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板框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单板框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日益增加,这些新型能源间歇性发电的导致的供需矛盾日益增加,大规模储能的发展势在必行。液流电池作为一种大规模的能量储存途径,液流电池的发展对解决新能源间歇性问题有重大的帮助,可保证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经过储存后,调整平稳输出,减少波动。每个单电池包括了多个部分,可完成整个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多个单电池形成的电堆是整个液流电池的核心部件之一。在现有设计基础上提高电堆功率,效率,降低成本是必然选择。专利CN104795577B中利用正负板框,多块盖板与导电双极板形成单元结构,形成结构解决液流电池的密封问题,解决自放电,节约原材料等优点。但该结构组成部件较多,需要正负两块板框分别形成正负极流路,依赖定位孔实现电池组装,装配麻烦,依赖与每一部分的紧密配合才能实现良好密封。专利CN200910078434.2设计了液流电池,结构紧凑,加工方便,能够紧密装配。但同样需要正负极压板和流框板形成单元结构,依赖较多定位部件,装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板框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和液流框板,盖板的反面与液流框板的正面连接;所述盖板的中央设置双极板层所述液流框板的中央依次设置第一碳毡层、离子交换膜层和第二碳毡层;所述第一碳毡层靠近双极板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板框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和液流框板,盖板的反面与液流框板的正面连接;所述盖板的中央设置双极板层所述液流框板的中央依次设置第一碳毡层、离子交换膜层和第二碳毡层;所述第一碳毡层靠近双极板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板框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毡层和离子交换膜层设置在液流框板的正面;所述液流框板上与第一碳毡层、离子交换膜层连接的部位设置有阶梯结构,离子交换膜层设置在第一阶梯上,第一碳毡层设置在第二阶梯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板框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碳毡层设置在液流框板的反面;所述液流框板上与第二碳毡层连接部位设置有阶梯结构,第二碳毡层设置在第三阶梯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板框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流框板的四角对称设置有第一液流孔和第二液流孔,所述液流框板的正面延周长方向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液流孔设置字第一凹槽内侧,第二液流孔设置在第一凹槽外侧;所述第一液流孔与第一碳毡层之间的液流框板上平行设置有第一流路结构和第二流路结构;第一流路结构靠近第一液流孔,由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凸起组成;所述第二流路结构靠近第一碳毡层的一侧面,由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凸起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板框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流框板的反面延周长方向设置有第二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峰景,周新杰,余晴春,王斐然,廖伟能,郁盛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