为外后视镜及内后视镜;我国汽车产业近几年快速发展,未来一段将稳步向智能化发展,这对电控外后视镜有大量的需求,因此,乘用车电控外后视镜市场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现有的后视镜或多或少存在盲区、反光眩目、雨雾模糊等缺点,行驶过程中给驾驶员带来多不便,有碍行车安全。现有公开号为CN105083128A的专利技术专利《后视镜自动调节系统和方法及装设该系统的汽车》,由传感元件在汽车每次点火时感测用于判断驾驶者眼点的位置参数并将其转化成位置信号,同时判断车辆是否处于挂档或非P挡,如果是,则不调节后视镜,如果否,后视镜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所述位置信号后从后视镜位置记忆模块调出与所述位置信号相对应的后视镜镜面角度的预设值,所述后视镜位置记忆模块将所述预设值发送至执行电机,并由所述执行电机按照所述预设值驱动后视镜转动,从而完成后视镜调节。该技术方案仅解决了根据驾驶者的坐姿为新手驾驶者提供自动后视镜调节,从而使后视镜视野最大化。后视镜根据预设值进行调整,是否调整到位没有检测反馈,存在漏洞,且该技术方案无法在汽车开门时自动打开后视镜,也无法实现关闭车门后自动折叠后视镜,同时,在倒车时,无法控制镜片角度,也就无法看清车身和后轮的底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起步随动电控外后视镜系统,其能够在检测到车辆起步时,控制左右后视镜转角的位置,自动增大车辆外后视镜后方来车的视野;挂倒档时,外后视镜自动控制后视镜转角位置,以便看清车身和后轮的底部,还可用于自动除霜和夜间停车后自动延时照明,提高驾驶车辆的安全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起步随动电控外后视镜系统,包括车身、嵌装在车身上的外后视镜的镜壳和设置在镜壳中的镜片,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控机构,所述电控机构包括一Z轴旋转电机、一用于检测并反馈Z轴转动角度的Z轴角度传感器、一X轴旋转电机、一用于检测并反馈X轴转动角度的X轴角度传感器以及一外后视镜控制器;所述Z轴旋转电机、Z轴角度传感器、X轴旋转电机、X轴角度传感器均电连接至所述外后视镜控制器,所述外后视镜控制器通过汽车的CAN总线连接至汽车的车体控制模块;所述Z轴旋转电机和Z轴角度传感器设于所述镜壳的转动轴上,通过所述Z轴旋转电机带动所述外后视镜左右转动,所述X轴旋转电机和X轴角度传感器设于所述镜片的水平横轴上,所述镜片绕所述水平横轴转动,通过所述X轴旋转电机带动镜片上下转动。更优地,所述外后视镜控制器设于所述汽车的车门支架内。更优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一手动控制开关,所述手动控制开关连接所述外后视镜控制器,所述手动控制开关设于所述汽车的车门上。更优地,所述电控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电控机构用于控制主驾驶侧的左外后视镜,该电控机构的Z轴旋转电机、Z轴角度传感器、X轴旋转电机以及X轴角度传感器设于左外后视镜内,该外后视镜控制器设于主驾驶侧的车门支架内;其中另一个电控机构用于控制副驾驶侧的外后视镜,该电控机构的Z轴旋转电机、Z轴角度传感器、X轴旋转电机以及X轴角度传感器设于右外后视镜内,该外后视镜控制器设于副驾驶侧的车门支架内,所述左外后视镜的外后视镜控制器和右外后视镜的外后视镜控制器通过CAN通讯电连接,所述左外后视镜的外后视镜控制器通过汽车的CAN总线连接汽车的车体控制模块;所述系统仅包括一所述手动控制开关,所述手动控制开关设于左侧车门上且电连接至所述左外后视镜的外后视镜控制器。更优地,所述电控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镜壳上的一温度传感器和一除霜加热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除霜加热器均电连接至所述外后视镜控制器。更优地,所述汽车设置两所述电控机构时,所述左外后视镜的镜壳上设有一所述温度传感器和一所述除霜加热器,该温度传感器和除霜加热器均电连接至所述左外后视镜的外后视镜控制器,所述右外后视镜的镜壳上也设置一所述除霜加热器,所述除霜加热器电连接至所述右外后视镜的外后视镜控制器。更优地,所述电控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镜壳上的一LED灯,所述LED灯电连接至所述外后视镜控制器。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车门开启时,外后视镜自动展开;车辆起步时,外后视镜自动增大转角的位置达到增大后方来车的视野,使驾驶员看清楚后方来车的情况,提高车辆起步时的安全性;2、当车辆挂倒档时,外后视镜的位置自动发生改变,以便驾驶员看清车身和后轮的底部;3、当车辆停车关闭车门锁车后,外后视镜自动折叠收起;4、在有霜的环境条件下,根据温度传感器提供的信息,自动给除霜加热器供电,为镜面去霜;5、在夜间锁车后,LED灯点亮,为驾驶人员提供照明功能,且达到设定时间时,Led灯自动关闭;6、设置有手动控制开关,当驾驶员采用手动调节外后视镜位置时,可实现手动调节外后视镜的转角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系统中电控机构数量为一个的电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系统中电控机构数量为两个的电原理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00-车身、200-车体控制模块、10-外后视镜、11-镜壳、12-镜片、21-Z轴旋转电机、22-Z轴角度传感器、23-X轴旋转电机、24-X轴角度传感器、25-外后视镜控制器、26-温度传感器、27-除霜加热器、28-LED灯、13-转动轴、14-水平横轴、101-外齿轮、102-内齿圈、30-手动控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图1至图3和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起步随动电控外后视镜系统,包括车身100、嵌装在车身100上的外后视镜10的镜壳11和设置在镜壳11中的镜片12、电控机构,所述电控机构包括一Z轴旋转电机21、一用于检测并反馈Z轴转动角度的Z轴角度传感器22、一X轴旋转电机23、一用于检测并反馈X轴转动角度的X轴角度传感器24以及一外后视镜控制器25;所述Z轴旋转电机21、Z轴角度传感器22、X轴旋转电机23、X轴角度传感器24均电连接至所述外后视镜控制器25,所述外后视镜控制器25通过汽车的CAN总线连接至汽车的车体控制模块200;所述Z轴旋转电机21和Z轴角度传感器22设于所述镜壳11的转动轴13上,通过所述Z轴旋转电机21带动所述外后视镜10左右转动,所述X轴旋转电机23和X轴角度传感器24设于所述镜片12的水平横轴14上,所述镜片12绕所述水平横轴14转动,通过所述X轴旋转电机23带动镜片12上下转动。一般地,所述Z轴旋转电机21的传动轴固定一外齿轮101,所述外齿轮101与设于车身100上的内齿圈102啮合,通过两齿轮啮合传动为本领域的惯用手段。所述外后视镜控制器25用来从车体控制模块200接收信号,然后再根据所接收到的信号来驱动所述电控机构。所述外后视镜控制器25可以通过CAN总线从车体控制模块200获取发动机转速、车速、转向盘转角、变速器档位、离合器位移和纵向加速度、横向加速度、门锁开关和日光传感器等信号。所述外后视镜控制器25控制Z轴旋转电机21和X轴旋转电机23的转动,所述Z轴角度传感器22将当前镜壳11的角度反馈至外后视镜控制器25,所述X轴角度传感器24将当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步随动电控外后视镜系统,包括车身(100)、嵌装在车身(100)上的外后视镜(10)的镜壳(11)和设置在镜壳(11)中的镜片(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机构,所述电控机构包括一Z轴旋转电机(21)、一用于检测并反馈Z轴转动角度的Z轴角度传感器(22)、一X轴旋转电机(23)、一用于检测并反馈X轴转动角度的X轴角度传感器(24)以及一外后视镜控制器(25);所述Z轴旋转电机(21)、Z轴角度传感器(22)、X轴旋转电机(23)、X轴角度传感器(24)均电连接至所述外后视镜控制器(25),所述外后视镜控制器(25)通过汽车的CAN总线连接至汽车的车体控制模块(200);所述Z轴旋转电机(21)和Z轴角度传感器(22)设于所述镜壳(11)的转动轴(13)上,通过所述Z轴旋转电机(21)带动所述外后视镜(10)左右转动,所述X轴旋转电机(23)和X轴角度传感器(24)设于所述镜片(12)的水平横轴(14)上,所述镜片(12)绕所述水平横轴(14)转动,通过所述X轴旋转电机(23)带动镜片(12)上下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步随动电控外后视镜系统,包括车身(100)、嵌装在车身(100)上的外后视镜(10)的镜壳(11)和设置在镜壳(11)中的镜片(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机构,所述电控机构包括一Z轴旋转电机(21)、一用于检测并反馈Z轴转动角度的Z轴角度传感器(22)、一X轴旋转电机(23)、一用于检测并反馈X轴转动角度的X轴角度传感器(24)以及一外后视镜控制器(25);所述Z轴旋转电机(21)、Z轴角度传感器(22)、X轴旋转电机(23)、X轴角度传感器(24)均电连接至所述外后视镜控制器(25),所述外后视镜控制器(25)通过汽车的CAN总线连接至汽车的车体控制模块(200);所述Z轴旋转电机(21)和Z轴角度传感器(22)设于所述镜壳(11)的转动轴(13)上,通过所述Z轴旋转电机(21)带动所述外后视镜(10)左右转动,所述X轴旋转电机(23)和X轴角度传感器(24)设于所述镜片(12)的水平横轴(14)上,所述镜片(12)绕所述水平横轴(14)转动,通过所述X轴旋转电机(23)带动镜片(12)上下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步随动电控外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后视镜控制器(25)设于所述汽车的车门支架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步随动电控外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一手动控制开关(30),所述手动控制开关(30)连接所述外后视镜控制器(25),所述手动控制开关(30)设于所述汽车的车门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步随动电控外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电控机构用于控制主驾驶侧的左外后视镜,该电控机构的Z轴旋转电机(21)、Z轴角度传感器(22)、X轴旋转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炳照张荣贵苏庆列张光葳邓辉明邱华桢陈宁郑国鑫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