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YK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连接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156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结器具。该连结器具具有可转动地互相连结的一对保持器具(A、B)。各保持器具(A、B)包括第1夹持板(10)、第2夹持板(20)、卡合部(30)和被卡合部(40);上述第2夹持板(20)可相对于该第1夹持板(10)起伏地支承在其上;上述卡合部(30)为突起状,设置在第1夹持板(10)以及第2夹持板(20)的互相面对的面中的任意一个(第1夹持板(10))上;上述被卡合部(40)设置在第1夹持板(10)以及第2夹持板(20)的互相面对的面中的任意另一个(第2夹持板(20))上,与卡合部(30)卡合。作为整体能够构成小型化,且能够防止带、绳或连结件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具。例如,涉及一种在背包类物品 中可用于装卸带、绳的连接器具。
技术介绍
例如,在背包类物品中,可采用转环(&卞環)作为用于 简单地装卸带、绳的配件。通常,转环的构造是其一端固定在带等上,在其另一端具 有可装卸带、绳等连结部的钩部,但其中也提出了在两端部具有钩部的连结转环(文献l:日本实开日召61-57219号公净艮)。文献l中所述的连结转环的构造为,使轴分别突出于对关 闭杆向钩部的开口施力以-使关闭杆始纟冬阻塞钩部的开口的一对 转环的基部,使该一对转环的轴分别自连接环的两端穿插,使 转环能以轴为中心相对于连接环转动地与连接环相连结。因而,由于在两侧具有转环,因此能够使一个转环连结于 任意部位,将另一个转环用作装卸带、绳的连结部。但是,由于文献l中所述的连结转环是这样的构造,即, 使轴分别突出于对关闭杆施力以使关闭杆始终阻塞钩部的开口 的 一 对转环的基部,并使该 一 对转环的轴相对而使其分别贯穿 于连接环,因此其全长变长。而且,由于是将带、绳或安装在上述带、绳顶端的连结件 挂在钩部而相连结的构造,因此带、绳或连结件易于在钩部内 晃动或转动,不能以稳定的状态连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作为整体能够构成 小型化、且能够稳定地连结带、绳或连结件的连结器具。本专利技术的连结器具具有可转动地被互相连结的 一 对保持器 具,上述保持器具包括第l夹持板、第2夹持板、卡合部和被卡合部;上述第2夹持板可相对于该第l夹持板起伏地支承在该第 l夹持板上;上述卡合部呈突起状,设置在上述第l夹持板以及 上述第2夹持板的互相面对的面中的任意一个上;上述被卡合 部设置在上述第l夹持板以及上述第2夹持板的互相面对的面 中的任意另一个上,与上述卡合部卡合。采用该结构,将要连结的带、绳或安装在上述带、绳顶端 的连结件的卡合孔插入到卡合部之后、形成使第2夹持板相对 于第l夹持板伏下的状态时,卡合部卡合在被卡合部上,第l夹 持板与第2夹持板卡合。在该状态下,由于带、绳或连结件被夹在第l夹持板与第2 夹持板之间,因此,它们之间的运动受到限制。因而,能够防 止带、绳或连结件晃动、或旋转。另外,由于一对保持器具是第2夹持板相对于第1夹持板起 伏的构造,因此全长也能缩短。即,由于可以不像以往的连结 转环那样地形成细长钩部的构造,因此全长也能够缩短。本专利技术的连结器具优选具有连结上述一对保持器具、且能 以该连结方向轴线为中心转动地支承上述各保持器具的连结构 件,上述连结构件由将上述一对保持器具可转动地支承在其两 端部的连结轴构成。采用该结构,由于由连结轴的两端部可转动地支承 一 对保 持器具,因此,能够简单且廉价地构成连结构件的结构。特别 是,由于由连结轴能以连结方向轴线为中心转动地连结一对保 持器具,因此在上述保持器具上连结带、绳等时,虽然带、绳易于扭转,但是也能够应对上述扭转而以无扭转的状态连结它们。本专利技术的连结器具优选上述卡合部在设置在上述第l夹持板以及上述第2夹持板的互相面对的面中的^f壬意一个上的突起 的顶端具有头部,该头部是使与突起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尺 寸变大而成的,上述被卡合部至少具有一个可滑动地设置在上 述第l夹持板以及上述第2夹持板中的任意另 一个上的滑动构 件,上述滑动构件纟皮向滑动方向的一个方向施力,且具有在^皮采用该结构,在滑动构件的开口与卡合部对齐的状态、或 两者稍微错位的状态下使第2夹持板转动到相对于第1夹持板 伏下的姿势时,卡合部进入到开口中。在卡合部的头部进入到 超过开口的位置时,滑动构件可沿施力方向滑动。于是,开口 与卡合部卡合。即,由于卡合部的头部挂于开口而限制第2夹 持板的立起,因此,能够利用简单的构造使第l夹持板与第2夹 持板卡合。本专利技术的连结器具优选上述被卡合部具有可滑动地设置在 上述第l夹持板以及上述第2夹持板中的任意另 一方上的一对 滑动构件,上述一对滑动构件具有一对滑动片、弹性腿片、操作部和夹持部;上述一对滑动片设置为可在互相重叠的状态下 滑动;上述弹性腿片一体地形成在上述各滑动片上,对上述一 对滑动片向互相分离的方向施力;上述操作部设置在上述各滑 动片上,在一对滑动片被上述弹性腿片向互相分离的方向施力 的状态下,自上述第l夹持板以及第2夹持板中的任意另 一个突 出;上述夹持部设置在上述各滑动片上,在一对滑动片被上述 弹性腿片向互相分离的方向施力的状态下,与上述卡合部卡合。 采用该结构,在操作一对滑动片的操作部而使滑动片向互相接近的方向滑动时,滑动片的夹持部分离。于是,由于卡合 于夹持部的卡合部被解除,因此,只要在此状态下使第2夹持 板相对于第l夹持板立起后,自卡合部卸下带、绳或安装在它 们顶端的连结件,就可以自连结器具卸下带、绳或安装在它们 顶端的连结件。本专利技术的连结器具优选上述第2夹持板能以与上述连结方 向轴线大致正交的支承轴为支点起伏地支承在上述第l夹持板 上。采用该结构,由于第2夹持板能以与连结方向轴线大致正 交的支承轴为支点起伏地支承在第l夹持板上,因此,即使使 第2夹持板相对于第l夹持板起伏动作,也能够防止一对保持器 具以连结方向轴线为中心转动。即,由于第2夹持板的起伏动 作与一对保持器具的转动动作正交,因此,能够通过一个动作 防止另 一个动作。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具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一个保持器具旋转后的状 态的立体图。图3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沿水平方向剖切上述实施方式的第2夹持板后的状 态的剖视图。图5是自图4的状态压入了滑动构件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图l中的VI-VI剖视图。图7是图6的剖视图中的、使第2夹持板与突起分离后的状 态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将连结件连结起来的状况的局部剖的侧^L图。图9~图ll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l变形例(形状各不相同的连结件)的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变形例的立体图。图13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变形例所用的附属装置的立体图。图13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变形例所用的附属装置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3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4变形例(不同形状的连结件)的 立体图。图16是表示采用了上述第4变形例的连结件的使用例的立体图。图1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5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7变形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i兌明图l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连结器具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使 该连结器具中的一个保持器具转动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 表示该连结器具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卡合状态的保持器 具内部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解除状态的保持器具内部的剖视 图,图6是图l的VI-VI剖视图,图7是表示自图6的状态卸下卡 合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带的连结状态的局部剖侧 视图。整体结构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结器具l用于连结可装卸的连结件3和连结件5,该连结件3被称为D型环,安装在带2的 顶端,该连结件5被称为D型环,安装在带4的顶端;包括一对 保持器具A、 B和连结构件C;上述连结构件C连结该一对的保 持器具A、 B,且能以该连结方向轴线L为中心转动地支承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结器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互相可转动地被互相连结的一对保持器具(A、B); 上述一对保持器具(A、B)中的至少一个保持器具包括第1夹持板(10)、第2夹持板(20)、卡合部(30、30A)和被卡合部(40、40A);上述第 2夹持板(20)可相对于该第1夹持板(10)起伏地支承在该第1夹持板(10)上;上述卡合部(30、30A)呈突起状,设置在上述第1夹持板(10)以及上述第2夹持板(20)的互相面对的面中的任意一个上;上述被卡合部(40、40A)设置在上述第1夹持板(10)以及上述第2夹持板(20)的互相面对的面中的任意另一个上,与上述卡合部(30、30A)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久典福岛宏树田口知子
申请(专利权)人:YK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