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转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309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1
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转向结构。所述一种汽车转向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插设有锁定栓,所述锁定栓的中间连接有转向节,所述转向节的左侧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转向节的后端上表面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底板后端两侧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左右两侧插设有固定螺栓,所述连接块的后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左右两侧插设有支撑柱,且支撑柱上端套接有转动架,通过设置有支撑杆和转动架,可以在使用时对活动杆和转向器起到承重的作用,且对方向盘起到一个稳定的效果,通过设置有蜗轮和蜗杆,在方向盘转动时起到助力的效果,使得转动方向盘使不会太过于重,在行驶过程中出现难以转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转向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们对出行便利性和舒适性的需求增加,汽车产量和销售量不断增长。这促使汽车转向系统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2、在公示号为cn206171554u汽车转向结构,此技术涉及电动汽车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结构,包括控制器、转向电机和转向传动机构;所述转向电机与控制器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控制器来调节所述转向电机的工作状态;所述转向传动机构与所述转向电机连接,用于将所述转向电机的转动状态传递给汽车的车轮,并带动所述车轮进行转向。此技术提供的汽车转向结构,利用转向电机之间通过转向转动机构带动车轮进行转向,通过控制器来控制转向电机的工作状态,即控制转向电机的正转、反转和停转的三种状态的切换。此技术的整个汽车转向电机的构造简单明了,能够进行即时控制,响应快,执行力高,稳定性好,安全性能好,但是上述一种汽车转向结构的转把没有提高助力设备,转把转动时需要使用人力转动,长时间使用容易对手臂造成疲劳等问题,上述设备没有对活动杆进行支撑,在行驶过程中无法对活动杆进行承重保护,在汽车行驶时转把稳定性有限,因此,有必要提供新的一种汽车转向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转向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插设有锁定栓,所述锁定栓的中间连接有转向节,所述转向节的左侧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转向节的后端上表面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底板后端两侧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左右两侧插设有固定螺栓,所述连接块的后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左右两侧插设有支撑柱,且支撑柱上端套接有转动架,所述固定杆的右侧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右侧底部连接有万向球;转向器,所述活动杆的右侧连接有转向器,所述转向器的上端安装有上固定盖,所述转向器的下端安装有下固定盖,所述转向器的上表面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上表面安装有齿轮杆,所述齿轮杆的后端插设有第一万向轴,所述第一万向轴的后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后端插设有第二万向轴,所述第二万向轴的后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左侧安装有蜗轮盖,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侧安装有蜗杆盖,所述第二连接杆底部插设有蜗轮,且蜗轮的右侧表面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上表面连接有电机,所述蜗轮的中间插设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底部安装有方向盘。

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锁定栓插设在转向节中,所述转向节开设与锁定栓相配合的卡槽,所述锁定栓和转向节组成转动卡合连接,便于固定转向节,方便转向节进行转动。

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螺栓表面连接有螺纹,所述底板和连接块皆开设有与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底板和连接块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便于将连接块固定在底盘上。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动架的内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所述转动架与支撑柱组成滑动卡合连接,且转动架的上端插设在活动杆的表面,便于活动杆在移动时转动架也随之移动提供承重作用。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下固定盖左右两侧连接有卡块,所述上固定盖开设有相配合的卡槽,所述下固定盖与上固定盖组合卡合连接,便于将齿轮干进行限位和保护。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蜗轮表面均匀分布有齿轮,所述蜗杆开设有相配合的齿轮槽,所述蜗轮与蜗杆组成活动连接,便在蜗杆转动时带动蜗轮进行转动。

7、作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转向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支撑杆和转动架,可以在使用时对活动杆和转向器起到承重的作用,且对方向盘起到一个稳定的效果,通过设置有上固定盖和下固定杆,可以对齿条和齿轮杆起到限位和保护的作用。

9、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蜗轮、蜗杆和电机,电机,电机采用eps电机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接收来自驾驶员转向操作的信号,然后转化为电动助力转向力,并施加在转向装置上,从而帮助驾驶员实现转向,在方向盘转动时起到助力的效果,使得转动方向盘使不会太过于重,在行驶过程中出现难以转向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栓(2)插设在转向节(3)中,所述转向节(3)开设与锁定栓(2)相配合的卡槽,所述锁定栓(2)和转向节(3)组成转动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7)表面连接有螺纹,所述底板(1)和连接块(6)皆开设有与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底板(1)和连接块(6)通过固定螺栓(7)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10)的内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支撑柱(9)上开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所述转动架(10)与支撑柱(9)组成滑动卡合连接,且转动架(10)的上端插设在活动杆(11)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盖(14)左右两侧连接有卡块,所述上固定盖(13)开设有相配合的卡槽,所述下固定盖(14)与上固定盖(13)组合卡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24)表面均匀分布有齿轮,所述蜗杆(25)开设有相配合的齿轮槽,所述蜗轮(24)与蜗杆(25)组成活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栓(2)插设在转向节(3)中,所述转向节(3)开设与锁定栓(2)相配合的卡槽,所述锁定栓(2)和转向节(3)组成转动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7)表面连接有螺纹,所述底板(1)和连接块(6)皆开设有与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底板(1)和连接块(6)通过固定螺栓(7)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10)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振周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