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向易切PE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5626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7
本申请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纵向易切PE膜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纵向易切PE膜,包括依次接触的外层、中层和内层;内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第一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超低密度聚乙烯、PPA助剂、爽滑剂、抗氧剂、开口剂;中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密度聚乙烯、第二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环烯烃共聚物、PPA助剂、填料、抗氧剂;外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第二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PA助剂、抗氧剂。本申请的纵向易切PE膜具有拉伸强度、纵向撕裂强度和冲击强度小,易于切断,切口不易产生毛刺和拉丝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纵向易切PE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高分子材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纵向易切PE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乙烯薄膜,也叫PE薄膜,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半透明的无毒性的绝缘材料,聚乙烯(HDPE、MDPE、LLDPE和LDPE)的主要用途之一是膜应用,例如杂货袋、公共机构和消费罐衬里、商品袋、购物袋、食品包装薄膜、多壁袋衬里、展示袋、deli包裹(wraps)、弹性外包装膜和收缩外包装膜。聚乙烯膜关键的物理性能包括撕裂强度、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刚度和透明度。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107323053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耐撕裂聚乙烯膜、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耐撕裂聚乙烯膜包括电晕层、中间层以及热封层,所述电晕层、中间层分别由质量比为(45~55):(45~55):(0.1~0.5)的第一茂金属PE、八碳LLDPE以及加工助剂组成,所述热封层由质量比为(45~55):(20~30):(1.9~2.3):(2.3~2.7):(1.5~1.9)的第一茂金属PE、第二茂金属PE、硅酮、爽滑剂以及开口剂组成;所述第一茂金属PE熔融指数为1.0g/10min,所述第二茂金属PE熔融指数为1.9g/10min。
[0004]上述耐撕裂聚乙烯膜具有较强的韧性、抗拉伸性,耐撕裂强度好,但在加工切袋时,将上述耐撕裂聚乙烯膜进行纵向的冷切时,因纵向撕裂强度、拉伸强度大,薄膜容易产生切不断且切口边缘有毛刺、不光结的现象,无法达到客户的使用需求。
专利技术内容
[0005]为了降低PE膜的纵向撕裂强度和拉伸强度,使加工切袋时容易分切,切口光洁、无毛刺,本申请提供一种纵向易切PE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纵向易切PE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纵向易切PE膜,包括依次接触的外层、中层和内层;所述内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0

60份第一低密度聚乙烯、30

5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5

25份茂金属超低密度聚乙烯、0.1

0.5份PPA助剂、0.2

0.6份爽滑剂、0.1

0.5份抗氧剂、2.4

3.9份开口剂;所述中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5

25份高密度聚乙烯、20

40份第二低密度聚乙烯、10

30份聚丙烯、15

25份环烯烃共聚物、0.1

0.5份PPA助剂、40

60份填料、0.1

0.5份抗氧剂;所述外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0

50份第二低密度聚乙烯、50

7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0.1

0.5份PPA助剂、0.1

0.5份抗氧剂。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层和内层中使用不同比例的强度较低的第二低密度聚乙烯,并在外层中添加纵向撕裂强度强度的第一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另外还在其中添加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茂金属超低密度聚乙烯,并在中层内使用填料和COC(环烯烃共聚物),大大降低了薄膜的机械强度,使得薄膜的纵向撕裂强度低,极易分切,且切口光洁、无毛刺。
[0008]可选的,包括依次接触的外层、中层和内层;所述内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5

40份第一低密度聚乙烯、35

4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0

23份茂金属超低密度聚乙烯、0.2

0.3份PPA助剂、0.3

0.4份爽滑剂、0.2

0.3份抗氧剂、3

3.9份开口剂;所述中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5

20份高密度聚乙烯、25

30份第二低密度聚乙烯、15

20份聚丙烯、20

25份环烯烃共聚物、0.1

0.3份PPA助剂、45

50份填料、0.2

0.3份抗氧剂;所述外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5

40份第二低密度聚乙烯、55

6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0.1

0.3份PPA助剂、0.1

0.3份抗氧剂。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层原料更加精确,使制成的聚乙烯膜的更易分切,分切处光滑、平整。
[0010]可选的,所述中层内的高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为0.8

1.2g/10min,密度为0.949

0.953g/cm3。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上熔融指数和密度的高密度聚乙烯具有高刚性、高抗冲击性和高流动性,且纵向撕裂强度较低,能使聚乙烯膜的纵向撕裂强度小,易分切。
[0012]可选的,所述内层中第一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为1.7

2.2g/10min,密度为0.922

0.926g/cm3。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高,分子量低,强度低,易分切。
[0014]可选的,所述内层中茂金属超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为1

1.2g/10min,密度为0.918

0.922g/cm3。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茂金属超低密度聚乙烯能改善聚乙烯膜的热封性、便于开口的效果。
[0016]可选的,所述外层和中层内的第二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为3.4

4.6g/10min,密度为0.922

0.926g/cm3。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熔指、低分子量和低强度的第二低密度聚乙烯能降低聚乙烯膜的撕裂强度,改善易切效果。
[0018]可选的,所述内层和外层中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为20

50g/10ming,密度为0.922

0.926g/cm3。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高,强度较低,能改善热封强度和易切效果。
[0020]可选的,所述中层内聚乙烯选自嵌段共聚聚丙烯、均聚聚丙烯、无规共聚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均聚聚丙烯的分子链中不含乙烯单体,因此分子链的规整度较高,结晶度高,冲击性能低,因此使得聚乙烯膜的脆性好,易切开,不易产生拉丝或毛刺;无规共聚聚丙烯的尺寸稳定性好,嵌段共聚聚丙烯的刚性强,因此任一种聚丙烯的加入均能降低聚乙烯膜的韧性,提高其易切效果。
[0022]可选的,所述内层和外层中嵌段共聚PP的熔融指数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向易切PE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接触的外层、中层和内层;所述内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0

60份第一低密度聚乙烯、30

5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5

25份茂金属超低密度聚乙烯、0.1

0.5份PPA助剂、0.2

0.6份爽滑剂、0.1

0.5份抗氧剂、2.4

3.9份开口剂;所述中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5

25份高密度聚乙烯、20

40份第二低密度聚乙烯、10

30份聚丙烯、15

25份环烯烃共聚物、0.1

0.5份PPA助剂、40

60份填料、0.1

0.5份抗氧剂;所述外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0

50份第二低密度聚乙烯、50

7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0.1

0.5份PPA助剂、0.1

0.5份抗氧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易切PE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接触的外层、中层和内层;所述内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5

40份第一低密度聚乙烯、35

4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0

23份茂金属超低密度聚乙烯、0.2

0.3份PPA助剂、0.3

0.4份爽滑剂、0.2

0.3份抗氧剂、3

3.9份开口剂;所述中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5

20份高密度聚乙烯、25

30份第二低密度聚乙烯、15

20份聚丙烯、20

25份环烯烃共聚物、0.1

0.3份PPA助剂、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茂强张贵金吴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东海包装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