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镀铝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2913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包装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层镀铝膜结构,包括透明底膜、加强丝网层、透明内膜、镀铝层和透明外膜;透明底膜、加强丝网层、透明内膜、镀铝层和透明外膜自下而上依次设置,透明底膜与透明内膜之间还设置有第一胶水层,透明外膜与镀铝层之间设置有第二胶水层,透明外膜上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一易撕线,透明内膜上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二易撕线,多个第一易撕线与多个第二易撕线对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需要将部分区域的镀铝层整齐撕下,从而方便观察到包装内的产品,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镀铝膜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膜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镀铝膜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镀铝膜是通过真空镀铝工艺将高纯度的铝丝在高温(1100~1200℃)下蒸发成气态,之后塑料薄膜经过真空蒸发室时,气态的铝分子沉淀到塑料薄膜表面而形成的光亮金属色彩的薄膜,随着工艺的发展,适用于包装的多层结构镀铝膜得到不断的发展。
[0003]目前很多产品的包装膜都在内侧涂布有铝膜,这样使得包装膜具有很好的阻隔性能,并且从外侧看上去具有金属的质感,使产品外包装美观有档次,然而由于铝膜是粘合上去的,由于包装膜内侧受到铝膜的阻挡,也无法从包装膜外侧看到内装物,这样很不方便消费者观看内装物,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层镀铝膜结构。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层镀铝膜结构,包括透明底膜、加强丝网层、透明内膜、镀铝层和透明外膜;透明底膜、加强丝网层、透明内膜、镀铝层和透明外膜自下而上依次设置,透明底膜与透明内膜之间还设置有第一胶水层,透明外膜与镀铝层之间设置有第二胶水层,透明外膜上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一易撕线,透明内膜上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二易撕线,多个第一易撕线与多个第二易撕线对齐。
[0006]优选的,透明外膜的两侧边均向下弯折并且均粘接在透明底膜的底面上。
[0007]优选的,加强丝网层由多根经线和多根纬线编织而成。
[0008]优选的,透明底膜、透明内膜和透明外膜均由PE、PVC或TPU其中的一种材料制成。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将透明外膜上的一部分通过第一易撕线撕下来,再将透明内膜上对应的部分通过第二易撕线撕下来,在撕下透明内膜的同时,镀铝层上对应位置处的铝膜被撕掉,无铝区域即形成透明层,使得包装上形成透明的区域,由此可方便观察到包装内的产品,通过设置的加强丝网层能够提升整个膜体的抗拉性能;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根据需要将部分区域的镀铝层整齐撕下,从而方便观察到包装内的产品,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2]图3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1、透明底膜;2、第一胶水层;31、经线;32、纬线;4、透明内膜;5、镀铝层;6、第二胶水层;7、透明外膜;81、第一易撕线;82、第二易撕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层镀铝膜结构,包括透明底膜1、加强丝网层、透明内膜4、镀铝层5和透明外膜7;透明底膜1、透明内膜4和透明外膜7均由PE、PVC或TPU其中的一种材料制成,透明底膜1、加强丝网层、透明内膜4、镀铝层5和透明外膜7自下而上依次设置,透明外膜7的两侧边均向下弯折并且均粘接在透明底膜1的底面上,此结构的设计能够避免膜体出现翘边的情况,透明底膜1与透明内膜4之间还设置有第一胶水层2,透明外膜7与镀铝层5之间设置有第二胶水层6,透明外膜7上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一易撕线81,透明内膜4上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二易撕线82,多个第一易撕线81与多个第二易撕线82对齐,加强丝网层由多根经线31和多根纬线32编织而成。
[001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将透明外膜7上的一部分通过第一易撕线81撕下来,再将透明内膜4上对应的部分通过第二易撕线82撕下来,在撕下透明内膜4的同时,镀铝层5上对应位置处的铝膜被撕掉,无铝区域即形成透明层,使得包装上形成透明的区域,由此可方便观察到包装内的产品,通过设置的加强丝网层能够提升整个膜体的抗拉性能;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根据需要将部分区域的镀铝层5整齐撕下,从而方便观察到包装内的产品,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001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在所属
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镀铝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底膜(1)、加强丝网层、透明内膜(4)、镀铝层(5)和透明外膜(7);透明底膜(1)、加强丝网层、透明内膜(4)、镀铝层(5)和透明外膜(7)自下而上依次设置,透明底膜(1)与透明内膜(4)之间还设置有第一胶水层(2),透明外膜(7)与镀铝层(5)之间设置有第二胶水层(6),透明外膜(7)上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一易撕线(81),透明内膜(4)上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二易撕线(82),多个第一易撕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文韩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聚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