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粒子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1303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粒子混料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桶体,所述的桶体的顶部设有封盖,所述的封盖的下表面中央位置设有螺杆,所述螺杆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桶体底部为漏斗状,所述螺杆竖直穿过桶体的中心,所述桶体设有加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加料口位于桶体的下部,所述出料口位于桶体侧壁高于漏斗状结构的位置,所述桶体在加料口正上方设有循环管,循环管设有可启闭的挡料装置,所述挡料装置包括与循环管滑移连接的滑动板,滑动板设有沿其滑移方向布置的齿条,循环管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的齿轮,齿轮设有卡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塑料粒子混料装置无法实现塑料粒子混料机的搅拌均匀度与搅拌效率之间的平衡问题。

Plastic particle mix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lastic particle mixing device, the technical scheme essentially comprises a barrel body, the top of the barre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ver,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screw at the central position, the screw is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mechanism, the bottom of the barrel body is funnel-shaped, and the screw vertically passes through the center of the barrel body. The barre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inlet and an outlet, the feeding inlet is locat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barrel body, the outlet is located at the position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barrel body higher than the funnel-shaped structure, the barre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ting pipe directly above the feeding inlet, and the circulating pipe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and closing material blocking device, the material blocking device comprises a sliding connection with the circulating pipe. The movable plate and the sliding plate are provided with racks arranged along the sliding direction thereof, and the circulating pipe is provided with gears meshing with the racks for transmission, and the gears are provided with clamping devices.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plastic particle mixing device in the prior art can not realize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mixing uniformity and the mixing efficiency of the plastic particle mi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粒子混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胶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塑料粒子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均匀混合不同性质的塑料粒子,是确保塑料薄膜产品质量的关键。现有混料机在混料作业过程中,不但依靠人工按序加料,而且存在混料均匀度低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塑料薄膜的产品质量。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3765820U的中国技术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吹膜用塑料粒子混料机,包括筒体、螺旋输料装置、输料口、加料斗、放料管、放料闸板、回料管和回料闸板;螺旋输料装置竖直向安置在筒体的中轴线上,其输料口伸出筒体下锥部位于加料斗的近底部;从筒体下锥部侧壁引出的回料管的出口位于加料斗上部;放料管和回料管的管身上分别设有放料闸板、回料闸板。本技术利用螺旋输送装置、回料管可使筒体和加料斗内的物料形成循环,因此,具有混料效果好,均匀度高的优点,而且,塑料粒子投入加料斗后,螺旋输送装置自动完成吸料、抛料作业。现有技术中的塑料粒子混料装置,其回料管管身上的回料闸板,无法精确调节塑料粒子的回料速度,从而无法实现塑料粒子混料机的搅拌均匀度与搅拌效率之间的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粒子混料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塑料粒子混料装置无法实现塑料粒子混料机的搅拌均匀度与搅拌效率之间的平衡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粒子混料装置,包括桶体,所述的桶体的顶部设有封盖,所述的封盖的下表面中央位置设有螺杆,所述螺杆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桶体底部为漏斗状,所述螺杆竖直穿过桶体的中心,所述桶体设有加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加料口位于桶体的下部,所述出料口位于桶体侧壁高于漏斗状结构的位置,所述桶体在加料口正上方设有循环管,循环管设有可启闭的挡料装置,所述挡料装置包括与循环管滑移连接的滑动板,滑动板设有沿其滑移方向布置的齿条,循环管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的齿轮,齿轮设有卡紧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齿轮齿条配合可精确控制滑动板与循环管之间的间隙,从而可精确地控制循环管中回料的速度,从而控制塑料粒子混料机的搅拌均匀度与搅拌效率之间的平衡问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紧装置包括卡紧柱和复位弹簧,所述循环管设有限位槽,复位弹簧位于限位槽内,卡紧柱穿过复位弹簧插到齿轮的轮齿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可将卡紧柱卡紧在齿轮的轮齿之间,阻止齿轮自由转动,从而阻止滑动板自由滑动,从而使循环管中的落料速度保持恒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盖上端连接有抽风装置,所述抽风装置包括抽风管和抽风机,抽风管一端与桶体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抽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塑料粒子中的粉尘抽出,避免粉尘污染操作环境及对人体产生危害,采用抽风机和抽风管的抽风方式简单有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的侧壁设有透明的观察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观察到桶体内的塑料颗粒的高度,防止加料过多导致螺杆卡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的侧壁开设有检修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桶体内部发生故障或需要进行定期检修时方便维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的最底端开设有清料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混料机混合不同配方的塑料粒子时,可将混料机中残留的塑料粒子清除,防止其影响后续加入的塑料粒子的品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料口设有导料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料槽方便接收清料口落下的物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机、带轮和V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传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能缓冲吸振等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可精确控制循环管的落料速度,从而实现塑料粒子混料机的搅拌均匀度与搅拌效率之间的平衡问题;2.本技术维修及检修方便;3.本技术的清料口设置的导料槽方便接收清料口落下的物料。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的轴侧图;图2为实施例的桶体及其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的循环管的轴侧图;图4为实施例的出料管去掉防护罩的轴侧图;图5为实施例的齿轮和卡柱的轴侧图;图6为实施例的观察窗和检修门的放大图;图7为实施例的出料管和清料装置的放大图。图中:1、桶体;11、观察窗;12、检修门;121、合页;122、搭扣;123、把手;13、限位桶;14、循环口;15、出料口;2、封盖;3、螺杆;4、驱动机构;41、电机;42、带轮;43、V带;5、抽风装置;51、抽风机;52、抽风管;6、出料管;61、卡槽;62、挡板;621、手柄;7、加料斗;71、加料口;8、清料装置;81、清料口;82、滑移板;83、导料槽;9、循环管;91、滑动板;92、传动机构;921、齿条;922、齿轮;923、手摇轮;924、固定架;925、卡紧柱;9251、手持帽;9252、卡紧块;926、复位弹簧;93、防护罩;10、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塑料粒子混料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机架10和竖直固定在机架10上的桶体1,桶体1的底部呈漏斗状,桶体1的顶部设有封盖2,封盖2的中心设有竖直的螺杆3,螺杆3位于桶体1内部的中心线上,螺杆3与桶体1及封盖2通过轴承连接,螺杆3的上端连接有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机41、带轮42和V带43,其中一个带轮42连接在螺杆3的上端,另一个带轮42固定在电机41的转动轴上;桶体1的上端连接有抽风装置5,抽风装置5包括抽风管52和抽风机51,抽风管52的一端与桶体1相连,另一端与抽风机51的进风口相连;桶体1上部的侧壁上设有检修门12和透明的观察窗11,桶体1下端呈漏斗状的部分设有加料斗7、清料装置8、出料管6和循环管9,其中加料斗7和清料装置8分别位于桶体1最底端的两侧,循环管9位于加料斗7的正上方的圆锥形桶体1上,出料管6位于加料斗7的外侧的圆锥形桶体1上。如附图2所示,桶体1下端的圆筒状部分的内径与螺杆3的外径相同,螺杆3在高于桶体1下端圆筒状部分的部分设有限位桶14,限位桶14的内径与螺杆3的外径相同,螺杆3下部与桶体1固定连接;桶体1的圆锥状部分的下端设有循环口14和出料口15,桶体1的最下端设有加料口71和清料口81。如附图3所示,循环管9设有垂直于其轴线且与其滑移连接的滑动板91,滑动板91设有传动机构92,传动机构92设有防护罩93,防护罩93固定在循环管9上。如附图4所示,滑动板91的右侧伸出循环管9,传动机构92包括相互啮合传动的齿轮922和齿条921,齿条921固定在滑动板91伸出循环管9的一侧,且齿条921的长度方向与滑动板91的滑移方向平行,齿轮922远离循环管9的一侧的轴线上固定连接有手摇轮923,齿轮922的上方设有固定在循环管9侧壁上的固定架924,固定架924的下端与齿轮922的两侧转动连接,固定架924在竖直方向上插接有卡紧柱925,卡紧柱925在固定架924的两个横梁之间套设有复位弹簧926。如附图5所示,卡紧柱925上端设有手持帽9251,下端设有卡紧块9252,卡紧块9252的形状为与齿轮922的轮齿大小相同的轮齿状。如附图6所示,检修门12右侧与桶体1之间设有合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粒子混料装置,包括桶体(1),所述的桶体(1)的顶部设有封盖(2),所述的封盖(2)的下表面中央位置设有螺杆(3),所述螺杆(3)连接有驱动机构(4),所述桶体(1)底部为漏斗状,所述螺杆(3)竖直穿过桶体(1)的中心,所述桶体(1)设有加料口(71)和出料口(15),所述加料口(71)位于桶体(1)的下部,所述出料口(15)位于桶体(1)侧壁高于漏斗状结构的位置,所述桶体(1)在加料口(71)正上方设有循环管(9),循环管(9)设有可启闭的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装置包括与循环管(9)滑移连接的滑动板(91),滑动板(91)设有沿其滑移方向布置的齿条(921),循环管(9)设有与所述齿条(921)啮合传动的齿轮(922),齿轮(922)设有卡紧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粒子混料装置,包括桶体(1),所述的桶体(1)的顶部设有封盖(2),所述的封盖(2)的下表面中央位置设有螺杆(3),所述螺杆(3)连接有驱动机构(4),所述桶体(1)底部为漏斗状,所述螺杆(3)竖直穿过桶体(1)的中心,所述桶体(1)设有加料口(71)和出料口(15),所述加料口(71)位于桶体(1)的下部,所述出料口(15)位于桶体(1)侧壁高于漏斗状结构的位置,所述桶体(1)在加料口(71)正上方设有循环管(9),循环管(9)设有可启闭的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装置包括与循环管(9)滑移连接的滑动板(91),滑动板(91)设有沿其滑移方向布置的齿条(921),循环管(9)设有与所述齿条(921)啮合传动的齿轮(922),齿轮(922)设有卡紧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粒子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装置包括卡紧柱(925)和复位弹簧(926),所述循环管(9)设有限位槽,复位弹簧(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张贵金王茂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东海包装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