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机的液压系统及液压加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72722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压机的液压系统及液压加工方法,充液阀紧固螺钉的顶部中心设有内六角沉孔,内六角沉孔中嵌装有六角插榫,六角插榫的中心设有插榫螺纹孔,插榫螺纹孔中旋接有凸轮螺杆,凸轮螺杆连接在凸轮装置的下端面中心,凸轮装置的圆周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凸轮凹槽;充液阀法兰上端面的法兰沉孔外周吸附有强磁环座,强磁环座的上方吸附有开关固定盘,凸轮装置、强磁环座和开关固定盘均与充液阀紧固螺钉共轴线;开关固定盘的外圆周上固定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的探头嵌于凸轮凹槽中。液压加工每个工作循环依次包括如下动作:滑块一级快下、二级快下、慢下、工进加压、保压泄压、滑块回程、液压垫快顶、慢顶、退回、拉伸,各缸受迫退回。

Hydraulic system and hydraulic processing method of hydraulic pres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ydraulic system and a hydraulic processing method of an oil press. The top center of the fastening screw of a filling valve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hexagonal sink hole, the inner hexagonal sink hole is embedded with a hexagonal mortise, the center of the hexagonal mortise is provided with a mortise thread hole, a cam screw is rotated in the mortise thread hole, and the cam screw is connected under the cam device. At the center of the end face, a cam groove extending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is arranged on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cam device; a strong magnetic ring seat is adsorbed on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sink hole of the flange on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liquid-filled valve flange; a switching fixed disk is adsorbed on the top of the strong magnetic ring seat; the cam device, the strong magnetic ring seat and the switching fixed disk are coaxial with the fastening screw of the liquid-filled valve; and the switching fixed A travel switch is fixed on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and the probe of the stroke switch is embedded in the cam groove. Hydraulic processing each work cycle in tur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actions: slider first fast down, second fast down, slow down, working pressure, pressure relief, slider return, hydraulic pad fast top, slow top, back, stretch, each cylinder forced b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压机的液压系统及液压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压机,特别涉及一种油压机的液压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油压机的液压加工方法,属于机床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油压机为实现滑块运动的快速下行以及满足回程速度要求,通常都在滑块油缸上方安装充液阀,用于滑块油缸的快速补油及回油。油压机滑块的快速下行是依靠滑块及油缸活塞杆的重力实现的,通过自由落体满足快下速度要求,而此时油泵的油量远不能满足油缸上腔油液的补充需要,于是在上腔产生的负压作用下打开充液阀阀芯,使得油箱中的油液补充进油缸上腔。待滑块转为工进时,此时将仅依靠油泵的供油驱动滑块慢速下行,要求充液阀的阀芯必须严实关闭,如关闭不严实将导致油泵的供油会通过充液阀回油箱无法驱动滑块运行。待加压结束后将进行油缸上腔的卸压动作,此时要求充液阀在液控油的作用下打开,如充液阀的阀芯未打开将无法使得上腔压力降低到零也就无法实现接下来的回程动作。滑块回程过程中需要充液阀阀芯一直处于打开状态。目前市场上的充液阀都为铸件或锻件密闭结构,无法了解阀芯的开关状态,只能通过滑块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结合液压系统进行分析、判断,不直观。比如模具闭合需要油缸上腔建压而压力建不起来,在排查了油泵、液压系统无问题时,判断充液阀是否泄漏需打开油箱上的观察口看油管是否有回油来判断,很不方便。充液阀法兰都是通过螺钉与滑块油缸进行连接,如螺钉紧固时存在受力不均衡,工作时容易松动,严重时会造成充液阀在高压状态下飞出去,而目前各厂家在用的螺钉防松报警装置一般采用压敏传感器放置在螺钉的下部,螺钉紧固后压力较大,一旦螺钉松动,螺钉紧固的压力就会减小,压敏传感器就会有信号给接收元件,并通过输出元件发出报警。此种方法使用的元件要求较高,成本亦较高。油压机的液压垫动作控制基本都跟随滑块的控制,即油压机滑块运动控制和液压垫运动控制共用液压泵站,从动作过程来看因存在共用泵源,所以只能等滑块动作停止后才能进行液压垫的动作,而很多用户都希望能在滑块回程的过程中,液压垫能实现同步顶出,在不影响滑块回程速度的同时可减少等待的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有的厂家根据客户要求刻意将油压机的滑块运动和液压垫运动分别采用两组泵站控制,即滑块的运行控制由上泵站控制,液压垫的上下控制则由下泵站控制,两组泵站处于完全独立状态,增加了装机功率,加大了投资成本,造成能源的浪费。针对这种情况,个别厂家便将液压垫的驱动油缸更改成多缸结构,通常为中间活塞缸+两侧柱塞缸的方式,通过油泵供油给中间活塞缸进而驱动液压垫向上运动,周边柱塞缸依靠单向阀进行补油的方式实现快速顶出,待液压垫运动接近上限位时再由油泵供油给所有油缸,从而实现满吨位顶出,但其中会存在快速顶出转满吨位顶出时出现停顿现象,甚至会出现小幅度下落,顶出速度转换不平稳,是因柱塞缸在快速顶出过程中仅依靠负压补油不足造成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油压机的液压系统,可以及时对充液阀松动进行报警,动作可靠,成本低。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油压机的液压系统,包括滑块(1)和液压垫(2),滑块(1)的顶部连接在滑块油缸的下方,所述滑块油缸包括位于中心的滑块柱塞缸(1b)和位于两侧的滑块主缸(1a),滑块主缸(1a)和滑块柱塞缸(1b)分别通过充液阀(CF1)与油箱相连,各充液阀(CF1)的液控口分别与充液阀控制油管(G3)相连,各充液阀(CF1)的法兰通过充液阀紧固螺钉(9)固定在相应滑块油缸上,各充液阀紧固螺钉(9)的上端头分别位于法兰沉孔中,所述充液阀紧固螺钉的顶部中心设有内六角沉孔,所述内六角沉孔中嵌装有六角插榫,所述六角插榫的中心设有插榫螺纹孔,所述插榫螺纹孔中旋接有凸轮螺杆,所述凸轮螺杆连接在凸轮装置的下端面中心,所述凸轮装置的圆周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凸轮凹槽;所述充液阀法兰上端面的法兰沉孔外周吸附有强磁环座,所述强磁环座的上方吸附有开关固定盘,所述凸轮装置、强磁环座和开关固定盘均与所述充液阀紧固螺钉共轴线;所述开关固定盘的外圆周上固定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的探头嵌于所述凸轮凹槽中。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强磁环座依靠磁性吸附在充液阀法兰上,开关固定盘吸附在强磁环座上,使得行程开关得以固定在充液阀法兰上;凸轮装置通过凸轮螺杆与六角插榫固定连接,六角插榫插接在充液阀紧固螺钉的内六角沉孔中;当充液阀紧固螺钉出现松动时,充液阀紧固螺钉相对于充液阀法兰发生转动,凸轮装置跟随充液阀紧固螺钉同步转动,使得凸轮凹槽推动行程开关的探头动作,发出报警信号。与传统的压敏传感器相比,成本大幅度降低,而且报警可靠,通过强磁环座直接吸附和六角插榫的插接,使得安装十分方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开关固定盘包括位于中心的内盘和位于外周的外圆环,所述外圆环吸附在所述强磁环座的上方,所述内盘被压在所述凸轮装置的下方,所述外圆环的内圆周与所述内盘的外圆周之间通过沿径向延伸的固定盘弹性辐条相互连接。固定盘弹性辐条使得内盘和外圆环连为一个整体且安装时的相对位置固定,以确保行程开关的探头准确嵌于凸轮装置的凸轮凹槽中;工作中凸轮装置只要有微微转动,一方面即可触发行程开关,另一方面固定盘弹性辐条被扭曲甚至被扭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轮装置的中心设有把手杆插孔,所述把手杆插孔中插接有把手杆,所述把手杆的顶部连接有球头,所述把手杆下端的圆周上对称设有沿径向向外伸出的把手杆锁齿,所述把手杆插孔的圆周上设有与所述把手杆锁齿相适配的把手杆竖槽和把手杆锁槽;所述插榫螺纹孔与所述凸轮螺杆通过左旋螺纹相互旋接。在凸轮装置上设置把手杆插孔便于移动凸轮装置,将把手杆插入凸轮装置的把手杆插孔中,把手杆锁齿沿把手杆竖槽向下插入,插到底后旋转把手杆,使把手杆锁齿嵌入把手杆锁槽中,然后就可以向上提起球头将六角插榫拔离充液阀紧固螺钉;反之,把手杆处于插入状态时,也便于握持球头安装凸轮装置。由于充液阀紧固螺钉为右旋螺纹,凸轮螺杆采用反牙螺纹,当充液阀紧固螺钉出现松动时,凸轮螺杆与六角插榫只会连接得更加紧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各充液阀(CF1)分别配套有压差变送器,各压差变送器的两压力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在相应充液阀的两端;主油泵出口管路(G2)分别与第十三插装阀(C13)、第十四插装阀(C14)和第十五插装阀(C15)的入口相连,第十三插装阀(C13)的出口与第十二插装阀(C12)的入口相连,第十二插装阀(C12)的出口与滑块柱塞缸(1b)和滑块主缸(1a)的上腔相连;第十五插装阀(C15)的出口分别与第十六插装阀(C16)、第十七插装阀(C17)、第十八插装阀(C18)和第十九插装阀(C19)的入口相连,第十八插装阀(C18)的出口与滑块主缸下腔油路(G1)相连,第十四插装阀(C14)、第十六插装阀(C16)、第十七插装阀(C17)和第十九插装阀(C19)的出口分别与油箱相连;第十三插装阀(C13)的液控口与第九电磁换向阀(YV9)的A口相连,第九电磁换向阀(YV9)的P口与第十三插装阀(C13)的入口相连,第九电磁换向阀(YV9)的T口与油箱相连;第十四插装阀(C14)的液控口与第十电磁换向阀(YV10)的B口相连;第十五插装阀(C15)的液控口与第二梭阀(SF2)的中部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压机的液压系统,包括滑块(1)和液压垫(2),滑块(1)的顶部连接在滑块油缸的下方,所述滑块油缸包括位于中心的滑块柱塞缸(1b)和位于两侧的滑块主缸(1a),滑块主缸(1a)和滑块柱塞缸(1b)分别通过充液阀(CF1)与油箱相连,各充液阀(CF1)的液控口分别与充液阀控制油管(G3)相连,各充液阀(CF1)的法兰通过充液阀紧固螺钉(9)固定在相应滑块油缸上,各充液阀紧固螺钉(9)的上端头分别位于法兰沉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液阀紧固螺钉的顶部中心设有内六角沉孔,所述内六角沉孔中嵌装有六角插榫,所述六角插榫的中心设有插榫螺纹孔,所述插榫螺纹孔中旋接有凸轮螺杆,所述凸轮螺杆连接在凸轮装置的下端面中心,所述凸轮装置的圆周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凸轮凹槽;所述充液阀法兰上端面的法兰沉孔外周吸附有强磁环座,所述强磁环座的上方吸附有开关固定盘,所述凸轮装置、强磁环座和开关固定盘均与所述充液阀紧固螺钉共轴线;所述开关固定盘的外圆周上固定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的探头嵌于所述凸轮凹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压机的液压系统,包括滑块(1)和液压垫(2),滑块(1)的顶部连接在滑块油缸的下方,所述滑块油缸包括位于中心的滑块柱塞缸(1b)和位于两侧的滑块主缸(1a),滑块主缸(1a)和滑块柱塞缸(1b)分别通过充液阀(CF1)与油箱相连,各充液阀(CF1)的液控口分别与充液阀控制油管(G3)相连,各充液阀(CF1)的法兰通过充液阀紧固螺钉(9)固定在相应滑块油缸上,各充液阀紧固螺钉(9)的上端头分别位于法兰沉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液阀紧固螺钉的顶部中心设有内六角沉孔,所述内六角沉孔中嵌装有六角插榫,所述六角插榫的中心设有插榫螺纹孔,所述插榫螺纹孔中旋接有凸轮螺杆,所述凸轮螺杆连接在凸轮装置的下端面中心,所述凸轮装置的圆周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凸轮凹槽;所述充液阀法兰上端面的法兰沉孔外周吸附有强磁环座,所述强磁环座的上方吸附有开关固定盘,所述凸轮装置、强磁环座和开关固定盘均与所述充液阀紧固螺钉共轴线;所述开关固定盘的外圆周上固定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的探头嵌于所述凸轮凹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机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固定盘包括位于中心的内盘和位于外周的外圆环,所述外圆环吸附在所述强磁环座的上方,所述内盘被压在所述凸轮装置的下方,所述外圆环的内圆周与所述内盘的外圆周之间通过沿径向延伸的固定盘弹性辐条相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机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装置的中心设有把手杆插孔,所述把手杆插孔中插接有把手杆,所述把手杆的顶部连接有球头,所述把手杆下端的圆周上对称设有沿径向向外伸出的把手杆锁齿,所述把手杆插孔的圆周上设有与所述把手杆锁齿相适配的把手杆竖槽和把手杆锁槽;所述插榫螺纹孔与所述凸轮螺杆通过左旋螺纹相互旋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机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充液阀(CF1)分别配套有压差变送器,各压差变送器的两压力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在相应充液阀的两端;主油泵出口管路(G2)分别与第十三插装阀(C13)、第十四插装阀(C14)和第十五插装阀(C15)的入口相连,第十三插装阀(C13)的出口与第十二插装阀(C12)的入口相连,第十二插装阀(C12)的出口与滑块柱塞缸(1b)和滑块主缸(1a)的上腔相连;第十五插装阀(C15)的出口分别与第十六插装阀(C16)、第十七插装阀(C17)、第十八插装阀(C18)和第十九插装阀(C19)的入口相连,第十八插装阀(C18)的出口与滑块主缸下腔油路(G1)相连,第十四插装阀(C14)、第十六插装阀(C16)、第十七插装阀(C17)和第十九插装阀(C19)的出口分别与油箱相连;第十三插装阀(C13)的液控口与第九电磁换向阀(YV9)的A口相连,第九电磁换向阀(YV9)的P口与第十三插装阀(C13)的入口相连,第九电磁换向阀(YV9)的T口与油箱相连;第十四插装阀(C14)的液控口与第十电磁换向阀(YV10)的B口相连;第十五插装阀(C15)的液控口与第二梭阀(SF2)的中部出口相连,第二梭阀(SF2)的左入口与第十五插装阀(C15)的出口相连,第二梭阀(SF2)的右入口与第十一电磁换向阀(YV11)的A口相连,第十一电磁换向阀(YV11)的P口与第十五插装阀(C15)的入口相连;第十六插装阀(C16)的液控口与第十二电磁换向阀(YV12)的A口相连,第十二电磁换向阀(YV12)的P口与第十六插装阀(C16)的入口相连;第十七插装阀(C17)的液控口与第十三电磁换向阀(YV13)的A口相连,第十三电磁换向阀(YV13)的P口与第十七插装阀(C17)的入口相连;第十八插装阀(C18)的液控口与第十四电磁换向球阀(YV14)的A口相连,第十四电磁换向球阀(YV14)的P口与第十八插装阀(C18)的出口相连;第十八插装阀(C18)的液控口与第十五电磁换向阀(YV15)的A口相连,通过第九调压阀(F9)与第十五电磁换向阀(YV15)的P口相连,通过第十调压阀(F10)与第十五电磁换向阀(YV15)的B口相连;第十电磁换向阀(YV10)、第十一电磁换向阀(YV11)、第十二电磁换向阀(YV12)、第十三电磁换向阀(YV13)和第十四电磁换向球阀(YV14)的T口分别与油箱相连,第十五电磁换向阀(YV15)的B口与油箱相连;第十四电磁换向球阀(YV14)为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和十五电磁换向阀均为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压机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压垫活塞缸(2a)的上腔与第五单向阀(D5)的出口相连,第五单向阀(D5)的入口与油箱相连;伺服泵(B1)的出口与第十插装阀(C10)的入口相连,第十插装阀(C10)的液控口与第六电磁换向阀(YV6)的B口相连,第十插装阀(C10)的出口及第六电磁换向阀(YV6)的T口均与油箱相连,第六电磁换向阀(YV6)为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压机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压垫(2)的底部中心连接有液压垫活塞缸(2a),液压垫(2)的四个角部分别与液压垫柱塞缸(2b)的顶部相连,伺服泵(B1)的入口的与油箱相连,伺服泵(B1)的出口与第一单向阀(D1)的入口相连,第一单向阀(D1)的出口分别与液压垫控制油路、第十一插装阀(C11)的入口及第二十插装阀(C20)的入口相连,第十一插装阀(C11)的液控口与第八电磁换向阀(YV8)的P口相连,第八电磁换向阀(YV8)的A口与第二十插装阀(C20)的入口相连,第八电磁换向阀(YV8)的B口接油箱,第八电磁换向阀(YV8)为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十一插装阀(C11)的出口与蓄能器(AC)相连;第二十插装阀(C20)的出口与滑块主缸下腔油路(G1)相连,第二十插装阀(C20)的液控口与第十六电磁换向球阀(YV16)的A口相连,第十六电磁换向球阀(YV16)的P口与第二十插装阀(C20)的出口相连,第十六电磁换向球阀(YV16)的T口与第二十插装阀(C20)的入口相连,第十六电磁换向球阀(YV16)为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压机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垫控制油路包括第一至第九插装阀,蓄能器(AC)的底部与第九插装阀(C9)的入口相连,第九插装阀(C9)的出口与第八插装阀(C8)的入口相连,第八插装阀(C8)的出口与各液压垫柱塞缸(2b)的总油管相连;第八插装阀(C8)设有开口调节手柄,第九插装阀(C9)的液控口与第七电磁换向阀(YV7)的A口相连,第七电磁换向阀(YV7)为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七电磁换向阀(YV7)的P口与第九插装阀(C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礼惠刘宁书吴国健
申请(专利权)人:扬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