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热处理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棒料模内控制冷却试验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制造过程中,在成形工序完成后一般需要对工件进行热处理来改善其性能。对于长轴类零件,常规热处理时容易发生变形,导致不合格或者需要其他矫正工序来补救。利用模具的约束对零件进行热处理可以有效避免热处理变形的问题,但高温工件在转移和冷却过程中表层会形成大量氧化皮,影响锻件与模具间的传热,使得锻件表层难以实现迅速冷却,氧化皮分布不均造成锻件的不均匀冷却也会导致性能不符合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棒料模内控制冷却试验方法及装置,在真空环境下实现棒料的加热和冷却,避免氧化皮产生的同时通过模内控制冷却实现外硬内韧的力学性能,有效缩短工序,实现模内淬火可控,可以成倍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实现该类零件的高效环保生产。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棒料模内控制冷却试验装置,包括:设置于真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棒料模内控制冷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真空环境下的进料电动推杆、感应加热器和控制冷却系统,其中:进料电动推杆通过设定推进距离和速度先后实现将棒料推入感应加热器加热以及将加热完成后的棒料从感应加热器推入控制冷却系统,实现棒料模内控制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料模内控制冷却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冷却系统包括:分别带有冷却通道且相对设置的上凹模和下凹模、设置于上、下凹模外侧的工装滑动板和工装底板以及通过导向柱与工装滑动板相连的工装上板,其中:上凹模、下凹模闭合时形成圆柱形模腔,棒料设置于模腔内经冷却通道冷却,通过调节棒料与模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料模内控制冷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真空环境下的进料电动推杆、感应加热器和控制冷却系统,其中:进料电动推杆通过设定推进距离和速度先后实现将棒料推入感应加热器加热以及将加热完成后的棒料从感应加热器推入控制冷却系统,实现棒料模内控制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料模内控制冷却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冷却系统包括:分别带有冷却通道且相对设置的上凹模和下凹模、设置于上、下凹模外侧的工装滑动板和工装底板以及通过导向柱与工装滑动板相连的工装上板,其中:上凹模、下凹模闭合时形成圆柱形模腔,棒料设置于模腔内经冷却通道冷却,通过调节棒料与模具之间的接触应力、调节冷却通道内介质流速实现棒料温度场分布的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